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浦城乡图

章寿发


  练夫人姓练说,最基本的论据是:练夫人的世居出生地是练湖,而练湖就是浦城练村,所以练夫人姓练。凭心而论,笔者也很希望练湖就是练村,练夫人是浦城练村人。然而,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特定历史人物的专有尊称视为姓氏,不是无知便是无理。对历史的印证,不能凭猜想,而是靠史籍依据,为此,笔者静心查阅了《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希望能找出练湖确实在浦城或者练湖就是练村的蛛丝马迹。
  据《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二·乡图》所载,浦城分城内、城外二个不同的建制:
  城内:隅里统图的建制,设东西南北四隅里,每个隅里下统四图,共四隅里十六图。
  城外:乡、里、图、村建制,设十乡三十里一百四十图,共1411个村:
  一、城外东,设一个乡:钦德乡,下置四个里
  募泰里:统四个图,辖36个村。
  泰宁里:统七个图,辖45个村。
  大石里:统五个图,辖38个村。
  高泉里:统五个图,辖59个村。
  二、城外东北,设一个乡:安仁乡,下置三个里
  东北偏东,郊阳里:统六个图,辖45个村。
  东北偏北,太平里:统五个图,辖37个村。
  东北偏北,毕岭里:统四个图,辖53个村。
  三、城外南,设二个乡:东礼乡,下置三个里、忠信上乡,下置三个里
  东礼乡,靖安里:统二个图,辖27个村。
  东礼乡,人和里:统三个图,辖30个村。
  东礼乡,东礼里:统二个图,辖27个村。
  忠信上乡,孝悌里:统八个图,辖68个村。
  忠信上乡,上原里:统六个图,辖43个村。
  忠信上乡,清湖里:统四个图,辖50个村。
  四、城外西南,设二个乡:忠信下乡,下置二个里、昭文乡,下置四个里
  西南偏南,忠信下乡,仁风里:统四个图,辖109个村。
  西南偏西,忠信下乡,新信里:统七个图,辖106个村。
  西南偏南,昭文乡,登云里:统二个图,辖29个村。
  西南偏南,昭文乡,总章里:统四个图,辖30个村。
  西南偏西,昭文乡,上相里:统五个图,辖38个村。
  西南偏西,昭文乡,招贤里:统七个图,辖55个村。
  五、城外西,设一个乡:总章乡,下置二个里
  永平里:统一个图,辖16个村。
  通德里:统三个图,辖66个村。
  六、城外北,设三个乡:载初乡(明代称福安乡),下置二个里、乾封乡,下置五个里、永兴乡,下置二个里
  载初乡,官田里:统六个图,辖49个村。
  载初乡,登俊里:统四个图,辖20个村。
  乾封乡,雁塘里:统七个图,辖91个村。
  乾封乡,忠信里:统八个图,辖42个村。
  乾封乡,长乐里:统四个图,辖27个村。
  乾封乡,乐平里:统二个图,辖24个村。
  乾封乡,安乐里:统六个图,辖81个村。
  永兴乡,永康里:统六个图,辖37个村。
  永兴乡,船山里:统三个图,辖57个村。
  在这一千多个村中,确实有练村,位于城外北方,属乾封乡乐平里一图,乐平里一图辖十四个村,练村为其中。但反复查找,就是没有练湖,若练村又名练湖,县志一定会给出说明,因为在《光绪续修浦城县志》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如:“载初乡(明福安乡)”、泰宁里二图永湾街“又名瑞安”、忠信里七图苏州岭“原名泗州岭”、永康里二图九鲤“一作上衕”、船山里三图金章“一名因将”等。由此可见浦城根本没有练湖。
  倒是在1994年由余奎元任副主编续修的《浦城县志》中见到“练湖”二字,其中由余奎元执笔的《人物·练雋》篇是这样写道:“练雋,唐咸通十四年(873)生,浦城石鼻(又名练湖,今仙阳练村)人,”这里出现的“练湖”,尤显突兀。修志与修谱是一样的道理,新修的补充自前修以后出现的新事物,均有文字描述其出现的因由。光绪县志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开始续修,至1994年,仅九十五年。光绪县志中未见练湖,1994县志中却出现了,这说明练湖是在新近的九十五年中出现在浦城地域中的,但查遍1994县志,却见不到何时何由曾被称过练湖的任何文字叙述。突然地没有理由的出现,丧失了这部新志的严谨性。
  石鼻在光绪县志中也没有,但有一个象鼻,属乾封乡雁塘里五图。如果今有练村,则光绪年间肯定没有练村。如果石鼻就是象鼻,那么,在光绪县志中练村和石鼻这二个村是同时存在的,怎么会“今仙阳练村”?况且这二个村不在同一地,虽属同一个乡,但一个在雁塘里五图,一个在乐平里一图。所以新志中“(又名练湖,今仙阳练村)”这个括号加得莫名其妙,既自相矛盾又蓄意伪造,丢失了新志可参考的价值。
  邱文彬在《练夫人故里》是这样描述练村的:“练村旧属长乐里,今属仙阳镇……练村原名莲花村,因广种荷莲得名,又因村落形象而名鼻头。”这里提到的村名,一个也找不到,与之相似的有以下几个:
  城外西南偏西,昭文乡招贤里四图,有个莲花井;城外北方,乾封乡雁塘里三图,有个莲塘。这个鼻头应该就是余奎元所指石鼻,即乾封乡雁塘里五图所辖的象鼻。
  这几个村均同时存在,又不在同一地,哪来的原名、又名?而且练村旧属乐平里,怎么变成了“旧属长乐里”?旧属长乐里的是仙阳,今随行政区划的调整,仙阳升为镇,下辖练村。
  又,练氏宗谱载:“我祖伯常公,讳锴,原任工部尚书(唐僖宗,874~888年),迁于建州浦城之考坑,即今所奉为祖是也。”这里的“考坑”也同样找不到,倒是有一个叫“大考窖”的村。也许有些人把“窖”字读成“ku”,由于方言的变化,就讹传成了“坑”。如是,则大考窖位于城外南方,忠信上乡孝悌里三图。从伯常迁入考窖至练玉姑,仅仅是第四代,练氏谱中也没有移居练村的痕迹,奇怪的是为什么非要穿过整个浦城县城,从城外南方赶到城外北方的练村去生育练玉姑?是因为只有在练村出生的练玉姑才能在七十多年后成为练夫人么?
 2018年4月10日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