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章基嘉院士

章 亚 光
笔者住址:安徽省绩溪县舒家巷38—2号 邮编:245300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章基嘉,系安徽省绩溪县瀛洲村人。瀛洲村是章姓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始祖章运(1103 ~ 1175)于北宋宣和二年(1120)由浙江昌化览村(今属临安市)因避方腊起义引发的战乱而迁来的,距今已 886 年了!经过 800 多年的繁衍、迁徙,章姓分布徽岭南北,成了绩溪县的大姓,瀛洲村(仅指自然村)也成了绩溪县的大村。全县章姓子民,除极个别者外,皆是运公之后裔。经考,运公系览村始祖元方公之玄孙,福建浦城始祖及公之12世孙。及公之孙仔钧公育有15子,我们属其第4子仁嵩公一脉。基嘉是运公之29世孙,我是28世,他晚我一辈。

一、他是徽商的后代

  章基嘉生于1930年,长我6岁。我们小时候同在瀛洲村小学读书,他读高年级,我读低年级,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接触,所以我对他的印象十分淡薄。我大姐读过3年小学,与基嘉同班。我曾听大姐说过基嘉,讲他很聪明,很用功,考试成绩特别的好,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们瀛洲村有两条平行且横贯全村的街道,他家在前街,我家在后街。前街才是真正的街,商铺林立,楼房栉比,路面横铺麻石板,两侧又嵌鹅卵石,极具徽州城乡街巷的特色。令人欣慰的是,此条老街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人踩牛踏,车轮滚动,原貌基本未变,堪称绩溪一绝。后街实际上是条路巷,路面狭窄,石板直铺,确与前街无可比拟。我少年时候,就知道前街住的大都是有钱人家,后街则是贫困户居多。基嘉家的房子,村人称其为“上钱庄”,相隔不远是其叔伯家的房子,人称“下钱庄”。开钱庄的人家,当然是有钱人家了。
  徽商属儒商,有自己不“儒”者,也期望后代成“儒”。徽州各地,有徽商之财力支持,“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绩溪更是个“邑小士多”、人才辈出的县份。章基嘉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身上或许有着徽商的“基因”。
  2002年,我主编《徽州古村落——瀛洲》一书时,走访过基嘉之堂叔熙瑜宗兄,方才了解基嘉生于徽商世家,他们家的钱庄也不开在瀛洲村,而是开在浙江衢州府。基嘉的高祖、熙瑜的曾祖钟尧公,于清朝咸丰年间在衢州城南大街创办了震大钱庄。钟尧公凭着“徽骆驼”、“绩溪牛”的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精神,恪守徽商诚实守信的商德,震大的业务越做越大,资金越积越厚,逐步成为衢州街上顶有名气的钱庄。钟尧公仙逝后,由其子渭杰、渭祺继承。渭祺寿短,成家不久就去世了,经营钱庄的担子就落在了渭杰一人身上。渭杰生了双胞胎:本甡(基嘉之祖父)、本堃(熙瑜之父)。他俩承受祖业后,分家析产,各展宏图,本甡仍打理震大钱庄,本堃择地另设庆大钱庄。抗日战争爆发后,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恶性膨胀,货币急剧贬值,钱庄生意自然难做了。时,本甡已故,其子熙勋(基嘉之父)、熙吉与叔叔本堃审时度势,决定改营绸布,震大钱庄改为大纶绸布庄,庆大钱庄改为庆华绸布庄,惨淡经营,维持生计。日本鬼子于1942年5月18日首次打进衢州城,依然推行“三光”政策,放火烧了南大街,大纶绸布庄也随之化为灰烬,基嘉父辈损失惨重,家境自此也逐渐衰落了。
  本甡、本堃兄弟俩在老家瀛洲村建房,时间是1930年前后,正是两家在衢州的钱庄经营得得红红火火之时。两家的房子都建的很气派,粉壁黛瓦马头墙,三间两过厢,四水归明堂,两进通转楼,前有院坦、花坛,后有花圃,木雕、砖雕制品装饰内外,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也是当时前街首屈一指的民宅,所以村民戏称这两幢房子为“上钱庄”、“下钱庄”。基嘉生于斯,长于斯,迄至读高中时才离开“上钱庄”。我隐约记得其家以及其叔父熙吉家的人,解放前夕全都回衢州去了。1987年10月13日,基嘉重返故里,他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所以由绩溪县政协副主席胡其佳陪同到瀛洲老家看看,二人还在“上钱庄”堂前(客厅)合影留念。解放后,“上钱庄”一直由公家占用着,先是瀛洲卫生院,今是瀛洲行政村村委会,房子才能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2005年7月4日,绩溪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章基嘉故居”(即“上钱庄”)名列其中。

二、他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章基嘉在瀛洲村小学毕业后,先去绩溪县城读初中,继去浙江读高中,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10月,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顿时,全国上下,不论城市农村,多少热血青年,响应祖国召唤,积极报名参军,以实际行动保卫家乡,保卫祖国。此时的章基嘉,也是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向组织打了报告,要求参加志愿军。1951年,组织上决定他提前毕业,加入部队。可是,他并没有被派往朝鲜前线,而是留在了国内,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气象兵!这是章基嘉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也是他未来大半生道路的起跑点。这一年,基嘉22岁。
  我国气象学界泰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院士回顾往事时对记者说:“早在1500年前的《淮南子》中就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记载,这在当时可谓了不起的发现,可是建国时中国的气象事业明显落后了,研究手段十分落后,真是百废待兴。”章基嘉在交大读的是物理系,并非气象专业,但他是一位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正如叶先生所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气象事业,“百废待兴”,急需培养气象人才,地方如此,部队更是如此。我想当时部队相关部门到交大物理系去挑选人才,选中了章基嘉,肯定是由上列因素促成的。基嘉入伍之后,以组织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作为自己前进的目标。他继续保持勤奋好学的精神,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居然啃完了厚厚3本英文版的气象学专著,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很快进入了“角色”,成长为部队气象部门的骨干。
  1955年,组织上选派章基嘉到前苏联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研究班深造,获博士学位后回国,担任中央气象台长期天气预报组组长。1960年。他被派往南京筹建我国第一所气象学科的高等学府——南京气象学院。1962年,他又被派往越南河内综合大学任教两年,因成绩卓著荣获越南政府颁发的“胡志明奖章”、“中越友谊奖章”。我还记得当时的《人民日报》在显著地位报道过此事,称章基嘉为我国红色气象专家。“红色专家”是那时的时尚用语。从越南回来后,他仍任职于南京气象学院,先后担任天气动力教研组组长、气象系主任、副院长、院长,兼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1980年进京,担任国家气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兼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
  章基嘉自1959年始,一直潜心研究我国长期天气预报工作,硕果累累,并集国内外众家之长和自己的研究成果,编著《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一书,荣获1984年全国自然科学图书二等奖。他是我国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由他主编的《青藏高原气象学的进展》,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图书三等奖。他还是《当代中国的气象事业》、《国家气候蓝皮书》两巨著的编写领头人。《气候变化的证据、原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他生前最后一本专著,此书对气候、农业、林业、环境、海洋、地理和经济管理等诸多学科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由于章基嘉在气象科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称号,各国皆焉。瀛洲村出了个院士,显然是瀛洲村人的骄傲,章姓人的骄傲。

三、他横遭车祸而西去

  章基嘉在国内除担任国家气象部门的党政领导职务外,还担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笃正先生曾担任理事长),国家气候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七五”气象攻关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全国气象部门正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自然灾害监测和预报行业评审组组长等社会职务;同时,在国际上还担任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中方首席代表,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盟中国分会主席。1995年7月,他率中国代表团赴美国出席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盟第21届大会,回国后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将大会情况(各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写成6万多字的综合报告,这是章基嘉为中国气象事业作出的最后奉献。
  1995年10月6日早晨,基嘉与往常日子一样,身穿汗衫短裤,在户外马路上跑步,锻炼身体。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晨练,练就了一副健康的身骨。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基嘉跑步至海淀区白颐路北京图书馆路口时,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脚踏三轮车撞倒。肇事者是一个从河南农村来京以收废品捡破烂为生的中年汉子,他本想拦车将基嘉送往医院的,但一辆辆大小汽车在他面前驶过,始终没有一辆停下来,这使他救人的念头逐渐淡化。“他撞人了,别让他跑了!”围观者中有人叫喊,这一叫喊倒是提醒了他,他立即推开人群逃离现场,从此过上了流亡生活。北京人称踏三轮车收废品捡破烂者为“板儿爷”。这位“板儿爷”10年后被捉拿归案,民警问他为何要逃跑,他回答说,老人倒在地上不仅一声不吭,而且耳朵里已经流出鲜血。看到老人流血,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事大了。“因为我家很穷,没钱救治这个伤势很重的老人。”这或许是“板儿爷”的真心话,但作为交通肇事者,怎么可以采取逃逸方法呢?真是一个法盲,既害了他人,又害了自己,还连累了老婆儿女!他可能不知道,因他的莽撞还使我国气象事业遭受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基嘉因车祸去世的噩耗传到瀛洲老家,家乡父老兄弟姐妹十分震惊,大家都为失去一位这么有出息的村人而深深痛惜。当年,有另一个“版本”在家乡流传,称基嘉被撞后,是肇事者用自己的板车送他到附近医院抢救的,但肇事者身无分文,基嘉身上连只口袋都没有,更是一无票子,二无证件,所以耽误了时间,失去了生命。传说者还讲,当时如果肇事者或基嘉身上有50元钱,或者基嘉身上有证件,他是不会死的!这个“版本”,不知有几分真实?
  章基嘉院士被“板儿爷”撞死,惊动了北京市公安局,惊动了中央公安部。由于肇事者“板儿爷”逃跑了,在公安部督办下,市公安局立即从市交管局事故处、海定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海淀交警支队事故科三方抽调警力组成重案组,缉拿肇事者。重案组迅速侦破了此案,锁定了肇事者,并发出了通缉令。因为肇事者深知案情重大,所以一直东躲西藏,时而厦门,时而武汉,仍以收废品捡破烂为生,致使重案组多次外出追捕,均是空手而归。今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当重案组获悉“板儿爷”将回北京与妻儿一起团聚过元宵节时,终将他一举抓获。据参与办案的民警王建军介绍,这起交通肇事案是他办案经历中的三个“唯一”:唯一一起人力车撞死人的逃逸案件;唯一一次由市公安局调动刑侦警力参与侦破的交通案件;唯一一次逃逸超过10年的案件。办案民警的一席话,透露给我们的信息是,从中央公安部到北京市公安局到海淀公安分局,对这起交通肇事案件是十分重视的,专门成立的重案组长达10年而不解散,并终于抓获了肇事者,这对死者及其家属,这对死者的亲朋好友、家乡父老,也算是迟来的慰藉。
  作为我国一位一流的气象学家,作为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66岁的章基嘉,应该说属于年富力强、可以多出成果的科技工作者。但他走了,过早地走了。在此,作为同村、同宗的我,作为瀛洲村小学的校友,我祝愿他:安息吧,章基嘉!

【参考文章】
  1.章亚光:《瀛洲两“钱庄”》
  2.徐子超:《大气人才章基嘉》
  以上二文收入《徽州古村落——瀛洲》一书。
  3.余玮:《叶笃正:天之风云可测》,载《江淮文史》2006年第5期
  4.张涵:《板儿爷撞死院士逃亡10年》,载《北京晨报》2006年2月22日第11版


 2006年10月20日于“东望瀛洲”陋室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