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行、字行和庙行

章 寿 发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在古代,名是名,字是字,不能混用。中国是个礼仪大邦,由于重视礼仪,虽说名与字均为同一个人的称号,但在使用中却有特别的讲究。因此,各地都严格规定了适用于自己支族的名行、字行和庙行。

一、名行

  名行,顾名思义就是规定一个人取名时所使用的字。孩子出生后,用名行中的一个字加上一个任取的字组成孩子的名。在人际交往中,名通常是长辈、父母、上级、师长对自己的称呼或自称。平辈之间,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尤其是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古时特别讲究忌讳,长辈用过的字,晚辈不可再用,否则犯忌,故规定了一套完整的名行用字,一代一字不能重复,所以,名行加名统称名讳。其实,在人名中体现辈序的习俗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有文字记载,即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商、周两代人常用“甲乙丙丁”等十天干、“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作为人名,有太甲、太庚、仲壬、子夫等人名。天干、地支其实就是和现在的“一二三四”数序一样。古人用这些序数字取名,以分长幼、明昭穆。汉代人非常重视排行字,名字中常有“孟、伯、仲、季、叔、元、长、次”等字。诸如孟达、季明、元芳、长清等名字常见于许多人名中。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我国兴盛起来,人名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因而用与佛教有关的字如“佛、僧、昙、法、道”等同其他字配合取名。如佛真、道诠、法尚、僧海等名字也屡见不鲜。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变故改变了名行加名的习俗。西汉末年,王莽篡政,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汉书·王莽传》:“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说的是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慢慢地等到爷爷和爹爹死后,才能够当皇帝。可是王宗性子太急,等不及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并与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结果事情败露,王宗自杀。虽然是嫡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政治权力”也要剥夺,于是王莽下了这道命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着令改回原来的“王会宗”,并贬官爵,改封号。王莽的“二名之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对自己的亲孙子也法不开恩,这就造成了人们对双字名存在的低贱观念。自此经东汉、三国至西晋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除了隐士、奴隶、犯人,在中国几乎没有双字人名。从那时起,人们便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直到西晋“八王之乱”后,神州大地才出现双字名,隋、唐时逐渐增多,从宋代开始,双字名超过了单字名,以后双字名越来越多。
  由于使用了单字名,名行用字无法加入。可我们中华民族却是个尊长敬祖的文明礼仪之邦,断不能容忍这种不分长幼、不辨昭穆的现象存在。特别是在具体的家庭中,往往给同一辈分取含有相同部首的字,以示辈序。如“忄”部首的“惇、恺、恽”、“扌”部首的“择、持、授、援”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感到取名用字的局限性,以及历史变故等原因,名字作为分长幼、明昭穆的概念,越来越被淡漠。今天,除了部分地方的祠族依然规定名行用字外,绝大部分已不再使用名行,名字中体现行次的功能已消失退化。

二、字行

  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同事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由此,需要加字,平辈、同事之间,相互称字,表示尊敬,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加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加字。
  同样,在家族中规定了一套完整的取字用字,一代一字不能重复,这就是字行。加字时,用字行中的一个字加上一个任取的字组成的名。如:仔钧公,字仲举、仔钊公,字仲贤。仔钧公十五字分别为字性夷、字性明、字性辉、字性极、字性通、字性文、字性功、字性歉、字性昭、字性启、字性和、字性朗、字性延、字性恭、字性惟。
  古代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字的,有些谱在记录时候会写“某某,无字”。但这绝对是少数。有字的当然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不一定家财万贯,但书香世家是肯定的。古代的广大农民大字不识一个,连名字都是按大小、张三李四叫的,谈不上称字。另外女性一般也是无字的,男性也不是一降生就有字,而是在行“冠礼”之后请某位比较有地位的人“赐字”,当然让自己的父辈长者赐字也可以。
  字的产生年代在春秋时期,至于现在没了,那是在近代逐渐消亡的。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更为久远的古文都被白话文所代替,字文化也就当然消亡了。

三、庙行

  庙行也有叫齿行的,这才是真正的论辈排序用字。每个家族都有一个本家族的祠堂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神主牌位,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尊称为宗庙。随着历史的延伸,一个家族的人口越来越众,蕃衍区域不断扩张。为了使一个大家族能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中分清长幼有序,在家族中就规定了一套没有重复的辈序用字,就叫庙行,所以行就是家族宗庙里的排行,仅使用在宗谱中。
  在使用中,庙行与行序结合一起使用。行序即同一辈人按出生先后的数字序号,亦称排行。谱中记录的格式为:行[庙行字][排行]。如:迁宁波镇海清泉的始迁祖允执公,庙行字为“细”,在细字辈中第五位出生,故记为:“允执,字孟固,行细五”。
  按中国的礼仪,一个人的称谓不能随意,有严格的约束。如上例,“允执”是父母长辈的呼唤,“孟固”是平辈同事的称呼,小辈只能叫“细五公”或“五公”。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许多谱中读到先祖的谱名都是数字,如“三七、四六、重一、重二”等,其主要原因是后辈不可直呼先辈的名和字,只能称行,代代相承,至初修谱时,已完全不知先祖的名讳和字,故惟以行称。
  庙行用字只在宗谱中记载,不在名字中出现,取名选字相当随意,可以单字名,也可以二字名,只要拥有庙行的字,就不会影响辈序的认定。也是唯一的辈分用字。

四、后叙

  当今,名行正在消退,字行已经消失,唯有庙行方兴未艾。今天,我们在论辈定代时所说的“字行”,绝非古代取字用的字行,而是概念意识中的庙行。只不过我们习惯了称“字行”而实际泛指的是“庙行”。
  纵观各地宗谱,几乎无一不给出了支派字行。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字行,还有不少同时给出名行。这里的字行,其实就是庙行,主要体现辈序、排行等一个支族中的信息。也有严格遵循家族文化的精髓,完整地给出了名行、字行和庙行,如:浙江温岭渭漳谱。
  一个家族的发展繁衍,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衍至全国各地,通常都会另起字行。所以,不同地区的人相遇,尽管有相同的行字,却不一定是同一代。如“孝、友、睦、姻、任、恤”这一组行序,在浙江兰溪渡渎排在及公33世~38世,而在浙江缙云茭岭却排在及公21世~26世。所以,名字中的某个字,不一定就是同支族名行或字行中的字,即不能确定辈分。
  我们章氏有百代歌,但不能确定这是名行、字行还是庙行?百代歌是一首歌颂太傅公练夫人的壮丽伟绩并福荫后世的赞美诗,有祖传和御赐两种。经过近千年的传承,章氏后人将百代歌定义为辈序使用,已被太傅公裔族认可。而使用形式却各不相同。有以名行的形式嵌入人名中,这在安徽较为普遍,特别是贵池一带尤为突出。也有以庙行的形式记录在谱中,如:福建《建宁府浦城县章氏会谱》。

 写于2020年12月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