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人南迁与鄣郡故鄣考

章其祥
(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浙江杭州 310007)

  【摘 要】苕溪流域是江南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早的区域之一。春秋时期因中原战乱而引发的较大规模的的人口族群迁移,促进了苕溪流域的文化交融。秦汉的鄣郡郡城更是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繁荣的一种反映。从地名的变迁、方志族谱的记载以及考古的发现,我们可以从中依稀探寻那几千年来故鄣先民的遗踪。
  【关键词】 鄣人 南迁 鄣郡 故鄣


  鄣郡是现浙江省境域内较早出现的地方行政区,其治所设在鄣县县城(鄣县的古城位于今浙江省安吉县)。结合《浙江通志》的编纂,本文对鄣人南迁与鄣郡、鄣县的有关历史情况作一初步研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鄣人南迁

  地名是人类活动的记录,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反映出特定人群的一些活动情况。鄣郡以“鄣”来命名,研究鄣郡的历史,应该与“鄣”这个地名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鄣”在汉词中是一个作为特定的地名存在的词,它与中国古代某个族群的活动是有密切联系的。从目前所知的中国古代有关“鄣”的地名来看,主要有西周初的鄣国(现位于山东省境内)、春秋时的纪鄣(古城现位于江苏省境内)、战国时的鄣县(古城现位于浙江省境内)。从时间先后,结合有关的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材料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地名的出现与某一族群的迁移相关。
  1、关于鄣国和鄣人
  鄣国,是西周时的一个诸侯国1。西周初,吕尚(姜子牙)受封于齐,是为齐太公。齐太公之曾孙、齐侯吕伋之孙吕虎,被封于鄣国。鄣国,大概起始于前11世纪,灭于前664年。关于鄣国故址,《春秋地理考实》载:“鄣,在今东平州东六十里,有鄣城集,即鄣故城也。”2鄣城集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接山乡障城村。本文所说的鄣人是指鄣国贵族后裔及其族群。从鄣立国到被齐吞并约5百多年的时间里,鄣人在此地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族群。关于鄣人的南迁,是指在鄣国被齐灭亡以后,鄣人向南迁移至莒国的纪鄣,在莒国被齐打败,纪鄣被齐占领后,渡江向南迁至吴国的太湖流域居住的情况。
  2、从鄣国到纪鄣
  春秋时,与齐国相邻的有一个纪国。因齐哀公时,纪侯谮之于周,周烹哀公。从此纪国与齐国结了仇3。公元前693-690年,齐连续对纪动武。纪国内部分裂,纪侯弃国逃亡,被齐并吞4
  莒国,是春秋时期今山东地区仅次于齐、鲁的大国。在面对齐的扩张,莒国其他邻国结成联盟,曾屡败齐国5。在当时,莒国是周边国家不少贵族的外逃避难地。
  齐国强大后,陆续吞并周边小国。公元前664年鄣国被齐国所并吞6
  鄣国被齐国吞并后,鄣人失去了封地,离开齐国,南下投奔莒国。《左传》记载,昭公十九年秋(公元前523年),“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鄣。使孙书伐之。初,莒有妇人,莒子杀其夫,已为嫠妇。及老,托于纪鄣,纺焉以度而去之。及师至,则投诸外。或献诸子占,子占使师夜缒而登。登者六十人。缒绝。师鼓噪,城上之人亦噪。莒共公惧,启西门而出。七月丙子,齐师入纪。”7从《左传》对纪鄣城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纪鄣属于莒国,在齐灭亡纪国和鄣国之后,逃亡的纪人和鄣人在此居住而建立起的一个城邑。“纪鄣”古城位于今江苏赣榆县北75里处柘汪乡东林子村)。
  3、从纪鄣到鄣吴
  在齐师打败莒国,占领纪鄣后,鄣人便又向南迁徙,投奔相邻的吴国。吴国是周王室之后,在太湖流域立国。春秋后期,吴国已逐渐强大,势力扩张到长江以北,并作为周室之长,积极维护王室的统治秩序。鄣国的贵族为西周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后裔,因此,吴王在天目山麓的苕溪流域给了一块地予以安置。鄣人便安顿下来,在这里又建立了城邑,这个鄣城就是后来秦汉时的鄣县县城。
  据《越绝书》的记载,齐灭莒后,欲伐鲁。孔子使子贡说田氏,田氏听从子贡之言中止伐鲁而与吴国开战,意在借吴人之手削弱齐国其他贵族如鲍氏、高氏、国氏的势力8。吴国也借此伐齐以维护王室的权威,从吴王夫差七年(公元前489年)至十五年间多次进行了讨伐。吴齐之战,以吴胜齐,田氏代齐,越灭吴告终9。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越王勾践把吴人流放安置在鄣人居住的皖浙边境的山区。现安吉境内尚有“鄣吴”作为地名流传下来。从古地名中也可以说明吴人在被越灭国后与鄣人一起居住了下来。
  在楚国打败越国后,鄣人又归附于楚国统治之下10

二、关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鄣人在太湖流域建立的鄣县古城

  鄣人于春秋未至战国时期在太湖流域居住活动的范围,大致在以东、西天目山脉之间的西苕溪流域为中心的区域,包括今皖、浙江交界的安吉、长兴、广德一带的区域。鄣人在太湖流域建立的鄣县古城,在今浙江省安吉县境内。根据安吉古城的考古资料显示,“古城遗址,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古城村沙河东岸的上古城和下古城自然村由南向北延伸的坡地上。该遗址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总面积达33万平方米。遗址四周为土筑城墙,残高3——6米。城墙外为护城河,宽10——12米之间。从遗址西北侧面探得文化堆积1.2米,土色呈灰褐色,包涵物主要有红烧土和印纹陶片等。通过2001年、2002年对城南、城北探沟及西面城墙北段的试掘,初步弄清遗址区文化堆积为上达春秋,下至六朝。尤其出土一批精美建筑构件,为迄今已知太湖南岸及浙江地区同时期城址中规模最高。”11“古城西南1公里处为龙山古墓群,2004年发掘的编号为龙D141M1的旧战国墓,即为其中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城东北方4公里处,则是笔架山古墓群。这两处古墓群和古城时代对应,二者应有密切的联系,可能是当时城外的墓地。”“从此墓葬发掘情况来看,墓葬属春秋晚期,其中不见楚文化的因素。墓葬的形制风格也不同于吴越,是浙江境内首次发现。其中有一座大墓已建成,但却没有人下葬,是空墓。”12。由此可见,鄣县古城开始建造的时间,与鄣人从纪鄣被齐占领后南下吴国太湖流域的时间相吻合。而据考古的发现,1976年在安吉县三官乡周家湾出土了“商代青铜鼎、青铜觚”13等青铜礼器。在商代此处尚是蛮荒之地,何以会有底部标有族徽的高等级青铜礼器,这曾让有关专家感到不可思议。如果与鄣人南迁于此联系起来,就不难解释这一现象。这些高等级的商代礼器很有可能是鄣国贵族带来的,由于复国无望,最后随主人陪葬。此外,在安吉的境内还曾有数量较多的青铜箭簇出土。
  而从古城附近的龙山古墓群、笔架山古墓群以及邻近长兴的鼻子山战国墓的考古发现,也说明了鄣人南迁后带来的一些文化元素。2003年12月29日,长兴鼻子山战国墓被发现。“墓葬外随葬器物坑的发现和坑内大量仿青铜原始瓷乐器出土,则是浙江地区这一时期墓葬考古的首次重要发现。”14
  2004年11月4日,安吉龙山大型战国墓被发现。“封土外随葬器物坑的发现,更是继长兴鼻子山战国大墓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由于坑内瓷器已经大部分扰乱,并遭现代严重盗掘,器物中有硬陶的日鉴和铃。”“另外还发现二件漆木甲腐朽后留下的漆皮痕迹。”“根据出土器物和墓葬的规模,可以判定这是一座战国早期的越国贵族大墓,随葬品中二件漆木甲的存在,表明墓主人应是一位统领军队的男性首领。”15这些发现,当时浙江考古界把它作为越国文化的一个重大发现来看待的。《浙江考古新纪元》指出,“2003年——2004年清理发掘的长兴鼻子山、安吉龙山战国时期越国贵族墓,将仿青铜的礼乐器专门设坑集中陪葬于墓外,是这两处墓葬的一个重要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越国王陵和其他高等级贵族墓的葬制葬俗,提供了新资料。”16
  如果把这些考古发现与鄣人南迁联系起来分析,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为何此处的文化会与吴越文化有着一些明显的区别。仿青铜的礼乐器专门设坑集中陪葬,不是吴、越国贵族传承的习制,是中原的习制。鄣人南迁后,由于地位的没落,已经没有能力获得足够的青铜来制作礼器,所以就用陶制品来替代了。
  从当时的情况来分析,鄣县古城沿苕溪而建,大船可以进入太湖,水上运输和交通便利,而古城又在天目山的环抱之中,天然森林资源丰富,还有铜、铁资源,战争又不易波及。鄣人在纪鄣居住时,因纪鄣靠近海边,掌握了造船和航海技术。在当时,人口是体现国家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鄣人南下吴国,对吴王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事。因此,吴王在此处安置鄣人,可能出于把此处作为制造船只武器的军事基地,为伐齐作战争准备的考虑。后来,吴王从海上攻齐,所拥有的作战船只的数量应该是比较庞大的,而处于天目山麓苕溪旁的鄣城作为制造的基地更有其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古城附近墓葬群中发现的一座已建成的而没有人下葬的一个大型空墓,可能是由于一位贵族参与了后来的吴国伐齐的战争,因死于异乡而无法归葬造成的。

三、关于鄣郡与鄣县、故鄣县的设置沿革

  1、关于鄣郡、鄣县设置始于何时
  郡、县作为行政区,在春秋后期开始,至战国时已经普遍存在。楚国把占领的小国之地设为县,大大增强了国王掌控国家的能力。如楚庄王十六年,伐陈,“已破陈,即县之”17楚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楚军,“遂取汉中之郡”18
  有关鄣郡的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汉书》。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春正月丙午,韩王信等奏请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等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王”19。关于鄣郡设置的确切时间,现存的汉以前的史书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后汉书》的《地理志》中认为鄣郡为秦置20。《晋书》的《地理志》中在关于扬州的辖区沿革中也较为具体地讲到了“秦始皇并天下,以置鄣、会稽、九江三郡”21。由于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汉书》中没有明确鄣郡于何时设立的记载,所以清以后的一些学者就不承认秦代设有鄣郡。对此,谭其骧先生在《秦郡新考》中指出:“秦一代建郡之于史有征者四十六,备列如上,然非得谓秦郡必止于是数。《续志》以丹阳为秦鄣郡,裴解、《晋书》因之;而清儒多以鄣郡与东阳、吴郡皆不见于秦记而始见于《汉书高帝纪》六年以封荆王,因一概断为楚汉之间所增置。夫《史记》既不立专篇以志《地理》,秦一代之郡,自无由悉数见于一代之史,然马彪之言,未必遽是,亦未不定非。且项羽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22,中间已有鄣与东阳二郡,是吴果后置,鄣与东阳更安见其必非秦旧耶?”23
  地名的沿革,是有其历史延续性的。从史书的明确记载来分析,汉高祖统一天下时,鄣郡就已存在,不能因为司马迁、班固没有明确的记载,就认为鄣郡在秦时不存在。所以,且不论《后汉书》、《晋书》的编撰者在当时有无见到相关史籍的记载,《后汉书》、《晋书》认为鄣郡秦置的说法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后人可以质疑,但没有充分的依据是不能随意加以推翻的。而从郡县制实施的过程来分析,鄣郡的设立其实还应早于秦代。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根据李斯的建议,不对王室子弟实行分封,而沿袭战国时各国的郡县设置,把秦及六国以前所设立的郡合并为三十六郡。从郡县沿革来推断,不论鄣郡在秦时是秦皇所设还是项羽复楚后所置,鄣郡和鄣县至少在战国时甚至在春秋时的吴国就已经存在。据《越绝书》记载,“吴王(夫差)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获七将。”24这一次战争与《史记》记载相符,且更具体,记载了当时吴国已有郡的设置,吴军俘虏了齐国的高氏、国氏等七个将领。而《史记》载:“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吴。迎而击之,大败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而还。”25说明在当时,豫章已成为吴国的一个要地,从吴已设郡的情况来推测,豫章已设郡的可能是很大的。而豫章与鄣作为吴地中二个有关联的古地名,一直沿用下来。由此可以推测,鄣郡在吴国时也应该会作为一个郡而存在了。这与安吉古鄣城的有关考古情况相吻合。由于相关文献资料记载的缺失,关于吴国、越国时对鄣郡或鄣县设立的确切情况,有待于今后考古的进一步发现了。但可以推断鄣和豫章郡的建置在吴亡后被越和楚沿袭下来。至秦并三十六郡时,豫章为九江郡尉的治所(汉高祖六年分置豫章郡);而鄣郡继续保留了下来(在汉高祖六年封给了荆王刘贾)。从秦始皇又对合并后留下的原六国设置的废置的郡县城进行了毁坏26,而鄣郡城在汉初继续繁荣,曾成为会稽郡与鄣郡合并后的治所,以及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郡县时,曾取道鄣,然后再到会稽27的情况来看,说明鄣郡城在秦代未被废弃和毁坏并且还处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2、鄣郡、鄣县的沿革
  鄣郡从春秋吴始,历战国、秦至汉武帝。鄣郡郡治设在鄣县城。其间,鄣郡也曾与会稽郡合并。据有关史籍记载,其沿革如下: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将鄣郡分给荆王刘贾的荆国。
  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将鄣郡分封给吴王刘濞。
  汉文帝前九年(公元前171年),会稽并鄣郡。太守治故鄣,都尉治山阴28。因鄣郡这一区域有其地理上的相对分界,与会稽并后行政管理不便。汉文帝前十六年(公元前164年),鄣郡又恢复。鄣县城为鄣郡的治所,会稽治所为吴29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被平息,吴国被废除。汉景帝封刘非为江都王,鄣郡属江都王。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江都王刘建谋反失败自杀,鄣郡归汉王朝直辖。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撤销庐江郡,所辖安徽境内的宣城、泾县、陵阳、春谷4个县划归鄣郡,并改鄣郡为丹杨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
  鄣郡辖区在秦汉时是比较固定的,在汉代改名丹杨郡时,下辖鄣、宛陵、于潜、宣城、句容、泾、芜湖、溧阳、江乘、秣陵、丹阳、陵阳、歙县、黟县等17个县30。大致包括了现在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江苏西南各一部的地区。
  鄣县作为鄣郡的治所,其辖区大致在以东、西天目山脉之间的西苕溪流域以安吉古鄣城为中心包括今皖、浙江交界的安吉、长兴、广德县及郎溪县(部分)区域。在鄣郡改为丹杨郡后,鄣县也改名被称为故鄣县。
  3、关于故鄣县的沿革
  故鄣县在汉武帝时由鄣县改名后,属丹杨郡。王莽时曾一度改名为侯望县,至东汉中平二年(185),从故鄣县的南、东境又分了置安吉、原乡两县,仍属丹阳(杨)郡。
  三国吴孙皓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吴、丹阳郡置吴兴郡,故鄣县与安吉、原乡两县属吴兴郡31
  隋开皇九年(589),陈亡,废吴兴郡,并武康入余杭,并故鄣、安吉、原乡入绥安32,故鄣县从此撤消。

注释:
  1、“姜姓,齐太公支孙封于鄣,为纪附庸之国。今密州有古鄣城,为齐所灭。”见郑樵《通志·卷二十六氏族二》志452页,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
  2、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181册265页。
  3、“盖太公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德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哀公时,纪侯谮之于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史记·齐太公世家》254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下同。
  4、“(庄公四年)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见《左传》67页,岳麓书社2001年出版,下同)。
  5、“(襄公二十三年)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见《左传》431页)。“(昭公二十二年)齐北郭启帅师伐莒”,“败齐师于寿余”(见《左传》612页)。
  6、“(庄公三十年)秋七月,齐人降鄣。”(见《左传》98页)。
  7、见《左传》598页。
  8、见《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第九》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下同。
  9、“七年,吴王夫差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败齐师於艾陵”(见《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250页)。“虏齐高、国以归”(见《史记·勾践世家第十一》354页)。“十一年,复北伐齐。齐鲍氏弑齐悼公。吴王闻之,哭於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於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十五年,齐田常杀简公”(见《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251页)。“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见《史记·勾践世家第十一》355页)。
  10、“王无彊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见《史记·勾践世家第十一》356页。
  11、见《故鄣遗韵》22页,安吉县博物馆编,西冷印社出版社2012年5月。
  12、见《浙江安吉笔架山春秋战国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第1期。
  13、见《安吉文物精华》,程亦胜主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
  14、见《长兴鼻子山战国墓考古发掘》,《浙江文物年鉴2004》142页,浙江文物年鉴编纂委员会编。
  15、见《安吉龙山大型战国墓》,《浙江文物年鉴2004》141页。
  16、见《浙江考古新纪元·导读》曹锦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17、见《史记·楚世家第十》338页。
  18、见《史记·楚世家第十》347页。
  19、见《汉书·高帝纪第一》45页,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
  20、“丹阳郡,秦鄣郡,武帝更名。”见《后汉书·志第二十二·郡国四》2376页,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
  21、见《晋书》295页,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
  22、“九郡之目,《史》、《汉》缺载,自来考史者遂不一其说,当以姚鼐《项羽王九郡考》之说为是。梁地二郡:砀一、东二;楚地七郡:陈三、薛四、泗水五、东海六、东阳七、鄣八、会稽九。(见《惜抱轩文集》卷二)。”《西汉地理杂考》见《长水集》上册95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
  23、见《秦郡新考》,《长水集》上册10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
  24、见《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第九》55页。
  25、见《史记·吴太伯世家》249页。
  26、“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坏诸侯郡县城。”见《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18页。
  27、“东游之会稽,道度牛渚,奏东安(今富春),丹阳,溧阳,鄣故,余杭柯亭南。东奏槿头,道度诸暨、大越。”(书中标点、字序或有误)见《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64页。
  28、“汉文帝前九年,会稽并故鄣郡。太守治故鄣,都尉治山阴。”见《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17页。
  29、“前十六年,太守治吴郡,都尉治钱唐。”见《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17页。
  30、“丹阳郡,故鄣郡。属江都。武帝元封二年更名(前109)丹杨(阳),属扬州。”“县十七,故鄣,莽曰侯望。”见《汉书·地理志》第八上1277页,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
  31、见《宋书·志第二十五》684页,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
  32、“故鄣,秦鄣郡所治。吴兴记曰:‘中平二年,分县南置安吉县’。光和末,张角乱,此乡守险助国,汉嘉之,故立县。中平二年,又分立原乡县。”“宣城郡,旧置南豫州(梁置)。平陈后改为宣州。统县六。绥安,旧曰石封,平陈改名焉。梁末立大梁郡,又改为陈留。平陈,郡废。省大德、故鄣、安吉、原乡四县入焉。”见《隋书·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596页,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

【本文载今年《浙江学刊》第5期上】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