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波宁海县石舌章氏始世祖的猜想

浙江省嘉兴市社会保险事业局
显公83世;及公37世 章寿发


  宁海石舌章氏究竟是仁郁公支派后裔,亦或仁嵩公支派后裔?据石舌宗谱记载:大傅仔钧公第六子仁郁公派下谊公为石舌章氏一世祖。正是这一世祖谊公,引起了当今石舌宗亲的重视与质疑。
  近日,读石舌章氏二十五世章常银《关于宁海石舌章氏始世祖的研究》(简称《研究》),文中否定了谊公为石舌章氏一世祖,理由主要有三:
  1、谊公生平,史籍与宗谱记载截然不同。宗谱记载:“谊公不乐士,辞爵挂冠,徒隐鄞县石溪,为石溪之源”。称谊公不愿从仕,辞官隐居。
  而《宋史》载谊公自北宋崇宁四年(1105)进士及第,至南宋绍兴八年(1138)去世,一直为朝中高官,并以提举毫州明道宫致仕。《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八》:“章谊,字宜叟,建州浦城人。”北宋末期,谊公入仕前一直居住浦城。自进士及第,历任怀州司法参军、漳州教授、台州教授、杭州通判。南宋建都临安,随朝定住临安。直至绍兴五年,以疾请郡,除龙图阁学士、知温州。六年,复为户部尚书,移跸建康(南京)。“七年,帝还临安,以谊为端明殿学士、江南东路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未几,提举毫州明道宫,代还。八年卒,年六十一,谥忠恪。”
  国史乃记录历史,故宗谱错也。
  2、宗谱载谊公娶本县金氏为妻,由于宗谱文字使用了“本县”二字,说明谊公已在宁海石舌定居。但从《宋史》上看,似乎没有定居宁海的时间空间。假设谊公弃官隐居成立,则最有可能是在绍兴七年帝还临安至提举毫州这段时间,才有可能娶本县金氏。
  又,《宋史》载:“谊卒,母年九十二。子八人:駽、驹、驷、驔、骍、駉、驰、骃。”因谊公已有八子,肯定非徒隐石舌后金氏所出,若“娶本县金氏”,则金氏为续弦。但此时谊公已年逾花甲,不久便提举毫州,半年后即去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谊公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重新组合家庭,所以,再娶本县金氏为妻的可能性不大。
  3、由《宋史》知谊公卒于绍兴八年(1138),终年六十一,则可推算谊公生于1078年。石舌宗谱一、二、三世祖,除谊公有简易生平、生年可以推算外,其余均无生卒记载。设谊公于1138年娶金氏,当年生一子,那么石舌二世祖应该是1138年出生。而家谱记载石舌四世祖儒公生宋咸淳三年(1167年),即四世祖出生时,二世祖的年龄应是129岁,祖孙年龄相隔百年以上,不符合人类生育规律。
  以上三点是主要的论述,此外还有石溪地名的不存在及当时鄞县与宁海无行政从属关系等,总之,谊公非石舌章氏之始祖。文中还提到石舌宗亲参阅了三门海游的宗谱,经分析,石舌章氏始祖疑为海游三世宠公。
  据三门海游家谱记载:海游章氏一世祖玫公(1095- ),仁嵩公派,及公十世。玫公四子汝舟,汝舟公次子宠公,移居宁海石舌。具体支线为:
  及—修—仔钧—仁嵩—士廉—世康—得贤—拱之—异—玫(海游一世)—汝舟(海游二世)—宠(海游三世、石舌一世)—(石舌二世)—(石舌三世)—儒(石舌四世)
  由海游家谱知玫公生1095年,而石舌四世儒公生宋咸淳三年(1267)卒元后至元五年(1340),以此推算从海游一世祖到石舌四世祖,平均34岁为一代。由于海游二世祖是海游一世祖的四子,石舌四世祖是石舌三世祖的五子,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故符合人类生育规律。
  《研究》一文,思路清晰,论述严谨,有理有据,笔者完全赞同仁郁公派下谊公绝非石舌始祖。但,是否定海游派宠公为始祖,笔者以为尚待探讨。
  文中多次指明石舌二、三世祖生卒均缺,三世祖讳聪,二世祖未提及。关键是二世祖挂在何人之下?谊公?还是宠公?石舌谱是挂在谊公之下,但《宋史》记载的谊公八子中却无石舌二世祖,且谱中又没有宠公的记录。可是海游谱只指出宠公移居石舌,并无宠公后裔记载,因此将石舌二世祖贸然接至宠公之下,似有不妥。
  虽然《研究》否定了仁郁公派下的谊公为石舌始祖,但却没有否定石舌始祖是谊公。这是因为我章氏在繁衍发展中,经历时间跨度久远,后裔分布幅员辽阔,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同名讳的现象。该文立足于《宋史》,以《宋史》为参照,引经据典,论证了《宋史》中的章谊,即仁郁公派下谊公,非石舌始祖。可是却没有放眼其他,文中没有一字提及历史上是否有同名章谊均不为石舌始祖,自然就不能肯定石舌始祖不是谊公。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战乱、动荡给许许多多祠族带来毁灭性破坏,谱碟不复存在。但是,绝大多数的村落,无论历史怎样演变,后人始终不会忘记始迁祖的名讳。通常,一个祠族的崛起,初时,大多为一人一户,尚不需谱碟记录。随着世代衍伸,人口增多,村落扩大,于是才想起需要修谱以凝聚家族的团结。但此时,最早也已是第七、八代以后了,与始迁年代间隔近二百年甚至以上,一至五世早就作古,也许尚存第六、七世,还能回忆起祖父的名讳和生平。这就是我们在许多谱中见到的一种现象:即一世祖的资料有记载,而二、三世祖的资料多为残缺,至四、五世祖又可见资料记载。
  以笔者愚见,石舌始祖为谊公,当不会有误。因历史的变迁,前几世资料不全,历次修谱者竭力试图完善,历经明、清、民国,皆因当时交通不便、联络稀少、通讯不畅等诸多原因,修谱者均心愿未遂。也许某次修谱,恰好见到了仁郁公派下谊公支派的家谱,且章谊为历史名人,《宋史》记传,于是移花接木将谊公接至仁郁公派下。在这里,我们也见到了石舌章氏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严谨态度,人虽接入仁郁公派,但谊公的生平却没有照搬《宋史》,仍保留了谊公本来的资料。这样,就出现了谱中资料与《宋史》资料迥然不同的现象,出现了人物错位的现象。
  笔者在《章氏会谱·德庆初编》中见到了一位谊公,于是猜想:此谊公也许就是石舌始祖。《章氏会谱》是我章氏较为经典的世系图谱,在“宁国县环川上坦世系图”条款下列出:
  及—修—仔钧—仁嵩—士达—彧—若讷—惟干—夏—仁敬—谊—思贤—溱—文佐、文跃
  宁国县属安徽省宣城地区,上坦可能今为上坛。由于《章氏会谱》是以图谱形式给出各地的支系,谱中所列人物均无生卒娶葬等基本资料信息,故该支中的谊公,我们仍然无从得知其生卒年代,但可以借用《研究》中推算的结果来论述石舌章氏始祖为此谊公的合理性。
  《研究》设定《宋史》中的谊公为始祖,则得出石舌四世祖出生时,其祖父二世祖的年龄为129岁,不合常理。《宋史》谊公属仁郁公派,为及公八世;此谊公为及公十一世,与海游宠公同属仁嵩公派,宠公为仁嵩公三子士廉公后裔,谊公为仁嵩公二子士达公后裔,为仁嵩公派下的二个不同分支。此谊公与彼谊公相隔三代,设平均每代间隔20~25岁,则三代历60~75年,将129减去60~75,可以得出石舌四世祖出生时,其祖父二世祖的年龄在54~69岁之间,所以,若此谊公为石舌章氏始祖,符合常规。其挂线为:
  及—修—仔钧—仁嵩—士达—彧—若讷—惟干—夏—仁敬—谊(石舌一世)—(石舌二世)—聪(石舌三世)—儒(石舌四世)
  由于此谊公非彼谊公,所以,谱载资料与史籍资料的不同,也就不难理解了。谊公辞爵挂冠、娶本县金氏等均可视为事实,且金氏当为原配而非续弦。石舌旧谱载有谊公辞官归里,从鄞迁宁海状元峰下石舌章村。笔者猜想:谊公从仕为官时,就已经迁徙鄞县石溪,辞官后才从石溪移居石舌。至于石溪和石碶的区别,可能是口传笔误,“碶”念 qì,“溪”念 xī,宁波一带当地方言,二字念同一个音,都念 qī。因此,在没有蓝本参照下,书写时很容易把“碶”写成“溪”。
  海游谱称海游三世宠公移居石舌。同一个村落,存在同宗不同支的现象,在历史的发展中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也许,宠公确实移居石舌,其后裔与谊公后裔已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同尊一个先祖。
  以上只是笔者的猜想,历史的真实,尚需更深入地探讨,由石舌章氏最后定夺。笔者建议:石舌章氏可以去安徽宁国查阅当地宗谱,或许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最后,给出经整理石舌章氏的二个支系图谱,以供参考:
  及—修—仔钧—仁嵩—士达—彧—若讷—惟干—夏—仁敬—谊
  及—修—仔钧—仁嵩—士廉—世康—得贤—拱之—异—玫—汝舟—宠

                           2008年2月22日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