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章练后裔”

章寿发


  今日,于网上读到一篇《建瓯地情小博士“小试牛刀”为章氏后裔讲解练氏夫人保全城》的报道,其在开篇中说:5月26日,来自中华章氏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10多位章氏后裔,聆听了小博士的讲解后,举行了传承中华传统优秀家训暨“全城之母——章练后裔祭祀先贤练氏夫人仪式”。
  按中华传统礼仪,祭祀是后裔子孙对自己祖先的祭奠活动。在报道中看到“章练后裔”,懵了,不知道章练后裔是个什么概念?笔者愚钝,经反复思索,权且作如下猜测:
  1、上海青浦的练塘镇,古地名就叫章练塘。练夫人在此生儿育女,生活了十多年,后随仔钧公事闽迁居浦城,遂将总占地六千多平米的老宅献给当地,改建为天光寺,有恩于当地百姓。今练塘镇的百姓后裔,为了感恩,前往祭祀练夫人,也未尚不可。也许,这章练后裔指的是地名,即今练塘镇的百姓。
  2、如果章练不是地名,那一定是姓氏。假设百家姓中有复姓章练氏,可以肯定章练氏不是章氏,章练氏的祖先也绝对不是章氏的祖先。感到纳闷的是:没读到有章练氏的后裔祭祀他们自己的祖先,反而从配图上看到全是章氏后裔在祭祀章练氏的祖先。
  3、如果百家姓中没有复姓章练氏,那这章练后裔是指什么呢?总不会是章氏后裔和练氏后裔的合称吧?“章氏后裔”这好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仔钧公的后人,仔钧公姓章,自然我们是章氏后裔。可练氏后裔是怎么介入的?难道是练夫人的后裔吗?谁都知道,练夫人姓杨,因世居练湖而称练夫人。这“练夫人”的称呼,是历史上特定人物的特定称谓,与姓氏毫无关系。以称谓当姓氏来介入,岂不荒唐至极!
  假定练夫人姓练,请注意,这里是假定练夫人姓练,用当今网络上一句时髦的话:重要的事说三遍,所以再说一遍:假定练夫人姓练。当练夫人嫁给仔钧公后,所生的后人,全都姓章,没有姓练,只有章氏后裔,哪来得练氏后裔?按今天的政策,孩子出生后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为了符合“章练后裔”的定义,仔钧公的子女中应该有姓练的,据温州藻溪、章良等谱记载:仔钧公有十五子,练夫人生四子:仁嵩、仁彻、仁郁、仁肇,其余十一子为侧室黄夫人所生。所以练夫人所生的四子应该姓练,叫:练仁嵩、练仁彻、练仁郁、练仁肇,这四支派的后裔都应该改姓为练,这才吻合“章练后裔”。否则,题写“章练后裔”的文化名人,会被人误认为是不学无术的“假洋鬼子”式的专家。
  其实,明眼人一看都清楚,浦城、建瓯都在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利益,不惜拿章氏祖宗开刀。说是章氏文化研究,却不见文化研究方面的任何作为,见到的却都是胡编乱改。有的说无,无的说有,任何有史料记载的,均不认同,竭力否认;没有一字半句的依据;却能虚构编造。
  浦城,一句“祖根在浦城”,把及公以前46代祖宗丢掉了。练姓人冒占我祖练夫人,浦城竟拱手相送,支持建瓯换碑改姓,把练夫人丢掉了。不需要很久,我章氏将要成为一个无根无祖的家族了。
  建瓯,当练姓人拿着荒唐的练谱上书,一批文化名人,史学专家竟毫不考证,就将练夫人的碑换掉,姓改掉。而练姓人最恨也最怕的是“练氏夫人”的称呼,但建瓯却在各种场合多次书写“练氏夫人”,以为这样,既可讨好练姓人,又不得罪章氏,实属可笑。今天,又以一个“章练后裔”出现,凸显出一批文化白痴,把建瓯的颜面全都丢尽了。

 写于2016-5-27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