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练嶲介绍》有感

章寿发


  网上见到一篇介绍练夫人的文章(附后),读后觉得此介绍不实,与史实不符,属伪造之作。
  练夫人乃章仔钧之妻,本姓杨,不姓练。各地《章氏宗谱》都有明确记载:“杨氏以家住练湖,世称练夫人,乃故人敬避其姓而改称。”这可以从道光版《福建通志》、《章练小志》、《青浦县志》、《练塘镇志》、《中国人名大辞典》、《越缦堂读书记》中找到印证。
  练氏族谱的记载,是从《章氏宗谱》中将练夫人事迹嫁接过去,并编造了一个练玉姑的名讳。查所有练氏族谱,唯一可见练玉姑的是《丹阳郡谱》和《河内堂谱》,二谱均以练何为一世,练玉姑为练何九世。《丹阳郡谱》中,练何至练伯常之间共5代人,平均每代间隔年龄58岁;而在练伯常至练玉姑之间只有4代人,平均每代间隔年龄10岁。即便按《河内堂谱》,练何至练玉姑之间这9代人,平均每代间隔年龄也高达34岁。《丹阳郡谱》中,几乎全部都是单传,练玉姑的生父叫练俊;《河内堂谱》中,除了第七世生有二子外,其余均为单传,练玉姑的生父叫练侯籍;一女竟有二个亲生父亲。再则,自古女子不上谱,任何女子都不会在本家谱中出现,而是记载在夫家谱中。即使是当了皇帝的武则天,同样不会记录在武家谱中,而是明确记载在李家谱中。
  练夫人的祖籍地是练湖,练湖的真实地理位置是在江苏丹阳,这可以从《幼学琼林·地舆》篇中找到明确的答案。介绍中一开始说练夫人为浦城练湖人,最后又说是浦城仙阳练村人,可查遍《浦城县志》、《南平市志》、《福建通志》、《八闽通志》,根本找不到浦城有练湖的地名,也没有练村又称练湖的记载。《宋史·列传第七十》记载:“章得象,字希言,世居泉州。高祖仔钧,事闽为建州刺史,遂家浦城。”有国史为证,练夫人及其夫在出仕事闽之前,根本没有到过浦城,又哪来的浦城练湖人、浦城仙阳练村人之说?
  练夫人为章氏祖妣,对练夫人的介绍,不以章氏宗谱为据,反以荒诞伪造的练氏族谱为据;不以国史、方志、文献为实,反以虚无缥缈的臆想构造。篡改历史,贻害世人。
 有感于2016.3.23
【附】《练嶲介绍》原文

练嶲

网址:http://ren.bytravel.cn/history/1/lian.html

练嶲介绍:
  练氏夫人,练寯,浦城练湖人,(872~952年)。嫁与章仔钧为妻。唐天祐年间(904~907年),章仔钧撰《时论三策》献给闽王王审知,得到王的赏识,任西北行营招讨使,配给步兵5000名,屯守浦城西岩山。有一次,唐将卢某托言借路经过山下,到时却忽然擂鼓攻打营垒,包围营盘。章急派边镐、王建封两名校兵往建州求援。两校兵因雨延误时间,按军法应当处斩。练夫人出面劝阻说:“形势危急,正是用人之时,怎可杀壮士?”于是,仔钧释放了两名校兵。后来,边镐和王建封投靠南唐。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次年到福州为闽王,改大殷为闽国,国都仍设在建州。南唐乘王延政初定福州,派查文徽率兵攻打建州,用王建封为先锋,边镐接应,城破,王延政投降。当时章仔钧已死。边镐和王建封查知练氏夫人移居建州,为报恩德具备金银、布匹赠送夫人,同时还交给一面白旗,说:“唐兵就要屠城,请夫人将这旗子插在门前,以免兵士误犯。”夫人慨然退还所有金银、布匹,连白旗也交还给他们,并郑重地说:“你们如果顾念旧时恩情,我希望保护全城。如果一定要屠城,我全家愿意与城同存亡。唯独留住我一家,也没有什么意义。”边、王二人大为感动,停止屠城,全城百姓得以保全。
  练氏族谱记载:
  练何,第八世孙,练侯籍,字在书,号芸香,唐朝,公年十五考郡案邑庠生。妣龚孺人,合葬於绿浦岭。生二子:练第高、练第享。生女名:练玉姑,又名练寯,人称练氏夫人,适浦城章太傅仔钧之妻,生而肉发,深沈端毅,不苟言笑,不贪一己之生,能救建州满城之命,郡人德之,列县志名载史记。奉旨建祠立碑,春秋二祀。(摘自练氏族谱)
  她用大爱演绎了中国唐五代时期的“辛德勒名单”,她用大智拯救了万户黎民免受血光之灾。面对城门外的刀光剑影,面对一触即毁的建州古城,她以仁者的力量,以愿杀老妪一身,免城中老幼一劫的英雄气概,让屠城者止步城下,放下屠刀。
  建州黎民百姓的“芝城之母”,浦城父老乡亲的“越国夫人”,就这样定格在闽北历史长廊中。她的恩德撑起人性的基石,她的风采折射生命的灵光。
  芝城之母——练氏夫人(练嶲)(872~952年),浦城仙阳练村人,五代闽西北行营招讨使章仔钧之妻。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