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央纪委网站如此重视章氏家训?
——从镇海庄市修缮荫德祠说开去

《人民观察》特约评论员 庄凯勋

  最近,笔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栏目:《中国传统中的家训》。该栏目还将800多年前,福建浦城章仔钧后裔的家训放在显著位置。“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章氏秉持耕读为本、节俭持家的理念,将《章氏家训》奉为修身之要义、育人之根本,代代相传、风范世袭。
  本人感到激动的是,宁波镇海庄市的老祖宗,就是来自福建浦城的章仔钧。章仔钧,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大臣。他“深沉有大度”,“晦迹不士”,后被闽国的建国者王审知奉为上宾。他“在官有仁政,民甚怀之”。章仔钧妻子杨隽,是位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因家住练湖,人称“练夫人”,为保卫浦城百姓立过大功。传至六世章隐之,来到镇海当县令。章隐之后来携儿子章震、孙子章允执,一起迁居清泉乡(庄市)。明洪武十四年,为了避朱元璋之讳,章姓改为庄姓。但《章氏家训》一直被庄姓后代奉为圭臬。
  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细读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中国传统中的家训”,扑面而来的,是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是那些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社会风气,归根结底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良好家风积累育成,良好家风也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传统家训家规在庄市就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 位于现镇海庄市街道的荫德祠(东祠堂)。座落于庄市村中央漕头的西祠堂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毁掉,已荡然无存。而位于本村原胜隆村大方桥街河边的东祠堂(荫德祠)仍然存在,但已处濒危状况,如不予抢救,不用几年,也会彻底坍塌。
  根据现存在荫德祠内的二块石碑记载,荫德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光绪年间经过重修。这一清代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属典型的单层大跨度江南水乡古建筑。由于历史变迁,虽历经沧桑,年久失修,外观破败不堪,部分已经倒塌。但总体上还是保持原有框架和风格。
  荫德祠,被庄姓族人称为东祠堂,作为庄姓原住民唯一完整保存的祖祠,在海内外庄姓人氏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传承和人文影响。根据天一阁和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庄市族谱》,笔者属“英”字辈(原名庄英俊),是东祠堂的庄姓后代,及公36世。寻祖归宗的情结,在我心中挥之不去,难以释怀。
  近年来,有不少海内外及港台庄姓族人到庄市寻亲探故,见祖祠破败至此,无不唏嘘不已。2009年、2013年、2014年以来,也曾有人大代表不止一次呼吁修复。修缮荫德祠,不仅对于开发庄市的侨乡、江南水乡、商帮故里旅游资源,为后人保持一座具有江南水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而且是镇海进行“中国传统的家训”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指示的生动载体。
  修复后的荫德祠, 应当展示庄市的由来及历史变化,特别是家训家规,更应作为主题放在重要位置,供海内外庄姓族人认祖归宗、拜竭故里,成为民族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还应展出对国家做过贡献的庄姓杰出人士图片,激励后人奋发向上。总而言之,比起那些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面子工程,修缮东祠堂耗费不多,其潜在的价值却高得不知多少倍。
  现在,镇海区庄市街道联兴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已经向当地主管部门提出修缮建议。笔者认为,此举意义非凡,造福后代,功在千秋,希冀早日成功。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