|
|
|
章长昊
发表于: 2016-4-4 20:01:52 |
| 第 753
条留言 |
 |
[求助] 各位朋友,我是寻找余姚临海邵家渡章氏族人,听家里人透露,祖上大概是抗战时期从浙江余姚前往重庆避难,祖祖分别是章延钟,施树玉。爷爷章根生,章根耀。浙江那边上世纪70年代曾经来过重庆。如有人可以联系我,我的电话15523464143,我是重庆的,我只是学生,没有钱,骗子勿扰。 【章萃孝回复】:你也可加入《章仔钧练夫人研究》群,问一问好多浙江宗亲 都在于此群内。群号:38852164,你是学生也是章氏宗亲,无 人骗你。[2016-5-28 19:16:43]
|
|
|
 |
|
|
|
|
章滔
发表于: 2016-5-13 17:23:02 |
| 第 752
条留言 |
 |
[求助]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江背镇乌川湖村章家湾组 人,章滔.25岁,章姓占据一方,无族谱,宗 祠!希望能认祖归宗!电话:18073248694 QQ2189909514.
|
|
|
 |
|
|
|
|
章长昊
发表于: 2016-4-4 20:19:11 |
| 第 751
条留言 |
 |
|
|
 |
|
|
|
|
章萃孝
发表于: 2015-1-7 23:57:11 |
| 第 750
条留言 |
 |
[求助] 宗亲寿发先生您好、我们广东海丰可塘下围村与陆丰博美赤坎章始祖乐隐公于明朝成化正统间,从海阳县移徙海丰县坊廓都、博尾圩从事教书、其时渐居于上寮村仔、繁衍至第五世后再移居赤坎乡(按谱查阅此时人口只有几十人之多)。如今,相传我们一世祖自海阳随带来衔头联诗一对,是“全城世泽长,郇国家声远”。传说康熙时祖祠建成后,录书于祖祠厅堂两侧壁上,至今还在。下围村于民国丙寅年建成祖祠后录刻于门廊两则。要问的是“郇国家声”特别是“郇国”有何内意?。另有百代歌的问题,在清道光十一年由泰胖公与泰龙公续修赤坎章氏谱时,录出宋仁宗改赐仔钧公百代歌,此百代歌与浦城宋赐的对不着字句顺序,校对浦城祖传百代歌时,上七十代乱跳无序,后三十代诗句正有相同顺序。谱中说是“宋仁宗改赐”那是乱弹琴吧?说是从宏简録中抄出,“宏简録”是何物?是否一世祖从海阳带来未可知晓,此百代歌从何地得来,没有记载。现按谱中所谓宋赐百代歌原顺序原字录于如下:“癸酉合族更定號字謹從宏簡録中抄出宗仁宗皇帝改賜仔鈞公百代歌為序次附録于此景值眀昌茂,敬致啟奇英,昆季全添盛.曾元復秀榮.華表真俊傑、吉士益同升.泰運延嘉瑞.萃美烈文成.新登恢晋拨.勳列赐錦鱗.珍玉增光麗.才猷應會生.高厚臻祥濟.熙寧慶善徵.秉政伸慈惠.寅恭佐定安.祖德宏令澤.宗功裕賢能.超卓嗣奕世.克紹大家聲,。以上辈序排列、也请问宗亲信哆先生、现在以老海阳县之地域上的章氏住居点及各省份,是否有出现这种辈份排列,前次您提供的汫洲镇(瀛洲)现是否有章姓住居点存在,或许是否有章氏老故址遗迹存在?。此致.谢谢. 【章寿发回复】:“全城世泽长,郇国家声远”是章氏常见的对联,前句表示仔钧公练夫人的世系,后句表示得象公世脉。“全城”指练夫人舍身活全城的事迹。《宋史•列传第七十》:“章得象,字希言,进士及第。……庆历五年,拜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封郇国公”。宋庆历五年(1045),章得象被封为郇国公,故,联中的“郇国”指得象公。 《章氏百代歌》有两种,一为祖传百代歌,一为御赐百代歌。二个百代歌均以“景”字开头,有65个相同的字,除了开始的“景”、“眀”、“昌”三字在相同的位置,其余位置各异。世代以唐康州刺史及公为一世祖,百代歌第一字“景”,起派于及公三世仔钧公。 你上面给出的应该是祖传百代歌,但其中一些字已经走样了,祖传百代歌应该产生于仔钧公时期,但具体出自谁手,现无从考证。御赐百代歌是得象公拜相时,宋仁宗赐给章得象的,以表彰先祖章仔钧、练夫人的功德。 百代歌是我章氏的辈份字行,各地除了自行创立辈字以外,还有许多是在使用百代歌。但使用中,各地都自行取舍,有选用祖传百代歌的,也有选用御赐百代歌的。如安徽太湖、陕西商南等地使用祖传百代歌;江苏溧水、浙江绍兴偁山等地使用御赐百代歌。由于相同的字在不同的位置,所以使用不同百代歌的宗亲以字论辈,是会乱套的。因此,我认为无论使用什么辈字,只要对应到及公世系,以及公多少世来论辈,才是合理的。 关于二个百代歌,可见网页 http://www.zsjz.cc/zpzh/bdg.htm [2015-1-8 23:28:55] 【章萃孝回复】:阅了多次,现已明白,万分感谢,[2015-2-7 20:48:46] 【镇回复】:族谱垫锅头[2015-12-5 12:42:11] 【章萃孝回复】:“镇"你好、不知你真名是谁,。“族谱垫锅头”的故事我也有听说过,那是解放前时,被收藏族谱宗亲的后代子孙不识字,把将族谱本拿来垫帖饭锅底,后来欠缺好多篇、。回想起来祖宗有灵,被生兄发现是族谱,叫来振宣兄把谱收藏起保管至今。使我们赤坎章后裔世代不会忘记掉祖根,振宣兄于文化革命冒着被批斗的苦情,坚决把谱保住,这是赤坎章后裔子孙们应该追认他为一等功的人物。[2015-12-5 21:17:48] 【章信哆回复】:汫洲镇(瀛洲)饶平县依山傍海,素有“岭南佳胜地、瀛洲古蓬莱”之称。在未有澄海县之前时间在明朝成化之初,埭头属饶平县,再前则属海阳县。但今天的所谓饶平胜地瀛洲没有章氏,埭头、南澳才有,却都是其原来属地。再则头,其实潮州在古代也称瀛洲。[2016-3-17 23:08:13]
|
|
|
 |
|
|
|
|
章维芳
发表于: 2016-2-23 13:29:07 |
| 第 749
条留言 |
 |
[灌水] 章旋来 十六世 四子仁嵩公 啥意思?有没有章氏族系图谱
|
|
|
 |
|
|
|
|
章氏后人
发表于: 2016-2-14 16:05:29 |
| 第 748
条留言 |
 |
[灌水] 章善,杭州於潜人明洪武八年礼部尚书,七月迁署湖广参政。墓葬浙江临安於潜。墓碑尚在(嘉庆十一年裔孙立)
|
|
|
 |
|
|
|
|
章作民
发表于: 2015-11-14 19:21:29 |
| 第 747
条留言 |
 |
[灌水] 你们那里有没有圆桶土蜜蜂? 【章萃孝回复】:所谓“土蜜蜂”就是常叫“本地蜜蜂",也名“中华蜜蜂”,按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的总命名为“东方蜜蜂”。在全国各地山区都有,从野生中被人工取来饲养的极多,枝术经验高的每人可养几百多群本地蜂,。如需要可向你就近山区饲养户寻找,无必求远。[2015-12-9 21:25:38] 【章萃孝回复】:“土蜜蜂”,在有科学饲养的人都叫做“中蜂”。[2015-12-10 11:10:59] 【章作民回复】:宗亲,你好!谢谢你的建议。有空到我们浙江来玩。我如果有机会,也去你们广州看看。[2016-2-13 23:37:57]
|
|
|
 |
|
|
|
|
章永涛
发表于: 2016-2-4 17:01:49 |
| 第 746
条留言 |
 |
[灌水] 同族宗亲:你好,看到此网站倍感亲切,特发次贴,看看我们这一支源起何方。 家谱在文革时期焚毁,目前据我了解家谱由一下四句,运冯盛世昌,尧天日永光,继祖传续远,转自回家乡。目前辈分已到11代续字辈,据传本支由清代长江洪灾由湖北蒲圻市(今湖北赤壁市)鸭儿湖逃难到湖北十堰市房县中坝乡下坝村,爷孙三人,后代也有清代做官管理漕运官(章盛祥?),现代也有现代官支军级将军(章永恒),期间也有昌辈民国期间独霸一方恶霸老财地主,现传日辈与永辈人数为最多,目前估算整个家族有几百上千人,天辈据了解仅有一人到两人在世。 随改革开放,人口流动,留下来的人所剩无几,都将流向四面八方,蒲圻市鸭儿湖也没有考证章氏家族具体传承情况,所以发此邮件咨询一下同族,追溯根源。 谢谢
|
|
|
 |
|
|
|
|
章信哆
发表于: 2015-11-20 23:08:21 |
| 第 745
条留言 |
 |
[灌水] 千年古墓——白羊坟 白羊坟墓主为章修原配夫人、章仔钧之母刘氏^^^^^^^^^传说在白羊坟选址时,土工在地下挖出一石块,呈石板状。众人惊愕,疑下有珍宝,将石块掀起,不料下面飞出九只鹧鸪。土工慌忙把石块盖下,结果八只飞走,剩下一只鹧鸪,被抓住,但被碰伤一只脚。后来,章家出了个跛脚的彰良丞相(章仔钧号彰良,卒后赠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开国伯、忠宪王,里人俗称他为彰良丞相)。^^^^^^刘太夫人下葬白羊坟后,章姓繁昌,科名赫奕,蔚然江南巨族,世人称赞是“地脉使然,先人德泽”。章氏后人无论迁徙何方,也无论相隔几代,无不问祖浦城县,无不祭扫白羊坟。刘太夫人六世孙宋宰相章得象奏建浦城南峰寺功德院,置田租2000余担,白羊祖坟亦得养护。后经世事沧桑,白羊坟时被侵占,时遭兵毁,时有荒圮。章氏子孙力保祖坟,责不可贷,重树新碑,班班可考。其中较大事件有三起。 明中叶,世居浦城的章氏家道中落,白羊坟被林姓冒占,毁去碑记,使真伪不能辨。后,章氏后裔章可成在福建省任巡海道灵,就保佑我族子孙多多到本土做官,以示异常。寓意也不致于被欺占祖坟。默默之祝,果然灵验。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浙江章氏后裔6人先后到福建为官:章自炳任福建省按察司副使,章秉经任福建省抚标都司,章重任福清县令,章三省任瓯宁(治所在今建瓯)县尉,章晋锡任延平(今南平)郡守,章简任罗源县令。福建章氏后裔章应璧奔走向他们相告,福建为官的章氏后裔奋发捍卫祖坟,当即联名上书朝廷驻福建省的高级官吏,省命建宁府官亲自到白羊坟为刘太夫人立碑,刘太夫人墓得以恢复。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藩王耿精忠叛乱,白羊坟近官道,遭兵马蹂躏,墓碑再次毁没,无法查找。至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浙江绍兴章氏后裔章培基任福建延平(今南平)府知府,他说到祖宗之事,无不留心殚力。适逢浙江常山章氏后裔章耀热心为祖,特到浦城稽查祖业被毁根由,同样热心的浦城后裔章鹗就同章耀一起赶到延平,向章培基诉述始末,章耀还奔走告之浙江遂安任礼科给事中的章氏后裔章振萼。在多方努力下,终在清康熙四十八(1709年)四月十五日重新修复刘太夫人坟茔,再树新碑。原有石板祭台、坟庵等均倾圮无存,石砌大路也仅存路基,浦城章氏因财力不足,不能整复。章鹗、章耀共同发出《请整复浦城祠墓启》,并派章鹗赴各省遍告宗亲,各地宗亲慨然捐资,使白羊坟焕然一新。 清初,白羊坟又发生坟地被盗葬事件。朱姓在离刘太夫人坟脑不到2丈处下葬。清乾隆十年(1745年),浙江绍兴章氏后裔章廷瑎任建宁(治所在今建瓯)知府,得知此事,即自捐俸钱2万,令任建镇中营驻防浦城千总浙江兰溪章氏后裔章奏功给朱氏后裔朱仁观,为改葬资金,由他迁棺它地,归还章氏坟地。朱仁观以盗葬是先世所为,不肯迁坟。章廷瑎因自己是本府主官,不便为祖坟事而扣押强令朱仁观。朱仁观奸狡地逃到江西。不久,章廷瑎去任,此事也就停止未办。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延(平)建(宁)监司观察使来公事到浦城考察,得知白羊坟被盗葬一事始末,亲勘属实,押令朱仁观于当年七月二十日起迁。朱姓墓葬起迁时,已棺 木朽烂,骨殖仅存一掬,可知贪图秀穴风水者,徙劳自害。此后,刘太夫人墓得以挑土加高,植培完固,恢复旧日规模。为杜绝盗葬再次发生,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七月,由章廷瑎领衔,与在瓯宁(今建瓯市)、连江等在福建为官的章氏后裔及浦城章氏后裔共同立下《公禁盗葬碑记》。 自清中叶后,白羊坟没有修葺的文字记载,但清明祭扫延至解放前。因年久失修,风雨侵蚀,白羊坟渐成荒冢,埋没在乱木衰草间。作为千年古坟,章氏文化的见证,近年来白羊坟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民间章氏后裔的重视。2005年3月浦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已有收到修复白羊坟,申报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 记载白羊坟的传世作品有明嘉靖费宏《先址形胜志》,清康熙章培基《太夫人刘氏墓志》、清康熙章振萼《刘太夫人墓碑记》、清康熙章鹗、章耀《请整复浦城祠墓启》、清乾隆章廷瑎等《公禁盗葬碑记》、清乾隆来公《来公谳语》等。 【章信哆回复】:读着读着,渐渐地,眼睛给泪水模糊了。[2015-11-20 23:14:00] 【章信哆回复】:“白羊坟渐成荒冢,埋没在乱木衰草间。”古人笔下的衰草泛言枯草。今天用衰草一词……我不解释的原因,在于希望作者能修改。[2015-11-20 23:24:27] 【章烈柱求助】:尊敬的宗亲寿发、信哆兄你们好!我是广东海丰宗亲。请问国学与太学生有何区别?谢谢![2015-12-2 19:02:57] 【章信哆回复】:古文国学不同于今天的国学。是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学生”的简称。也即太学生,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大学学生,不同的是可以直接授官。[2015-12-6 0:53:07] 【章烈柱跟帖】:谢谢宗亲信哆兄!请问横匾”领海文章“与“迎歌雅化”各是什么意思?多谢![2015-12-6 12:41:44] 【章信哆回复】:1“领海文章”应该是“岭海文章”之误笔。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为南方"五岭"之一,岭之南即潮汕平原,濒临南海 ,故名岭南,一名岭海。今汕头市即有岭海诗社,会员都是格律诗高手。岭海文章是对某个时期某位人物诗古文辞的成就的高度赞扬。2”迎歌雅化”,也是“弦歌雅化”之误笔。弦者,乐器中的琴瑟。依琴瑟之节奏而歌咏、诗赋叫弦歌,这是用传统纯正的礼乐教化俗民的表现。同时弦歌之典,有喻言出任县令,这里本意应该在于后者,即赞许的对象曾身为县令。[2015-12-6 23:42:21] 【章烈柱跟帖】:尊敬的宗亲信哆兄,谢谢你的讲解,万分感激!据村中一老年人约十年前口述:本村祠堂内原有四幅横匾:领(岭)海文章、迎(弦)歌雅化、古之遗爱、南海明珠。领(岭)海文章是章美(书),迎(弦)歌雅化是章海(书)另二幅横匾当时已看不清是谁所写,后全毁于文革。请问:古之遗爱,南海明珠各是什么意思?谢谢![2015-12-8 20:59:00] 【章信哆回复】:“古之遗爱”者,乃天不灭圣贤,独为百姓留下的贤德之人。称颂体恤民瘼(关心人民疾苦),宽政爱民的父母官。“南海明珠”者,约定俗成之语,旨意在明珠,不必把“南海”理解为特点区域。而以明珠比喻为官志行高洁,公正廉明,福荫一方生民。这些匾文都是颂扬之言。[2015-12-8 23:45:05]
|
|
|
 |
|
|
|
|
章信哆
发表于: 2015-11-20 22:49:00 |
| 第 744
条留言 |
 |
[灌水] 谁家的祖训上没有“忠君上、孝父母”?如果说《章氏家训》只有196字,确乎没有。真是不成体统。而“诫言具左”之下,不正是“忠君上”和“孝父母”吗?这是政治挂帅,缺了它,就不是古代的家训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