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章氏文化源远流长

章信哆

一、炎黄二脉共一章

  史籍言姓氏掌故,学者推重《世本》,先秦时由史官编撰,后世研究者多有引用。其内容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氏姓、世系、地望、谥号及家族传承的重要轨迹。
  与人文相关的“章”字,《后汉书·郡国志三》:“无盐本宿国,任姓。有章城。”南宋《路史》一书合并“鄣”字,见卷二十四:“章,鄣:东平亡盐东北有章城,古章国。齐人降鄣”。”亡盐即无盐,古地名。其东北有章国,周朝之前已存在,其民黄帝后裔。周初,姜太公分封于齐地,治在东平亡盐,即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平镇无盐村。其对“鄣”的解释简单至只道出历史上曾经有过“齐人降鄣”,也如今天我们把它理解为鄣邑之民(实际上只认鄣侯)“去邑留章”,以作为章姓的起史时间,同时确立鄣侯为章姓始祖。
  其中的关链人物姜子牙(约公元前的1156年约至公元前1017年),吕氏,名尚,一名望,世称姜太公。其先祖上溯为四岳之首伯夷,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自后以吕为氏,姜子牙即其后裔,遂姓吕。其出生地至今有二说,一在山东一在河南。生平事迹扑朔迷离,既是历史人物,也是神话人物。姜子牙奠业时间和地方是商代东方齐地。时间在商周初期约公元前1122年,因地属齐,史称吕(姜)齐。春秋末年,吕氏政权被田氏所取代,史称“田齐”。
  早在商周以前已有章国的存在,是黄帝的子嗣以封地为氏。黄帝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天鼋)氏,因长于姬水,所以又以姬为姓。章由壬姓分支,因此黄帝时的旧章部落属于姬姓。《通志·氏族略》:“妊姓,未详因生之始,妊娠,女子之事也,姓,女子之事也。妊古作壬,又作任。或云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左传》记载:“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姓”。之前的历史对章姓缺乏具体记述,不能断定没有章姓。成语"滕薛争长"的故事可以说明确实有章姓的存在,而且已形成著姓。《左传·隐公十一年》:十一年春季,滕侯和薛侯前来朝见鲁君,两人争执行礼的先后。薛侯说:“我先受封。”腾侯说:“我是成周的卜正官,薛国是外姓,我不能落后于他。”鲁隐公于是派羽父同薛侯商量说:“承君王和滕侯问候寡君,成周的俗话说:‘山上有树木,工匠就加以量测;宾客有礼貌,主人就加以选择。’成周的会盟,异姓在后面。寡人如果到薛国朝见,就不敢和任姓诸国并列,如果承君王加惠于我,那就希望君王同意滕侯的请求。”经薛侯同意,才让滕侯先行朝礼。引用这个故事的目的,可以说明姬姓章氏在“齐人降鄣”之前的著姓现实。
  鲁隐公所说的“任姓诸国”即指章等十个胞族诸侯国。隐公十一年在什么时间?公元前712年,比雍王章邯早500年,而“齐人降鄣”时间是《庄公三十年》(公元前644年)。《左传·庄公三十年》文:“三十年春王正月。夏,次于成。秋七月,齐人降鄣。鄣者何?纪之遗邑也。”杨伯峻注:“鄣,当即《昭十九年传》之纪章。纪章者,本纪国之鄣邑也。当在今江苏省赣榆旧城北。”江苏省的赣榆,距离山东东平县是500多里。从时间上说,跟姜尚分封于齐也相差500年。
  对立姓的认识,章氏先人及章氏族谱起到重要的传播作用,借章太炎先生之言,其中又不免“重纰貤缪”。我们没有把章和鄣区别开来,而是混为一谈。一边相沿固守“源自炎黄”之说,一边却忽略不言姬姓章国的历史而攀附姜姓。以“齐人降鄣"起史,是导致章姓立世滞后的原因,同时也忘记在此之有古章国的历史。
  章出炎帝后裔姜太公之说,还可见于《全唐文》的记载。《全唐文》收录史家韦述《赠东平郡太守章仇府君神道之碑》曰:“尝闻祀盛德者,必及百世;承大勋(阙十四字)锡允繁茂,在商则为申为吕,在周则为齐为许。枝分派别,更盛迭贵,则太守章仇府君是其後也。君讳元素,字元素(阙十字)。於纪裂去国,筮仕於周,世守保章,因官为姓。秦项之际,有雍王章邯,为汉(阙一字)并於(阙三字)位降处仇山,取因生之旧名,增卜居之新号。”其文总结称:“系是炎皇,惟裔之(阙五字)去纪为章。”(阙同缺,漏字严重)纪裂去国与有些文章作“为纪念鄣国遂以章为姓"似是而非,其中既有渊源因素,也有一些误解的地方。
  逮至隋,有章仇氏为大夫。而唐之前,章仇氏与章氏还别为二姓,又言皆出炎帝之系、吕尚之后,似乎又归于姜姓一系。而纪国破去国时“世守保章”,则自早有章。纪国破别有新立,即姜子牙后裔分鄣一支自为章姓。唐朝封演所撰《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十九年(731),设置了先师太公庙(吕尚庙),春秋二祭,酒食奠祭,祭祀用牛、羊、猪,三牲即所谓“太牢”。由京兆功曹卢若虚秉笔,载录姜太公后裔四十八姓氏,立碑于庙前”。其中姜氏、吕氏、齐氏、章氏、章仇氏等四十八同属炎帝世系,其中章氏与章仇氏别为二姓。秦将章邯,因居地名仇,号章仇氏,隋有章仇太翼,居河间。可知至隋唐之前,章仇氏与章氏还别为二姓而实一,皆出炎帝之系、吕尚之后。隋章仇氏太翼赐姓卢,后未有章仇氏记载。
  宋代先贤章定在其编著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卷二十六第四百四十二页,引《姓篡》、《左传》之言“章姓:《姓纂》:‘姜姓,齐太公支孙封鄣’。《左传》‘齐人降鄣,子孙改为章氏’”。这里还可看出,作者引循守旧,却在文字上留有余地。就是封于鄣者是齐太公的支孙,不是齐太公。《左传》也只有“齐人降鄣”,没有“子孙改为章氏”之言,说明自先人对立姓的见解也有局限。
  鄣是古江苏境内古邑,我们常说“国亡,去邑留章",不能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应该是由吕改章之始。吕氏神农之后,姜姓。简单地概其演变:姜一吕一章。鄣是纪国附庸,纪亡当以纪为姓,无以章为姓。如果从齐太公子孙身份来说,当以吕为姓。为什么“齐人降鄣"一定要以章为姓?我们今天只能做这样的解释:鄣侯及鄣邑之民是齐太公的后裔。鄣侯及鄣邑之民实则吕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太公望吕姓,其后裔分封于鄣也随太公姓吕,民间称姜太公是指其系出姜姓炎皇,而非太公姜姓。先人常言章出自姜姓本于此,而认为章姓出自姜子牙则理解错误。
  陆秀夫为《江西奉新宋埠镇湾里历次重修谱序》:“章出姜姓,齐太公支孙封于鄣,齐桓公降鄣后,因去邑为章,以国为氏焉。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皎然翘然,天下知有章氏也。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其间四布而不可纪矣。传至唐之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门望.左膏梁,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而章氏亦与首称者焉。今自唐康州刺史仔钧而下,传至我宋丞相文简公……景炎元年五月望佥枢密院事撰陆秀夫”这里,应该还有一个问题被我们忽视了。就是齐太公支孙封于鄣之前,降至“去邑为章”之前,“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三代者,夏商周。天下人已咸知有章姓。至秦汉,忽离忽合,合而又散。而散居各地的,焉知他们不是炎黄二脉,却已无法辨别孰为姜姓章氏,孰为姬姓章氏?
  《辞源》显然引用了姓谱及章姓族谱的说法。章姓“系出姜姓,齐太公支孙封于鄣。左传齐人降鄣,子孙去邑为章氏”。还有,就是“百家讲坛"广泛的影响.钱文忠先生侃侃而谈,开场白就是洪亮的声音:“章氏出自姜姓"。却没有在“齐太公支孙封于鄣”上有什么发现。我想,钱先生的史识不会在章太炎先生之上。
  所以,国学泰斗章太炎比我们有更早的发现和辩析:“鄣为邑名,非国名。别有章国,与鄣自异。《世本·氏姓篇》:‘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是章为国名也。说者不知章为任姓,乃云姜姓太公之后,此因纪姜姓,又因予附庸之说,妄疑鄣为姜姓,又以为章即鄣,重狴貤缪,可胜正哉!”成语“重纰貤缪”指谬误重出,以讹传讹。其实,持“章出姜姓”这种说法的都是“一家之言”——以炎帝(姜姓)血统的遗传基因。
  相传炎帝是中国古代农业始祖,开创以牛犁田、种植五榖的农耕社会的人文初祖,被尊为农神,也就是神农。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后裔伯夷辅夏禹治水有功封吕侯子孙以吕为姓。吕尚是其裔孙。追本穷源,吕姓本于神农炎帝,炎帝姜姓,因此吕尚又称姜尚,以示源出神农之后。历史故事描写姜子牙(号飞熊)渭水垂钓遇武王,聘为相,辅周灭纣,武王二年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城在营丘。唐代文学家权德舆(759-818年)也有诗云:“吕叟年八十,皤然持钓钩。意在静天下,岂唯食营丘。师臣有家法,小白犹尊周。日暮驻征策,爱兹清渭流。”我们一些地方祠堂的堂联文字:“营丘遗绪,渭水流芳”。都单表姜子牙,以姜子牙为章氏之清源而追为远祖。
  让人遗憾的,有些研究者的观点把“齐人降鄣”理解为同姓相残。自觉地以为章姓的羞愧。这个羞愧是没有必要的。历史回溯到周夷王三年(公元前883年),纪国国君叫纪炀侯,他向周夷王进谗言,陷害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哀公,周夷王听信谗言烹杀了齐哀公,另立异母所生之之弟吕静为君,即齐胡公。齐哀公,原名吕不辰,齐癸公之子。哀公吕不辰死于纪侯之搬弄是非,导致后来齐国复仇灭亡纪国即“齐人降鄣”。俗谓有仇不报非君子,但这场战争却是纪吕之间的事,章姓无须背这个黑锅。
  姜太公在经过历史大染缸之后,成为仅次于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之类的超人,同时还兼为章姓的远祖,但在章氏文化氛围中,好像没有起到对远祖有什么弘扬作用。摒弃虚幻的神话色彩,姜太公重要的人生哲学“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应该成为今日章氏文化的正能量,自上而下的美德承传。
  总的来说,章姓的起源,源于姬姓和姜姓。商朝时有章国,是黄帝裔孙的封地,为周所灭。其民属姓以姬姓章氏而传衍。历史嬗变,至公元前644年“齐人降鄣”,鄣人“去邑留章”,以章为姓,这应该是后来鄣邑的黎民,属于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属于后起的章氏族,历史上认为齐太公吕尚是炎帝神农的血统,姜姓,在大变革之后,这二支流派的黎民共和合一。但在生存状态上仍然保持二种血缘。即出自黄帝的姬姓章氏和出自炎帝的姜姓章氏。传播于章氏中的“望居冀赣,源自炎黄”就是前人穷根溯源的总结。后人论章姓兼有炎黄血缘之说实本于此,旧谱作序者仍有持此观点,而不被重视,也有仅立足于姜系章姓,把章姓立姓界限于“齐人降鄣(公元前644年)”,完全是由于姬姓章氏“远缈”的原因,而把“显”立为章姓的始祖,追溯吕尚为远祖,又把姜子牙作为姜姓,宣扬章出于姜,则是缘于“显”祖有比较明晰的“血迹”。因此,前人概括“齐人降鄣”之前为远者,把“章姓是兼有炎黄二种血缘的特殊姓氏”归并为“一家”,当如我们称五十六个民族为同胞兄弟。“天下无二章”是一条统一战线,多么明智的和睦思想嗬!而章姓的起史,有“章”可循完全应与“诸任"同时,至少在公元前1千年的商周时期。

二、世泽源渊河间郡

  姓氏闻名于世,都有其鲜明的标志,就是将世传郡望作为姓氏徽号特书于门额,让见者知其显姓.就是现在,仍可从我们的身边和我们的视线中读出历史的承传。诸如陈厝的“颖川世家”,王厝的“太原世家”,黄厝的“江夏世家”。而诸、璩、湛、申都是以琅琊为郡号而称“琅琊世家”。世家:旧注“谓世世有禄秩家也。”也就是世代为显官之家。郡是我国古代秦、汉时期行政建置。一郡之中名冠他姓,或三代为官的世家大族,以发祥崛起之地为自已的郡姓。汉代,实行郡国察举,曹魏之后,通行九品中正制,晋代的郡公郡伯制,都以郡中豪门大姓作为选官用人的标准.魏晋时代形成的封建贵族,它们在历代都由于门第显赫可以因此而获得官位,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仕族.历史上章姓出仕的人籍籍,我们把这些人称为封建官吏、封建贵族,正是由于这些封建贵族才使章姓彪炳青史,这些历史人物是郡望形成的坚强柱石。
  《郡望百家姓》告诉我们,不少姓氏都存在多望和一望多姓的现象。这种状态不完全同时存在,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脉的流徙而出现,有后起之秀,但没有后来居上的现象。像河间郡就包括章、俞、凌、邢、詹诸姓。琅琊郡包括云、诸、符、申、诸葛诸姓。豫章郡包括罗、涂等姓。在章姓通用祠联中有一付对子,叫“望居冀赣,源自炎黄”,它客观地反映了章姓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壮丽风景及无声的兴潜演变,即由“赣”代表的“豫章郡”的新兴时代。但首先公认的是由“冀”代表的“河间郡”。“冀",泛指古燕赵之外的广袤之地,其境内旧有河间国,在河北献县(今属沧州市),就是章姓早期形成世家大族并扬名的地方。《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今秦、楚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梁效河外;赵王入朝,割河间以事秦。唐代著名史学家,京兆万年人韦述(?-757年)韦述所撰《赠东平郡太守章仇府君神道之碑》记载:“秦项之际,有雍王章邯,为汉(阙一字)并於(阙三字)位降处仇山,取因生之旧名,增卜居之新号(注:阙同缺,文缺字严重)。”《中国人名大辞典》:“章仇·太翼,籍河间”。卢太翼,本姓章仇氏,字协昭,河间郡献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人,隋朝著名学者。隋炀帝即位后,对章仇太翼更加器重。曾对其说:“卿姓章仇,四岳之胄,与卢同源。赐姓卢氏。后世多称章仇太翼为卢太翼。”四岳者,姜姓伯夷,吕尚之远祖。而章仇为章邯之号,后引为姓,因此隋唐之前姓分章氏和章氏和章仇氏,实皆溶于太公吕尚之后。隋之后,章仇氏太翼一支又改卢姓,遂失姓章,复存原来之章姓,也不明其分合,唯以炎帝姜族吕姓为记。重要的是,为章氏在河间的生存留下了轨迹。
  《郡望百家姓》独详章姓郡望为河间,并不代表章氏渊源的单一清纯,而是以河间代表著姓的章氏,也就是章姓最早的地望,其渊源血脉究属黄帝抑或炎帝或兼有之,既难考释,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章姓在河间的传衍达到隋唐的世家记录,是章姓居望河间郡有一个明确的存证。
  赣是江西省的别称,在章姓特殊文化中有特别的含意,代表“豫章世家”。豫章,古代区划名称。最初为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江西建制后的第一个名称,即豫章郡(治南昌县)。隋开皇九年(589)罢豫章郡置洪州。秦雍王章邯有弟章平为秦将(赣,今江西南昌)。《太平寰宇記》载有“豫章郡五姓熊、羅、雷、諶、章”,说明章姓郡望又出自南昌。明代《南昌耆旧记》:“章文,豫章人,高帝五年灌婴定豫章,文以南昌当诸道之冲,进计于婴,筑郡城,婴然之,使文董其役,来版筑,经画居多,郡民德焉。及卒,祠而祀之于江滨,历代不废。宋大观二年赐额霑泽庙,今城北章江庙是也。”筑城之说虽有纷争,而章文为南昌旧族无疑。《章丞相得象墓志铭》:“章公讳得象,其先齐太公裔封于鄣,去邑为章氏。侨徙不常(详),后为武宁望姓.”(宋代武宁属洪州,洪州属江南西路。)这么重要的信息出现在章得象宰相的墓志铭中,足可印证豫章郡之为章姓重要郡望——具有一定历史积淀的根深蒂固的历史。
  汉蔡邕《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称颂一位章姓女子“至德修于几微,徽音畅于神明”,她就是“六朝元老,七蹈相位”的胡广夫人。“夫人编县旧族章氏之长女也,字曰显章。令仪小心,秉操塞渊,仁孝婉顺,率礼无遗,体季兰之姿,蹈思齐之迹。永初二年(108年)十有五,爰初来嫁。诞成家道,仰奉慈姑,竭欢致敬,俯诲膝下,化导周悉,至德修于几微,徽音畅于神明……”编县,古地名,今之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建于西汉初年,地方上即有章氏旧族,然而,没有以此为郡望名称,或因人脉之流徙。或沿袭原来的郡望而不为我们所知。
  《郡望百家姓》成书于北宋,流传了千年,家喻户晓,其中章姓在中名列前茅,郡望就已明确为河间郡。随着衣冠士族南迁,永嘉元年,章岩出守福建泉州,封上大夫、兵部尚书,倚功封河间侯,举家迁至福建泉州府南安定居,南宋真德秀题《章氏世谱》时云:“晋兵部尚书岩以功封河间侯,岂岩之先曾世居河间乎?不然则以封爵名其族也”。我以为章姓名号河间与岩公封爵河间存在巧合。郡望兴于东汉,至晋为盛,门第制度计定姓氏的兴潜,选官用人必郡中豪门大姓.章姓衣冠前于岩公者犹可见于青史,可见章氏郡望河间早在岩公之前已经流行。继晋之后陈朝名将章昭达(517年~571年),字伯通,因官徒吴兴,史载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上溯实也南安岩公之后,岩公有因昭达贵而享后世尊。因昭达本为南安籍,故章氏尊南安为郡望,而吴兴郡且未为章氏郡望之原因,有因昭达子大宝而遭夷灭三族之故。
  慈溪屏山、汤溪章氏宗谱序文有这样的记述,“按姓谱分上望武都郡梁州,次望京兆郡雍州,三望豫章郡洪州。……上祖大(祖)墓在汴州汤武县,过江(晋南渡)小墓在泉州南安县。各有华表、(墓门)、石人、松柏、祠堂、墓田等为记。”秦武都属陇西郡——今甘肃陇西县西南,。西汉初“以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隋文帝开皇元年废郡制,大业三年复武都郡,唐昭宗景福元年改名阶州。京兆郡,治所在今西安市区。三国初以故两汉京兆尹辖区改置京兆郡,唐开元元年雍州升为京兆府,京兆郡废名,五代后唐改长安为京兆府。这些无疑都是章氏在历史上的亮点,莫不因章氏在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伟大人物所奠定的伟大功业。而先人在作记的同时,亮点已经转移,其实却又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持续性的望族。洪州曾经是南唐京都,章得象曾祖仁嵩,祖士廉官居南唐朝堂,这一直系家族随家居京城,后来宋章得象也曾令洪州,官至宰相,直系亲族又随往京城开封。宋史章得象传称得象高祖仔钧,先世居南安。南安在闽南,今泉州、漳州、厦门、莆田、晋江,包括龙溪、兴化、安溪、惠安、长泰等一部分都属于古南安郡。唐开漳(驻云霄)将士名录,陈政、陈元光平蛮獠之乱,唐军中有队正章鳌、火长章敦复,无疑都是世居南安的章姓人,是闽南被先人视为新崛起望族的原因。由武都而河间、豫章、京兆,由京兆而南安,由南安而吴兴,由吴兴而浦城,一路走来,花繁锦簇。今潮汕章氏旧谱相沿以莆田为先祖桑梓,盖莆田古属南安郡。鸥汀章氏宗祠对联就是以后起之秀的南安为章氏的标志,并反映到祠堂上。而《百家姓》给出章姓郡望只有一个,是从主流和原始的历史因素。我们自己则更多地认同历史轨迹上的每一个辉煌亮点。
  现存章姓族谱称河间很多,都与章氏族的历史传承有关。浦城族谱全称是“《河间章氏族谱》”。安庆一处章氏祠堂,重修祖堂碑记,开篇即“河间章氏乃望族大姓也"。某地章氏族谱中有一首诗,这样说:“神农脉派道大昌,章禹相继发其祥。河间郡籍传千古,川黔分居映裔长”。可惜章禹不姓章,是徐国君主,全姓名叫嬴章禹。在汕头市鸥下乡的章氏宗词,大门常年书写张贴的对联:“闽南家声远,河间世泽长”。据宗亲会长者鸿锴宗台所讲,年年以至世世,都是书写这一付对子。这些都是对旧望“河间"的铭记。是“河间世泽”在章氏人心中的烙印。至明清之时,竟建祠堂,如雨后春笋,家族文化被融入祠堂文化,以至榜于门首。一些地方有以“河间"为堂号,可以说是郡望的延展。有宗亲以为“河间”自成渊源,别于其他宗派,其实是章氏大一统之标志。几乎天下章氏的祠堂门联或门额都可以标榜。正如黄氏之“江夏”、陈家之“颖川”、王姓则太原,而我们章姓就是以“河间”为一统制。
  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承性,祠堂文化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一直不曾间断,也一直受人脉的影响,而优秀人物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文化的走向。衍至北宋,章得象为宰相,同时还是闽人入宋第一宰相,把章氏带入一个新的旺盛时期。章得象高祖太傅仔钧公,因玄孙章得象贵,获赠“琅琊王”,从而奠定了“琅琊世家”的基础。
  但琅琊不同于重视门阀制度时的郡望,也不是章姓真正显著的地方,自然不能作为章氏的郡望。历史上有多位名符其实的琅琊王,与仔钧公同时代的琅琊王是王审知,与公还是君臣的关系。琅琊王是仔钧公仙逝之后所追封,是宋皇室给仔钧公的一个荣誉性虚衔。但“琅琊王”被作为近古章氏的一个亮点而得到章氏内部的承认。“包羲氏、神农氏非实有其人,古言氏犹后世言族,言有如是之部族二耳;如是之部族,实文明所由肇,故特举之也。”按吕思勉先生的认识,万姓始祖黄炎二帝非实有其人,而是古部族形成之二大主流为华夏氏文明之先。盖章氏自三代(夏商周)以来,繁衍生息,支分多端,与天地共存者,多于星辰,不可胜数,既不可夺其生存,也不可任其涣散,故以血缘关系为核心而诞生了一个新的宗族结构——“琅琊世家”—一个缔结隐定的力量。
  回眸历史,殷商时期的章国被周所并,时间是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644年章显,约近500年,至秦汉章邯又500年(公元前205年之前),又500年至陈朝有章昭达(517~571年),自章昭达500年至章得象(978~1048年),再500年有章枫山(1436~1521年),吴越名人辈出,虽又500年过去而方兴未艾。浙江,人文盛景,章氏之骄傲也。
  最后说说什么是世泽。先世曰世,先世遗恩曰泽,故世泽一般认为是祖先的恩德。但这里有更重要的使命和蕴藉,不是简单的滋润,是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的、家声和的血脉的传衍。正所谓“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

【注】
  本文中涉及之吴兴郡为今浙江吴兴,武宁则为今江西武宁。武宁本西安旧地,县治在今武宁。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名豫宁。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公元559年),于豫宁县立豫宁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撤消豫宁郡,属豫章郡(洪州)。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始设武宁县,县城仍在原来的西安县,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改武宁复为豫宁,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代宗讳(代宗名李豫),豫宁复名武宁。观其演变,武宁也曾有短暂之郡称。宋属洪州,恂公章得象祖仁嵩公曾官洪州。恂公也曾官洪州。旧谱言章氏之迁徙自洪州徙南安,又自南安徙武宁,继又以武宁徙浦城,究实前为岩公,后则仁嵩公直系迁徙路径。而浦城自东汉设县以来至今天,一直属县级建制。三国时曾名吴兴,唐武后时曾名武宁,均属县一级行政。仔钧公赠武宁郡开国伯是以豫章之武宁。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