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有关《瀛洲钩沉》的三件事

章 亚 光


  《瀛洲钩沉》一书,冒用了《徽州古村落——瀛洲》这本书之书号,我于2011年5月10日写了《冒用他书书号属违法行为——向相关人员提个醒》一文,并打印分发给有限人员看看。我一直未将该文上网,旨在不向外扩散,避免主管部门介入。本来,文章写过、分发过也就完事了,但以后又出现和发现与这本书有关的几件事,所以再撰此文通个气。时,受宁夏、上海两位素昧平生的朋友之托,赶写了两篇文章,费时费神,故此文迟延至今才写。
  一、冒用书号事小,事大是《瀛洲钩沉》这本书的印刷费1万余元,“借用”了修葺章氏宗祠的钱。我参加族谱编委会最后一次会议(此后开会就不通知我了),议定募捐结余款,以及卖卖族谱的钱,全部用来修葺章氏宗祠。2008年11月18日,因老家世雄堂叔去世,我去吊唁,又代徐子超找渭益买本族谱,渭益给我看他们前两天开的编委会会议录,也是议决全部余款用来修祠堂。据友人言,他们原先是打算借用一下,待书卖掉后再归还。不知后来归还否?有借有还,归还了就好。
  2011年9月5日,我去县文物管理局找余宁莉局长,询问全县有多少个千年古村。她答不出,却主动和我说:“此次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打算将瀛洲章祠和湖村章祠一起上报,但大家去实地考察,见瀛洲章祠破烂不堪,没有同意,只报了湖村章祠。”村中的事,我心寒了,力有余而心不足,无心顾及了,听了余局长的话,无言以对,默默离开。但我仍一如既往,无需他人批准,天天坐在电脑前,“纸上谈兵”,成文上网,宣传瀛洲,扩大影响,引来海内外众多运公子孙(包括旅美人士章群,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基嘉之子章玮)与我联系,或寻根问祖,或购买族谱,实现愿望。12月9日夜,道劲宗亲发来短信,说“章氏宗祠列入省保”。他是省政府办公厅的中层干部,估计是白天参加了相关会议,特地向我通报,但他搞不清楚是哪里的章祠。2012年6月21日,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绩溪有5处:华阳中正坊,磡头节妇坊,徽杭古道,明伦堂考棚,湖村章氏宗祠。
  族谱印好后的结余款,加上卖卖族谱的钱,我摸摸还有若干万元吧?如全部用来修祠堂,下堂的隔间和上堂的粮仓等该拆的拆掉,整理、打扫干净,费不了多少钱;再将正厅与寝厅中间的隔扇门,以及正厅两侧靠墻的皮门,全部做好、漆好,粮仓的木料正好利用,有那么几万元也可能够了,就是不够,还可以再募集一点。退一步说,用那几万元搞个“表面光”是没有问题的。倘若如此,县文物局去考察时就看不到“破烂不堪”之景象了。“县保”升级为“省保”,一是能大大提升知名度;二是经费上也能得到支持;三是保护级别提高,任何个人或组织以任何理由想要拆毁“省保”单位,必须经省政府批准。申报省保是10年一次(上次是2002年),看来瀛洲章祠再申报“省保”,要待到2022年,我辈可能无望见到了。这是一件无法弥补,令人深感遗憾的事。
  二、我之所以找余局长,问问全县千年古村有多少,也是看了《瀛洲钩沉》扉页上印有“谨以此书纪念徽州古村落——瀛洲村建村八百九十周年(1120—2010)”这句话。“瀛洲”这个村名,据1988年版《绩溪县地名录》第29页载:“【瀛洲】别名油坑口,因村在油坑出口处而得名。油坑的来历和含义,是因坑中含有棕色似油的矿物质。后因村后有瀛山岩、飞凤山,南北对峙,瀛川中注,村依溪名,改称瀛川。明成化初(按,成化元年为1465年),村人章仲润(按,12世祖)修建村头瀛川桥,择‘走马步瀛洲’之义,将村名桥名一起改为瀛洲。”我想,1120年,即宣和二年,是瀛洲村(油坑口)章姓始祖运公为避方腊(?—1121)之乱,携母和祖母从昌化览村逃来油坑的年份,但不是油坑口建村的年份。油坑口这个村庄究竟建于何时?我也说不清楚,但推测不会是1120年。为什么?沿登源河几处大一点盆地上的村庄,从下游沿河上来,有临溪、湖里、仁里、大庙汪村、坑口、北村、伏岭等村,大都是千年古村。据此推测,油坑口也可能是千年古村,何况油坑口这块盆地都比上列诸村还大一些。当时运公逃难要路过油坑口,为什么不敢停留,而要逃至两山夹一坞的油坑落脚呢?很可能那时油坑口就是一个较大的村庄,村大目标大,运公是官宦世家,方腊造反又是针对北宋朝廷的,自然要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我们如何解释油坑口后来成为章姓一姓村了呢?这好回答。远处不说,仅说登源河沿岸几个村庄。先说仁里,据2009年版《千年仁里》中的《仁里概述》一文称:“南北朝时,梁大同五年(539)工部尚书耿源进致仕后与弟耿汝进游历新安山水而卜居于此,并以‘仁乃二人’之义名村为‘仁里’。”(第3页)由此可见,耿源进兄弟到仁里落户距今已有1473年了。后有程姓人迁入且人口逐步增长,超过耿姓,村名一度改称“程里”(见《绩溪县地名录》第33页)。耿姓人一部分移居距仁里仅2里路的耿川;一部分迁徙渔川。次说耿川,“原为耿姓聚居,故名耿川,别名耿家潭。周姓迁入后,又称周家潭。”(同上)耿川是官方说法,我们只知道那个村子叫“周(读走)家潭(读同)”。再说湖里,“唐代称通镇。宋初,胡延政……以御寇来绩,曾当绩溪县令,后知严州军。乾德四年(966),因有战功,又是唐宗室,敕封为中王。中王迁家来绩,初居隐张山麓(即今中王村),后赐居通镇,并以姓氏名村,改通镇为胡里。历经沦(按,字误,应为“沧”)桑,胡姓渐衰,周姓生起,又改称湖里(‘胡’改‘湖’,含‘有水行舟’之意;周、舟谐音)。”(同上。第27页)我曾在其他文章中说过,“宗族”是把双刃剑,既有排外性,又有排内性,徽州最典型的村庄莫过于歙县章祁,原是章姓人的聚居地,后汪姓人迁入,章姓人“内乱”,终被汪姓人“排出”,村名随之改为瞻淇(章祁、瞻淇,谐音)当然,要肯定瀛洲村(油坑口)也是千年古村,还需要继续挖掘史料。
  三、《瀛洲钩沉》中的“瀛洲章氏始祖运公像”(见第180页),我读后亦有想法。运公是何样脸形,我也不知道,无从评论。2011年多家电视台播放电视剧《新水浒传》,我一集不丢,看得很仔细。因宋江造反也在北宋期间,宋江与运公是同时代之人,所以我在看电视剧时特别注意他们的帽子。为官者,上朝是一种帽子,升堂是一种帽子,平时是一种帽子;为民者,帽子形式多样。我看来看去,就没有看到书上“运公像”头戴的那种帽子。运公戴的那种帽子,官不像官,民不像民,实在不雅,如果要挂到“上位头”,我想是无人愿挂的。我家以往过年,“上位头”要挂幅容,上坐一位太公,官帽官服官靴;下坐两位太娘,红衣红裙,3人慈眉善目,庄重大方,好点好看。太公太娘究竟是谁?先严、先慈均未和我讲过,我推测:一种可能就是运公和两位太娘;另一种可能是:我家直系上辈、21世祖承祖公和两位太娘。经查“瀛洲新谱”,21世承祖公,恩赐从八品,有二任妻子。(上卷,第429页)我保存的由培杏公长子、25世锺城公(我的曾祖父锺昌公之兄)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主持的“分家阄书”,载有“惟高祖承祖公所置册书”的话,正好佐证。论讲,从八品官员,相当今之乡村级干部,与容上太公的官帽、官服不相匹配。古往今来,后人对前人往往有拔高现象,不足为怪。册书,“从八品”,乡村级官员,大体相当。所谓“恩赐”,原意是指帝王对臣下的赏赐,但各朝各代皆行卖官鬻爵,前列“惟高祖承祖公所置册书”中的“置”字,也正好说明问题。“册书”一职,由长房继承,历经7代,延续至27世灶德堂伯。这幅容,我因“文革”初期被打成“邓拓的徒子徒孙”,那时盛行抄家,生怕查获,“罪加一等”,故在发配农村劳动改造之前,偷偷回家烧掉了。罪过!罪过!
  史书上称运公是“从事郎”,我上网搜索,宋朝有“从事”的官职,从八品,但没有从事郎。有的史料称运公是“处士”,网上讲处士就是隐士,古代隐士是有文化之人。有文化之人应该戴什么帽子,我也说不出来,反正看着“运公像”上那顶帽子,横看竖看,总觉得不舒服。又,运公是瀛洲章姓人的始祖,其像理当排在书的首页;没有运公,就没有瀛洲章姓人。全书总共只有198页,“运公像”怎能排到第180页呢?或许,主编也觉得此画排到首页不大适合之故吧。

                           2012年9月26日初稿,10月9日二稿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