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合一家

庄 天 佑

  吾非名流,近几年热衷于寻祖追宗,欲在追溯中添增亲情;于寻觅里增长见识。过去听长辈们常说,我们的祖上来自福建,俩兄弟后代分属东祠堂西祠堂。大约祖父还隐约知道点什么,对我叔父说起过我们这个庄姓和别的庄姓不一样,究竟怎么不一样叔父也不得其详。先祖对我来讲更是个谜。有时见诸孔子第77代孙第78代孙的新闻在报端,直觉不可思议,那是有“衍圣公”光环之故,平民百姓能追宗吗?能知道自己祖先的来龙去脉吗?

走近祖宗

  2009年我上《人文庄市》网、《章氏家族》网,及至走进上海图书馆或网上浏览或亲睹惇本堂、存德堂的《蛟西庄氏宗谱》,在基本厘清浙江清泉庄氏和福建浦城章氏的世系关系,知道了我之一族“易章为庄”的来历后,直接追祖问宗的意愿越发强烈。
  2012年7月,梦寐以求的1929年修订的报本堂《蛟西庄氏宗谱》得以在天一阁网站上向网民开放,我一头扑在网上,从中看到祖父的名字,再从祖父的行第开始一世一世向上搜索,一直追溯到清泉一世祖,加上宗谱中明确载明的上溯至浦城及公一世祖的谱系,整整35代全部都清清楚楚(到我父亲这辈)
  所有的直系祖宗的名讳都映入眼帘,除我父亲健在,所有连线的先人都如丰碑般的耸立在面前。我把查寻的结果做成了独一无二的世系表,方便自己也方便支系或旁系直观对照。

感悟祖宗

  中国的宗谱多么的神奇。《清泉分列行第》、《东西两宅重定行第缘起》,对行名行第做了认真的规定和记载;《先世支派》、《章氏世系考略》、《本宗分居支派》、《桂二公本支迁居录》等则对每支每派详细跟踪;《历代显宦事迹》、《先世遗事》对历史上有名望的先人做了歌功颂德。特别是浦城三世祖练夫人救一城生灵的故事,《祠内楹联》有大量诵咏。
  编谱的老祖宗也真的很聪明,有了行名,世系一目了然;有了行第,哪怕名字有误,也决计不会误入歧途。通过查对宗谱,我对一部分族亲的支脉作了清晰的分理,据此得出上溯某世某代共祖的结论。至此也大致分清了庄市梧桐树下祖屋内部的相互关系。

解读祖宗

  历史千年祖脉绵绵,生活在历朝历代的祖先们均很了不起。浦城八世祖隐之公因在镇海做县令而与浙地接缘;九世祖震公十世祖载公为守“尸祝”(隐之公塑像)香火而留居宁波;及至十一世祖允执公娶唐氏定居清泉,从此一代一代延续不断繁衍壮大聚集成章市(庄市),才有我辈后生来到世上。各代先祖人生一世扶老携幼生活过得真的很不容易,期间灾难、疾病、战乱时刻困扰先人的生活。清泉一世祖高寿84,曾祖父因病年45早逝。前20世祖的平均寿命为67岁。
  出于好奇,我还对祖先的婚娶略作统计,清泉24位直系世祖的婚姻中,分别与18个姓氏连姻,其中与倪姓连姻的四世;与包姓连姻的二世;与李姓连姻的二世;与余姓连姻的二世,除了章氏主脉,这18个姓氏先祖的热血同样流淌进我们的血管。故中国人常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自有一定的道理。

敬畏祖宗

  凝望先祖的谱牒,捧读先祖的墓志铭、碑记、敦宗记、祠内楹联、文艺志等,我的内心除了震撼就是敬畏。先祖用生命写就人生,将人生化为谱牒,用谱牒启示来者。
  敬畏祖宗就是尊重历史。沧海桑田几经变迁,只有历史才是永恒的,只有人类生活才是永恒的。老祖宗谱写了家族史,也创造了地方史,作为后人我们对历史唯有尊重;对祖宗唯有敬仰。
  敬畏祖宗就是热爱人生。宗谱上一代一代环环链接,每代皆为谱系一环。代如纬线人如经线才能织为谱系编成历史,和谐共处才能代代相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才能上对得起先祖;下对得起子孙。
  敬畏祖宗就是弘扬正气。纵观各位先祖,无论是三十年守一方平安的三世祖仔钧公,或镇海、高邮四处为官造福百姓的八世祖隐之公,还是甘守香火的九世祖震公、十世祖载公和留居清泉的十一世祖允执公,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无论是务农还是经商,莫不或上报国家下爱黎民,或遵循孝道敬老爱幼,或遵纪守法诚实为本,享得富贵安得清贫,均值得后人称颂效仿。
  晚年的祖父是我得以亲见的最近的祖上。他12岁丧母,13岁到上海学生意,20岁丧父,他在父亲病故后,长子代父一手撑起了一大家子的生活,帮继母抚养3个弟弟4个妹妹,直至助他们各自成家立业,将继母赡养至74岁而终。作为长子长孙又亲为父辈祖辈迁坟立碑。祖父辛劳一生,解放前因买地而后在政治上饱受诟病,默默地承受的同时,又默默地继续为他人着想,继续服务社会。解放后祖父以60花甲之年进入企业工作直至70岁退休,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享受到应有的退休待遇。
  追宗不是追星,吾追吾宗是记事明理祭祖光宗,将章氏列宗庄氏列祖奉为楷模。宗谱上《东西两宅重定行第缘起》规定,从39代起对原先分列的东宅西宅行第“另立新行名”,统一合并为——“声名振全华,宗法光宋越,四海合一家”。
  “留住根,让血脉永相连”。睿哉——我的列祖列宗。

 2012年7月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