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瀛洲村章氏古谱两《序》作者并释疑

章亚光


  我收藏有《章氏会谱》的复印件。该谱是浙江会稽偁山(今绍兴上虞)人章贻贤(鹤汀。1853~1918),竭30余年心力编辑而成的,计4编(篇)、60卷、20册,其后人于贻贤公仙逝之次年(1919)印行(下称“绍兴谱”)。“绍兴谱”是如今南方各地章姓人公认的较全面、较权威之谱牒,其初编卷1第10~12页收有南宋重臣陆秀夫(1236~1279)撰写的《瀛川章氏族谱旧序》(旧序,前谱之序也),以及元末明初我县鸿儒舒頔(1304~1377)撰写的《瀛川章氏族谱序》。这是两份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它既说明了我瀛洲(川)章氏前辈早在南宋和元末就两次修谱(可惜两谱没有保存下来),又点明了我们章氏渊源,还讲清了修谱之意义。尤其是舒《序》,对瀛洲村章姓始祖运公(一名运之,小名幼祖。1103~1175)的评价,用“信义”二字揭示运公为人之本,实乃运公后辈之做人标尺,应该铭记在心,切切不可忘也!如今提倡方方面面恪守“诚信”,我祖运公为人原则是与其合拍的。
  今逢盛世,修谱之风,我县渐浓。我亦获悉老家瀛洲村中有几位离退休人员,早有修谱之意。瀛洲村是绩溪的大村,章姓是绩溪的大姓(绩溪大姓习惯称胡、汪、章。全县章姓人又绝大多数是瀛洲始祖运公后裔),但保存下来的族谱,只有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瀛洲章氏世系谱(俗称挂线谱),以及民国三十一年(1942)基本完整的瀛洲《章氏宗谱》,两谱都是手抄本(以下统称“瀛洲谱稿”),村人看不到,又不好保管,容易损坏。再讲,1942年距今有60多年了,也应当续修,现时有条件予以印行。2005年4月2日,我专程去老家,邀请一批热心人士开会,议决成立组织,商定主事、主编、募捐等事项,修谱工作随即启动。经过大家齐心协力,新的《章氏宗谱》(上、下卷)今已编就付梓。新谱已收入陆、舒二《序》。近日,我有空闲,觉得陆、舒是何许人也?有必要作个简单介绍;再是两《序》的一些内容与其它史书不相吻合之处,有必要加以澄清,避免以讹传讹;三是有些疑点,需要探讨。我之所以就上列几个问题作文议论一番,无非是起个抛砖引玉之作用。本文括号内的文字,是我加的注释;涉及人名,则是别名或其它谱的名字。(两《序》附后,原文是古文,无标点。我国学基础过差,勉强加了标点,又怕有错,故先后请绩中特级语文教师程根祥先生和县内国学权威程光宪先生校正。)
  一、两《序》作者生平简介
  陆秀夫,南宋大臣,楚州盐城(今江苏)人。南宋宝佑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进士,初为李庭芝(南宋重臣)幕僚。德佑二年(1276),谢太后率幼帝赵显向元军投降,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陆时任礼部侍郎,与将领苏刘义等人退守温州、福州一带,拥赵昰为帝,改帝号为端宗,年号景炎,坚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昰病死于硇州(今广东雷州弯硇州岛),陆又与张世杰等人立赵昺为帝,改帝号为帝昺,年号祥兴,任左丞相,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县南海中)继续抵抗。次年2月,元朝水军发起猛攻,崖山破,陆背负幼小的昺帝投海殉节,与南宋王朝及其末代皇帝共亡。陆公悲壮之举,惊心动魄,可歌可泣。时,陆44岁,昺9岁。后人为其编有《陆忠烈集》。(参见《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476页)
  舒頔,号贞素,居绩溪城内北街,可能就是我现在的住所地舒家巷。舒家巷旧时皆住舒姓人,地处县城之北。舒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任临安、昌化县教谕(相当今之县教育局长)。他聪明好学,才高志大,文章字画俱佳,尤善隶书。元·至元三年(1337)授贵池教谕,后调丹徒。至正十年(1350)升台州路儒学正(相当今之地区教育局长),以道路梗阻而不赴任,返归故里隐居,静心著书立说。明初,屡招不出。居所取名“贞素斋”。着有《古谈槁》、《北庄遗稿》、《华阳集》(已佚)、《贞素斋集》8卷及附录1卷,收入《四库总目》。《四库总目》是《四库全书》的总目录。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朝廷开馆纂修《四库全书》,历时10年始成,共收书3503种,79337卷,分经、史、子、集4部,故名“四库”。文章能收进《四库全书》,哪怕是题目收进《四库总目》,作者也当然是大儒了。舒公的《瀛川章氏族谱序》,收在《贞素斋集》中,想必《四库全书》会有该文的。(参见1998年版《绩溪县志》867页)
  二、两《序》中有几处明显错误
  陆《序》有“知江浦县祖邵,桐陵县主簿颀之”句。经查,江浦县在今南京市西部,长江北岸,明初才置县。(《辞海》1000页)陆是南宋重臣,南宋时尚未置江浦县。此处应为浦江县,址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东北部,东汉为丰安县,唐置浦阳县,五代吴越改浦江县(《辞海》1052页)。又,历史上没有桐陵县,此处应为铜陵县,址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南,唐置义安县,五代南唐改为铜陵县(《辞海》1927页)。陆《序》有此两处明显错误(也有可能是笔误),舒《序》则没有出现,请看下文。
  舒《序》云:“南渡时仓部员外郎迁昌化,亦多显者。翃之子槱、樵,诩之孙铸、鉴,皆相继登第。翃主徽州婺源县簿,槱主信州玉山县簿,樵知处州,櫄通议大夫,鑑爵钱塘县开国伯,铸福建转运使,淳淮东总领所干办官,祖康平江府军谘祭酒,祖邵知浦江县,颀之铜陵县主簿,运之从事郎。运之往返父兄官邸……”。舒公前句是对的,但后句明显错了。我有何理由断然说后句“运之往返父兄官邸”明显错了呢?请再看舒公为我们瀛洲村撰写的另一篇文章,即:
  《瀛川章氏重建宋郇国公昼锦堂记》(载“绍兴谱”2编卷3第1~2页)。文曰:“瀛川处士章运之,重建昼锦堂成,处士之世孙、宁国路同知麒卿,予表兄也,属予文记曰。按,章氏家谱,运之,宋平章事、郇国文简公后,钱塘伯之孙也。……”我查阅“绍兴谱”得知:章得象(978~1049),北宋咸丰五年(1002)25岁时中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后擢升为宰相兼枢密史、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等职;因他对朝廷忠心耿耿,政绩显著,帝封食邑3100户,又封郇国公,卒时赠太尉兼侍中,谥文宪,后改谥文简。所以,得象公又称“文简公”,运公是其6世孙,故是其后也(我辈也是其后)!又,钱塘伯名鑑,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累官华文阁待制,爵钱塘县开国伯,所以又称“钱塘伯”。舒公说运之为得象之后是对的,说运之为“钱塘伯之孙”正好与前述之错误相呼应。
  我们从“绍兴谱”中还可以得知,舒《序》中所罗列的翃和诩是兄弟,为“亦多显者”第一代;槱、樵也是兄弟,同是翃之子,为“亦多显者”第二代;铸、鑑是诩之孙,淳也是诩之孙,三人同是櫄之子,为 “亦多显者”第三代;祖康、祖邵是堂兄弟,前者是淳之子,后者是鑑之子,他俩为“亦多显者”的第四代;颀之是祖邵之子,舒頔将运之与颀之并列,显然是视他俩为兄弟、“亦多显者”第五代的!请注意,上列“亦多显者”从第一代至第五代,并非按官职大小排列,而是按辈分大小排列,且有序不乱的。既然舒《记》中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钱塘伯鑑是运之之祖父,因为鑑唯一的儿子是祖邵,所以祖邵自然是运之之父了;又因为祖邵是颀之之父,颀之也自然是运之之兄了!所以,舒《序》接下来的“运之往来父兄官邸”句,才符合写文章的逻辑性。因此,我们也才能得出“运之往来父兄官邸”,就是往来祖邵、颀之官邸之结论!尽管舒頔并没有直说“祖邵为运之之父、颀之为运之之兄”,但并不影响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绩溪县经委离休干部甄燕杰先生是浦江人,2002年春节与妻同来绩溪看望长子,我上门请求核实,他回浦江后立即来信,告诉我经查《浦江县志》,章祖邵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任浦江知县,为南宋朝廷最后一任县官。我们已经从“瀛洲谱稿”中知道运之生于北宋崇宁癸未年(1103),宣和二年(1120)因避战乱逃至油坑,而祖邵是1273年出任浦江知县。运之出生在前,祖邵出生在后,两者相差100多年,祖邵怎么可能是运之之父呢?再说,鑑是1223进士,1103年出生的运之,又怎么可能是1223年中进士的鑑之孙呢?未免太荒唐了吧!
  从“绍兴谱”中有关昌化览村和绩溪瀛洲的世系图,我理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即运之是览村始祖元方之4世孙,祖邵却是8世孙,颀之是9世孙;钱塘伯名鑑,祖邵之父,颀之之祖父,览村7世孙。运之祖父名琰,元方之长子。琰有4子:孝孙、友孙、象(昌)孙、悦(说、兑、克)孙。孝孙是运之之嗣(继)父,悦孙是运之之生父,象孙是鑑之高祖父。由此可见,运之要长鑑3辈,长祖邵4辈,长颀之5辈。这与前述运之与祖邵“两者相差100多年”是基本吻合的。据此可以推定,祖邵非运之之父,颀之非运之之兄,鑑(钱塘伯)也非运之之祖父。恰恰是鑑、祖邵、颀之皆运之之侄辈矣!所以说,舒公在《序》、《记》中对鑑、祖邵、颀之与运之的关系搞颠倒了,应予纠正。
  我又想了,舒頔先生是位大学者,怎么全犯如此低级错误呢?我怀疑瀛洲章氏古谱没有理清昌化览村的世系。换句话说,即子明公请舒公作序并给他的瀛洲古谱,其中有关览村部分的世系是错的。后来,我看到史料,说瀛洲前辈在清·乾隆间修谱时,曾派人去福建浦城(章元方从浦城徙览村)“将宋版祖谱录回校正”的话;我又发现前辈抄回的《堂轩记》中,有舒公的《昼锦堂记》,但两相对照,发现“绍兴谱”中的“钱塘伯之孙也”这句话没有了,改成了“文简公五世孙也(得象公与运公间隔5代,应为6世孙)”,说明他们已经发现了舒公的错误。可惜,他们没有抄录陆、舒二《序》。我还认为,前列《序》《记》中所提及的众名人,除文简得象公、仓部员外郎元方公和从事郎运公是瀛洲章姓人的直系上辈外,其他人皆旁系,按照撰写谱序之常规,一般是不可涉及的;如果古谱将他们错为直系,则当别论。
  三、两《序》中还有若干史实疑点
  陆、舒两《序》中提及的若干史实,与现有手头资料比对,除上述明显错误外,还有可疑之处需要探讨。因年代久远,界定谁是谁非较为困难,若无十分把握,则可多说并存,待有新的、更符合历史真实的资料后再予以匡正。
  先议瀛洲始迁祖章运是否从歙县“复徙”而来?陆《序》有“文简□世孙胜迁于徽之歙县,其后运之复徙瀛川”一说。何谓“复徙”?上辈人从甲地徙乙地,下辈人又从乙地徙丙地,下辈人的迁徙行为谓之“复徙”也!可是,我们的始祖运公却不是从歙县“复徙”而是从览村直接迁瀛洲的。 因为“绍兴谱”对浦城3世祖仔钧公的15子、68孙所繁衍之后代,分别由福建迁居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均有各派世系图(挂线),可惜缺歙县一派。其中绩溪一派的世系图,多处有运公从览村直接迁瀛洲而无“复徙”的记载。顺便在此记录在卷,即“绍兴谱”初编卷8第41页瑕公旁注有:“运之公之子(瑕),一名戌,昌化览村旧居有石狮二,公迁其一于新居,以志所始,今存绩溪游(油)坑水塘湾坟(瑕公长子铣公之坟)右”。万幸的是,该石狮于1960年代兴建上海“小三线”光明厂(址油坑),被周村人挖墙脚时挖着抬了回去,瀛洲人获悉后又去抬了回来,现存放在县城一瀛洲章氏29世孙居住的宅院里。运公28世孙、县城西关人章恒全特地上门去拍了彩色照片,收进《徽州古村落——瀛洲》书中。该石狮外貌并不十分雅观,但距今有800多年之久,对绩溪章姓后裔来说,确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理应倍加保护。再说,“文简”为得象公谥号。得象公系仔钧公之元(玄)孙,其若干后代,“绍兴谱”中并没有叫“胜”的人。览村始祖元方公系得象公之孙,瀛洲始祖运公系元方公之曾孙。元方公有7子,长子琰公系运公之祖父;第6子,也非胜。有2子,名喜孙、稳孙,“绍兴谱”的旁注既无迁居歙县记录,又载明“后无考”。其三,我县老民政科(局)长章绍先是歙县南乡留村人,距他家1华里是孝女村,两村皆章姓。我曾走访过绍老,他讲其祖先在浦城,是浦城籍人被朝廷派到歙县西乡的篁墩做官留下来,然后迁到南乡的。综上三点,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歙县南乡章氏一脉,也是仔钧公嫡传,迁歙年代应在运公迁瀛洲之后。另据了解,歙县许多地方皆有章姓,如我知道在省政府工作的章道劲,是仔钧公后,属仁燧公派,始祖约500年前从歙县徙滁州来安;本县章家湾村(原属宁国)的章姓人也是仔钧公后,属仁鑑公派,始祖约公元1200年前后从歙县迁来,这说明歙县章姓派系较多,徙居时间肯定有前有后,但说运公是“文简□世孙胜迁于徽之歙县,其后运之复徙瀛川”,显然过于武断了。
  次议运公迁瀛洲是否就在北宋宣和二年(1120)?这一史实对绩溪章氏子孙来说,非常重要,必须澄清。两《序》虽未直接提到此事,但舒《序》中有“运之往来父(祖邵)、兄(颀之)宦邸”和“南渡时仓部员外郎(元方)迁昌化”之说,已经涉及到运公的出生和迁居瀛洲的时间了。前已讲到,祖邵于1273年出任浦江知县,但他小运公4辈,非运公之父。反过来看,祖邵倘是运公之父,则运公不可能是1103年出生和1120年迁瀛洲的了。两者必居其一。据我分析考证,运公于1120年迁瀛洲较为可信。可是,“瀛洲谱稿”中原有运公祖父琰公系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进士,官拜奉读大学士之说法,这使运公于1120年迁瀛洲之说又扑朔迷疑了。不错,琰公是运公之祖父,但祖父在1225—1227年间才中进士,其孙怎么可能早在100多年前的1120年就来到瀛洲了呢?“绍兴谱”的《历代人文纪》和世系图,均载明此章琰的官职是“雄洲(今河北雄县、容城等地)防御推官(相当今之军事法院法官)”,却没有中进士的记载;《历代人文纪》中另有一个章琰,宝庆丙戌(1226)进士,曾任直龙图阁(大概官同奉读大学士)、江西安抚使、知江州等职,太平籍人。我又查《中国人名大辞典》(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年〈1921〉版),亦有章琰条目,注明太平人,宝庆进士。显然,此章琰非彼章琰也,宝庆进士章琰非运公之祖父也。再说,宋廷南渡是1127年,元方公如果是此时徙居昌化,那么其曾孙运公从昌化迁瀛洲又不可能是1120年(北宋宣和二年)了。对此,“绍兴谱”2编卷3第2页还收有绩溪城关运公后裔章必淳(他是“西关章”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于清·道光间(1821~1850)写的《按语》,指出舒頔撰写的《序》和《昼锦堂记》二文中有几处错误。他说:得象公是北宋庆历(1041~1048)间名相,其孙元方公怎么可能是宋王朝南渡时(1127)才迁昌化呢?(何况元方公之曾孙运公早在北宋末期就到瀛洲来了)必淳又讲,“贞素先生(舒頔)以异姓人未暇考定世系,故有此误,亦不足为怪。”因此,我们再考虑方腊之乱这一因素,认定运公迁居瀛洲的时间为1120年是比较可信的!
  必淳公在《按语》中又说:“然而,立言君子,究不可不慎也!”对,我辈不是异姓人,对于我祖运公徙居瀛洲是否就是北宋宣和二年(1120),理当穷追不舍、“慎究”以恒,搞个水落石出。我想,这是我辈的义务,责无旁贷!我手头的史料对此还另有三种说法,一是1998年新编《绩溪县志》载:“章氏,宋·崇宁间(1102 ~ 1106)从事郎章运由昌化览村迁家瀛川(瀛洲)”。此说源于嘉庆《绩溪县志》。“绍兴谱”初编卷8第41页也有此说;二是先父章本荘手录《宝聚堂纸角簿》首页载有“瀛洲始祖,讳运公,小名幼租,宋绍兴二年(1132)庚子岁九月十三日(应该是农历)同祖母刘夫人、母徐夫人从昌化览村迁居绩溪瀛洲”;三是寓居金华的运公后裔、本县镇头人章美初于2002年编辑的《章氏家史辑要》中,有《浦城章氏历代宗亲行第》一文,称“运公,……政和四年(1114)岁次甲午始迁瀛洲”。这就形成了4种说法,我还是倾向运公于1120年徙瀛洲一说,其理由有:一、运公生于1103年(假定是准确年份),1102年运公尚未出世,1106年运公只有4岁,携祖母等人徙瀛洲是不可能的;1114年运公只有12岁,也不大可能。二、舒頔《瀛川章氏族谱序》中有“昌化为浙东最僻静处,有势则易于兴,无人则难于守”句,点破了战火即将降临。而运公先迁居油坑,正是出于躲避战乱的考虑(油坑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深山沟,所以原军工系统的光明厂才于1960年代从上海内迁到这里,迄1987年初撤回上海)。但是,1115年的女真族南侵和1119年北方的宋江起义,对于处在长江以南的昌化并未构成威胁,唯1120年10月9日方腊在睦州青溪县(今淳安西北)举事,势于破竹,才对近在咫尺的昌化造成严重威胁。运公出身官宦世家,方腊造反的矛头直指朝廷,故他深知全家生命岌岌可危,“三十六计走为上”,运公只好逃离原住所地了。再说,1132年之前,金军虽然于靖康元年(1126)再次南侵,宋军也节节败退,金军一度攻占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后岳飞率宋军收复,金军退至长江以北;绍兴元年(1131),金军又被迫放弃淮东(今安徽寿县附近)。应该说,昌化周边在1132年并无战事,运公无乱可避。何况,南宋王朝已于1129年定都杭州(临安),距杭州不远的昌化局势更趋稳定,运公出走更无道理。(上涉宋代历史,参见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第7章《宋辽金西夏元历史卷》)三、县城章姓始祖本应是运公之第3个孙子授公,但不知何故他们只承认运公8世孙、授公6世孙荣甫公为始祖。我查民国四年(1915)县城《西关章氏族谱》,荣甫公生于元·至元己丑年(1289),卒于元·至正乙未年(1355)。前已述及,运公生于1103年,大于荣甫公186岁,二人间隔7代,平均每代26.57年,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数据。(按:敝人曾有“平均每代以22年为宜”之见解,虽有出典,仍然不妥。全国数千姓氏,传宗接代,千差万别,划为一个具体年份,显失偏颇,应以“宽泛”为佳。)四、前已述及,得象公生于978年,长运公125岁,他俩间隔5代,平均每代25年,这个数据也是合理的!综上所述,四种说法可以排除三种,唯运公生于1103年,于1120年18岁时因逃避方腊之乱,而携祖母刘太夫人、母徐夫人徙瀛洲(油坑)之说更为可信的了!当然,严格地说,运公是1120年先迁到油坑,后外迁到油坑口(油坑出口也),后称瀛川,继又改称瀛洲。今,瀛川似乎无人再称,世居村人(尤老辈)仍称油坑口,文人雅士都跟着官方称瀛洲了。
 2008年5月30日(北京奥运火炬在绩溪传递之日)初稿
2008年6月22日修改于县城舒家巷“东望瀛洲”陋室


【附一】

瀛川章氏族谱旧序

陆秀夫

  唐登天下,谱牒于廷而进退之,章氏得与于进之数者,盖先世之德业闻望其着,见也有人矣。余故未遑远引,当我皇宋若丞相郇国、文简公得象孙、仓部郎中元方,由浦城徙居杭之昌化,其后有婺源县主簿翃,玉山县主簿槱,监登闻院、知处州事樵,通议大夫櫄,文华阁待制、钱塘县开国伯鉴,福建转运使、昌化县开国男铸,宁国府同知镕,淮东总领所干办官淳,监平江府军谘祭酒祖康,袭封开国男祖义,知江浦县祖邵,桐陵县主簿颀之,从事郎运之,是皆后先济美:冠舄(音戏。义为鞋。)联辉,世绪之克缵,祖德其不坠矣。文简口世孙胜迁于徽之歙县,其后运之复徙瀛川,继承正未有艾,今修谱牒而藏之于家,不益有光前烈欤

【附二】

瀛川章氏族谱序

舒 頔

  君子修身必本于孝,孝莫大于敬亲。自吾亲推而至于高、曾,同此一气也。下而及乎曾、玄,传此一气也。传曰:“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乎?自高、曾至于吾身,几世矣;由吾身及乎曾、玄,又不知几世矣。传愈久,支愈远,溯宗纪系,此家谱所由作也。爰自壬辰,兵戈骚扰,谱之存者有几?予每思至此,太息不已,适表侄章子明袖出家谱一编丐予弁首间,其容貌甚恭,其礼意甚勤,其恳请甚确。顾予耄且忄勃(背),笔砚废已久,然子明之祖母,予从姑也,义不容辞。按章之先齐太公支孙封鄣,其后以国为氏,去邑为章,子孙因之。唐季康州剌史及居浦城,五代间枝叶繁盛,太傅仔钧洎夫人练氏阴功硕德,载培载植,用昌厥后,故庆历名相,嘉佑元魁,彬彬辈出。南渡时仓部员外郎迁昌化,亦多显者。翃之子槱、樵,诩之孙铸、鉴,皆相继登第。翃主徽州婺源县簿,槱主信州玉山县簿,樵知处州,櫄通议大夫,鑑爵钱塘县开国伯,铸福建转运使,淳淮东总领所干办官,祖康平江府军谘祭酒,祖邵知浦江县,颀之铜陵县主簿,运之从事郎。运之往来父兄宦邸,道过瀛川,爱其山水清胜,因置田庄。谓昌化为浙东最僻静处,有势则易以兴,无人则难于守,锐志迁瀛川奠家焉。且以信义结乡人,乡人无老幼贵贱咸仰其为。丞相苗裔指其居曰:“此丞相之第也”。指其墓则曰:“此丞相之墓也”。最为乡人所尊重。今几世矣,流风遗韵犹有存者,岂非祖宗之积德有渐而致然欤?传曰:“积素之家必有余庆。”讵不信然邪?虽然人禀天地之中,以生贤不肖异类,虽圣人亦未如之何。子明之父、宁国路同知文麟公,兄旌德尉子良,皆博学行醇,有古循吏风,方将敛其为郡邑者施于家。然则兹谱也,岂徒作哉?记曰:“霜露既降,有凄怆之心;雨雪既濡,有怵惕之心”。子明于家谱拳拳不忘,迨知孝之本欤!若夫家世之兴隆,云礽之显达,又在后之人所积,何如勉尔子孙,以副所期敬之哉。(《贞素斋集》)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