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瀛洲村之宗族文化

章 亚 光


  所谓“宗族”,同宗同族之众也。宗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人群共同体。清代学者、徽州休宁人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卷十一《故老杂记》中说:“新安各族,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家礼,彬彬合度。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虽数十系不改,而宵小不敢肆焉。”(转引自赵华富《两驿集》,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217页)赵吉士的这一番话,高度概括了徽州宗族之共同形态。瀛洲村虽有其自身特点,但也只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许多学者认为,古代的宗族社会蕴涵着诸多文化元素,所以说宗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徽州宗族文化尤为突出。

之一、章氏宗族

  “聚族而居”是宗族的基本特征,瀛洲村就是以章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据民国版瀛洲谱稿及其他章氏族谱记载,我们章氏家族是炎帝之后,出自姜太公一脉。历史上也确有姜太公此人,据《辞海》819页载:他是“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姓,吕氏,名望,字尚父,一说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师(武官名),又称师尚父。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后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由于姜太公受封于齐,是齐国始祖,所以又称齐太公。姜(齐)太公在位时,将收来的附庸国分封给子孙,有个名叫穆虎(乙)的孙儿,被封在鄣国,穆虎及后裔就以国(鄣)为姓。鄣国大概在今之山东省东平县,那里现时还有个鄣城村呢。《左传》有“齐人伐鄣,同宗相残”的记载,说明鄣人与齐人同是姜(齐)太公的后代,不知何故而大动干戈。《左传》是对史书《春秋》的解释。《春秋·庄公三十年》记有“秋七月,齐人降鄣”的话,是说鄣国于“庄公三十年秋七月”被齐国灭了。“庄公三十年”为公元前664年,故《辞海》522页亦有鄣国于“公元前664年降于齐”的释义。此时,鄣国君主是鄣胡祥,因国之不存,其子韅去邑(阝)立姓为章,并从东平迁徙到河间(今属河北),时间应为公元前664年。韅公是华夏章氏大家族的立姓元祖,河间是华夏章氏大家族的最初发祥地。关于章姓的起源,史书上还有几种说法,但我见到的多部章氏族谱,皆从上说。
  大约经过1400多年的风雨沧桑,到了唐·大(太)和年间(827—835),章及出任康州剌史,落户福建浦城,为浦城章姓始祖。及公之长孙章仔钧,育有15子、68孙,致使章姓人口迅猛增长,成为江南许多地方的望族。绍兴人章贻贤(1853—1918)竭30余年之精力,于清末编就的《章氏会谱》,是目前江南各地章姓人公认的比较全面、权威族谱。(后文统称《章氏会谱》)据该谱世系图,浦城始祖及公是章氏47世孙;览村始祖元方公是章氏55世孙;瀛洲始祖运公是章氏58世孙。又据“瀛洲新谱”载,运公后裔在瀛洲村今已发到33世煇字辈,是章氏90世孙。由章氏立姓迄今已达2672年,除以90代,平均每代29.69年,中间可能有断代情况。
  运公于1120年从昌化览村迁徙而来,经过近千年的繁衍,人丁兴旺,子孙遍布全县各地,全县章姓子民绝大多数是运公后裔,闯荡县外、省外、海外者也不计其数。县内大姓,群众习惯称胡、汪、章或胡、汪、周、章。据1998年版《绩溪县志》中的第十二章《城乡建设·乡村建设·聚落》载,县内千人以上的大村,瀛洲村名列第七。(《绩溪县志》,黄山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372页)古时,瀛洲是一姓村;如今,虽有客姓,但章家人仍占全村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瀛洲村的章姓人,皆是运公第二个孙子庆公一脉。运公生一子,瑕;瑕生3子,诜、庆、授。诜公一脉,迄运公15世后就不在瀛洲了。授公当年就迁往县城西寨口(一说“仁寿坊”),今之“西关章”一脉是其后裔。
  经过800多年的繁衍、兵燹、饥荒、迁徙等等变化,如今在村的章姓人,尚有“老三分”、“六荣堂”、“新三分”3大派系,以及少数几户回迁的属士成公之后。“老三分”的始祖是运公11世孙原俊。原俊公生3子——仲润、仲浩、仲满,形成老三分。“六荣堂”始祖是运公12世孙仲坚。仲坚公生6子——继祖、荣祖、兴祖、新祖、振祖和六祖,形成六分。“新三分”的始祖是运公12世孙仲昱。仲昱公生3子——以明、以荣、以大,形成新三分。老三分的“老”字,与新三分的“新”字,自然是后人加上去的,以示区别。仲坚、仲昱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是11世祖原琳。原琳是运公10世孙子璿之子,原俊是10世祖子德之子,子璿、子德又是亲兄弟,他们是9世祖俊甫公之子。所以说,这3大派系的子孙都是9世祖俊甫公之后。俊甫公之高祖父是5世祖鉴公;上面提及的几户士成公之后,士成公之父是5世祖锌公。鉴、锌是亲兄弟,是4世祖足容公之老大和老三,足容公是3世祖庆公之独子。所以说,瀛洲村现在的章氏子孙,皆庆公之后也!
  具体地说,瀛洲村章姓3 大派系中,当今还有人脉的是:“老三分”的仲润、仲满,“六荣堂”的继祖、荣祖、振祖、六祖,“新三分”的以明、以荣、以大等9个支派系。其中最为兴旺的是“六荣堂”属下“五分”振祖公支派系。我根据“瀛洲新谱”作了个统计,其下卷从运公26世渭字辈至33世煇字辈,谱系共434页(面。后同),“五分”占216页,竟高达 50﹪!此外,谱系中有5—6户是外迁之后又回迁的庆公后裔,其中有属上列仲坚、仲润公派系,又有上列9个支派系之外的6世祖士成公之后。
  对于瀛洲村始迁祖章运其人,《章氏会谱》初编卷十一收有“缺名”撰写的《从事郎运之章公赞》,曰:“宰相(指章得象)之裔,仓部(指章及)之孙,威仪棣棣,衣冠恂恂。系传(福)建浦(城),派出古杭,筑室登瀛,河涧宫墻,昼锦南峰,科第镌名,高揭故匾,昭示云礽。诗书绍往,礼义开来,故家乔木,载植载培。历宋而元,历元而明,世世享德,典型具存。顾瞻遗容,悚然屏息,绳绳后人,永嗣无斁。”显然,这是一篇对运公的颂祠。章姓之所以能成为绩溪县的望族,应该说与始祖运公的行为准则有极大的关系。我在翻阅《章氏会谱》时,见初编卷二十二第9—10页,又收有县城西关人章必淳的《宋从事郎瀛川始祖幼祖公神牌记》,称“检阅瀛川旧簿,得元人舒贞素先生頔撰公像赞”,说明《从事郎运之章公赞》也出自舒公之笔。
  老祖宗遗像,绩溪人称其为“容”。我家每到除夕,母亲就要在堂前正面板壁上悬挂老祖宗的“容”:一个太公,两个太娘;太公在上,坐居中,太娘在下,分坐两旁;太公戴官帽、着红色官服,太娘戴凤冠、着红色绣花服。自此,一家人天天都要在太公、太娘面前点香跪拜,一直延续到十八朝(绩溪方言,“朝”读“焦”,音jiao。绩溪人称农历新年第一天,即初一为初一朝,最后一天是正月十八,称十八朝)。过了十八朝,母亲又将它收藏好。这幅“容”,不知是否就是始祖运公夫妇?“文革”初期,我与两位同事被打成小“三家村”,我还加了一顶“邓拓徒子徒孙”的帽子,在送往农村劳动改造之前夕,悄悄去了一趟老家,将这幅“容”偷偷地烧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做了一件不能宽恕的事,悔恨有加。

之二、章氏宗祠

  徽州人自古以来就很看重建祠祭祖。古徽州一府六县(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婺源),莫不如此。他们认为,追源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过去的祠堂,既是供奉祖先神主的地方,可谓宗族的“圣地”;又是宗族祭祖、集会、活动、议事的场所,可谓宗族的“司令部”;也是宗族执法的场地,可谓宗族的“法庭”,家法统治的中心。
  瀛洲村何时建了章氏宗祠?我查阅“民国版瀛洲谱稿”,其始迁祖章运名字之旁注,载“宣和六年,重建昼锦堂,以奉先祀。”(“瀛洲新谱”转录于上卷30页)其实,“昼锦堂”就是祖祠,或者称家庙。因为瀛洲章姓来自浙江昌化览村,览村章姓来自福建浦城。浦城老祖宗建有“昼锦堂”,章运于宣和二年迁来瀛洲(油坑)开疆辟莱,念念不忘祖先崇拜,第四年即宣和六年(1124)就“重建昼锦堂,以奉先祀”,应该说这是瀛洲最早的章氏祖祠。前文述及,舒頔先生于明初写了《昼锦堂记》,说明当时“昼锦堂”还在的,但建于何处无从查考了。嘉庆版《绩溪县志·人物志》中,有三位瀛洲人与建祠相关的记载,一是列入“学林”的章杲,字宾阳,“公议倡修祖祠,杲理事11年”;二是列入“孝友”的章良勋,字功彩、国金子,太学士,“倡建宗祠,竭力经营,历时7载”;三是列入“乡善”的章铫,字子泰,“建宗祠,修祖坟,合族称道”。据此分析,瀛洲前辈大约在明朝即公元1500年前后的某个时间,在村中心即现章氏宗祠旧址兴建了祠堂,后由杲公他们对该祠进行了长达11年的大规模改造。它毁于洪杨之乱,即咸丰(1854—1862)期间,这是旧时族谱上有记载的。
  民国四年(1915),瀛洲村一批士绅出面主持,成立组织,广集资金,选择师傅,在原祠废墟上重建章氏宗祠,头尾历时5载,民国八年(1919)竣工,耗资16000多银圆。民国二十五年(1936)《瀛洲章氏恒学堂祖谱》稿本,载有《瀛洲章氏宗祠重建落成记》,曰:
  绩溪瀛洲章氏,巨族也。其宗祠见毁于洪杨之乱,一片荒土者垂五十余年。民国四年二月间,逸珊、绍周发起重建,毅德首先赞成,慨垫千金,得以终成效果。逸任总理,厥功尤多。绍任庶务兼总理主谱,时多赞助。司账一席楚三任之,又兼管财政,均尽纯粹义务。至八年十月初六告成,进主亦可谓速矣。总计用费壹万陆千有零。第工程浩大,经费不时困难,其始全仗毅德一人,继则赖毓庭、灿文、渭德、镇洲、慕周、绍周、丽川、仲川、春平、衡吉、维善、维良诸公垫款接济。迨至功成之日,毅以前垫八百金与毓、灿等各以垫百金,均赈捐入祠内,以补助其经费之不足。经理人以乐输之功与任事之功无分等差,除毅德一人特别优奖能干,余均奖以特祭生牌。因该祠未成暂附能干祠内,俾百年之遥,同享春秋祭祀,以与日月争光。是人有时而终,而名乃传古而不灭。此次能干有六,而任事惟逸与绍、楚三人。毅之列入能干,以慷慨倡捐,故逸与绍又以发起推之,至鲁馨之得列其间也(转录“瀛洲新谱”下卷473页,原件系章渭尧、章汪明手抄本。)
  上文末后提到之鲁馨,是我的曾外祖父(章鲁馨,排行名钟焘,从受国子学。1864—1919)。他曾参与其事,“其族中宗祠,丁红羊劫,毁于兵燹,町畽瓦砾,遗址仅存。公每一凭吊,辄不胜俯仰欷歔之感。因谋宗人长者,醵资重建,娄经约策,族咨佥同。公自承协理,鸠工庇材,殚心督构,不遑宁处,历五载始克告成,于焉陛一新,栋宇高大,为绩郡诸宗冠。岁时伏腊,奉寝式堂,典祠克惇,敻伦攸叙,彜乎伟矣。”(引自“民国版瀛洲谱稿”:《章鲁馨公传赞》)重建章祠的先辈们,筹资、备料、构思、请师傅等等,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境界,可贵至极。我曾外祖父就是在章祠竣工不久仙逝的。
  该祠主建筑1200平方米,三进七开间,进深60米,开阔20米;上首的附属建筑约300平方米(院墙、院门剩殘部),总面积达1500余平方米,是我县现存规模最大的古祠堂,已于2005年7月4日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大门原是一座砖木石结构的牌坊,横额外向书“章氏宗祠”,内向书“天下为公”,气派得很,我小时候是见过的,如今四根石柱还在,上层不知何时倒塌了。进门是一个院坦,除两侧小部分可能用来绿化为泥地外,中间大部分铺了麻石板。第一进为五凤楼,仪门两侧的一对青石抱鼓,毫无损伤,鼓面平滑,光可鉴人;底座及两边各附衬的三块青石栏板,五凤楼外墻两端之下部也各嵌有两块青石板,雕有麒麟、凤凰、鹿、鹤、燕、喜鹊、鸳鸯和梅花、兰花、葵花、荷花等吉祥物。这组石鼓、石雕,石料一律黟县青,雕技精湛,形象栩栩如生,实是徽派石雕中的上乘之作,这在徽州古祠中亦很难见到。东西两头,各开书卷式券门,门楣砖雕,东曰“源远”,西曰“流长”,不仅为章氏家族有着悠久历史而自豪,且又表现了章氏文化的深厚,这也是该祠与其它地方众多古祠的不同之处。仪门上端,原挂“章氏宗祠”白底黑字的巨大匾额,此匾已经不存。走过五凤楼,中间是一个宏大的明堂,地面也全是铺了麻石板,四周竖有22根石柱,东西两侧是庑廊。第二进为享堂,它是祠堂的中心,用来祭祖和其它重要家族活动的场所。享堂显得轩敞与庄严,轩敞是人丁兴旺之所需,庄严则是祖宗威望之凸显。该处圆木竖柱就有30根,正中两根外围达1.63米,其高大宽敞程度可见一斑,这在其它古祠中也很少见。以往,柱上有楹联,梁上有匾额,“文革”中被毁于一旦,享堂左、右和正中三面的皮门也未能幸免。第三进为寝室,庄严肃穆,是存放祖宗牌位的地方。
  章氏宗祠从大门至寝室,取逐进递高的建筑风格,由院坦至五凤楼,要上3档踏磡;由庑廊至享堂,要上2档踏磡;过里天井至寝室,要上6档踏磡。很明显,这种建筑风格蕴含了“步步高升”的意思。章祠屋顶,五凤楼、享堂、寝室之上都有飞檐翘角,蔚为壮观,可惜在“文革”时也大多被敲掉了,作孽呵!阴鸷呵!据说,当时“不怕牺牲”敢爬上屋顶敲砸翘角的为首者,是一个称为“司令”的人,村人对其恨死。其实,大破“四旧”,大毁文物,扫荡历史文化遗存,主要责任不在于这位小小的“司令”。尽管章祠在“文革”中受到破坏,但因解放前后一直被机关单位占用着,所以总体结构基本完好。
  2002年2月18日,我上书县主要领导,请求关注章氏宗祠。不久,分管副县长即去察看,要求瀛洲粮站尽快搬出。该站搬出之后,一些在村、在县的离退休人员自筹资金,多次对章祠进行修葺,但都是翻盖拾漏之类的“小打小闹”,旨在防止倒塌。倘若能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将门楼、翘角、皮门等修整如旧,陈列民俗生产、生活、文化器具,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并与毗邻的4A级龙川景区整合成一体,这是能够产生相当影响和经济效益的构想。
  现存的瀛洲章氏宗祠,是著名木工汪聚有(瀛洲乡孔川村人。1881-1960)主持建造的。(《绩溪县志》891页)汪师傅是以龙川胡氏宗祠为蓝本,筹划建造章氏宗祠的。一个偌大祠堂,构件浩翰,榫头万千,又集砖、木、石匠于一体,按现代的建筑设计要求,图纸少说也要装满一大橱。汪师傅只读了两年私塾,既不会画图,也不会设计,就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聪明才智,在众村民、工匠和理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硬是将这个祠堂建起来了。施工过程中,他三天两头跑龙川,肩头挂着一把角尺,嘴里含着一根烟管,聚精会神,边走边想,有次在路上与妻子擦肩而过,竟然不曾觉察。可想而知,聚有师为建好章氏宗祠,煞费苦心,显已到了忘我的地步。
  龙川胡氏宗祠的最大强项是木雕,专家、学者赞誉其为木雕艺术殿堂,1988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它主建筑占地面积只有1100余平方米,稍小于瀛洲章氏宗祠;两祠的高度,前者也略低于后者。所以,我这个非专家、学者倒认为,从内在轩敞上看章祠,从外观气势上看章祠,尤其是站在高处看章祠西侧恢弘的外墙,章祠确也不同凡响。
  2003年10月,我请曾冒着极大政治风险,积极支持凤阳小岗村农民搞“大包干”,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闻名于世,并由滁县地委书记晋升为安徽省省长、后又调任京官的王郁昭同志写了“章氏宗祠”四个大字,做成红底黑字的巨型匾额,挂到了原来的地方,为章祠增添光彩。2008年5月20日,83岁高龄的王老省长偕夫人来到绩溪,我邀请他老人家去瀛洲看看章氏宗祠,他欣然同意。翌日上午,王老省长在省政府督查室巡视员(原主任)李长华、副主任章道劲,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安成,县人大副主任章鲁文和我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章氏宗祠,对它的高大宽敞赞不绝口,并叮嘱陪同的县领导要多加关注,督促文物部门和村委会将它维修好、保护好。王老省长还与在场的章姓人,以“章氏宗祠”匾额为背景合影留念。
  章氏宗祠之下,还有3个支祠:老三分祠,六荣堂,新三分祠。“六荣堂”属下,又分6个老屋,一分为“大(音tuo)家老屋”,二分为“爱敬堂”,三分、四分不清楚,五分为“宝敕堂”,六分为“宝聚堂”。新、老“三分祠”,两祠紧邻,它们属下不曾建有老屋。上列支祠、老屋,除“六荣堂”在前街外,“大家老屋”不知在何处,余皆在后街,且都在我老家祖屋(339号)附近。这些支祠和老屋,“文革”前后也渐次消失了。

之三、章氏族谱

  族谱是联系宗族血缘关系的纽带,是继承、弘扬祖先艰苦创业、崇文重教、尊老扶困的记录。“徽州人认为,‘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纪一代之始终,谱以叙一姓之源流,其体一也。始终备而是非有焉,源流具而亲疏别焉,其用同也。是故国无史则千载之下无公论,族无谱则百世之后无定伦。无公论而公理之在于人心者,犹不可泯也;无定伦则礼教不兴,人心螭,而风俗日偷,其弊有不可胜言者矣。甚哉,谱之不可不作也。’”(赵华富《两驿集》一书中转引《溪源程氏势公支谱·上溪源里门续谱旧序》,411页)理学大师、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1130—1206)说得更干脆:三年不修谱,即为不孝。
  瀛洲前辈人高度重视纂修族谱,据民国五年(1916)《西关章氏族谱》(后称“民国版西关谱”)第1册《旧序》1—2页载:宋·咸淳壬申年(1272),运公7世孙、庆公5世孙章宜孙(字逊之)首修瀛川章氏宗谱,并作《自序》:
  歙州歙县章祁村,我宗也。堂众有庄产一段,在杭州昌化县玉山乡顺溪侯头、览村等处,庄产计税钱四十余两。堂众分为始祖已有,始祖致政,投闲寓居览村,家此累世金宝谷帛之类不可胜计。始祖不以门第为可恃,惟以忠厚传家,诗书训子,是以擢高科登显仕,继美浦城家声,闻望独为斯邑为冠。崇宁间,子孙繁衍,各营居第,不择吉辰,有不祥鸟曰鼯鼠,飞呻屋角,无何禍患,继作死者十二三。有祖位所生二子,一子讳幼祖,即从事郎运公也,往来父兄宦邸,素爱瀛川山水清胜,因置田庄,至是遂徙家焉。有巨室程二公者,亦名族也,爱幼祖为丞相世胄,以子妻之。居数载,偶得痢疾,经七十日几死。母亲徐氏,痛切肝胆,百医不效,程氏祷天剪指一节,煮粥与食,其痢遂痊,以此告后之感德于程氏者,诚非浅浅。宣和二年,方腊作乱横堘,砖砎巷贼驻于此,杀掠甚众,独幼祖以孝义感动获免。(按,此节之“幼祖获免”云云,令人难以置信。)寇平,田里萧然,不死于贼难,则死于饥疫。官司行救荒之政,置场汪里煮粥渡饥,幼祖又助赈焉。幼祖生当斯,时离故家,遭贼禍出,累死得一生不获,遂其生养之乐,呜呼艰哉。自后重建昼锦堂,基业日广,继娶徐氏,生子瑕,瑕生诜、庆、授。子孙环居于此者,至今阅一百七十余年。传凡十世皆幼祖一线之脉,之所贻也,欹欤休哉,岂非我祖宗积德有素,天祐吾家而致然欤。遡而合之,浙之昌化览村,歙之南路章祁,闽之浦城西村,吾族也,讵可忘也。吾祖德仲公稔于家传,痛念上人创业艰难,深恐后嗣传世系无考,笔之如谱,以遗我后阅,三世孙宜孙备览之。又惧后之人侈世胄而忽艰难也。是用敬著,以传方来云。咸淳壬申上元日七世孙宜孙逊之顿首敬书(按,“咸淳壬申”为1272年。“逊之”是“宜孙”的字,运公7世孙,瀛洲人。《自序》后有西关人章维烈加的一段“谨识”,照抄于后:“按,篇首云:歙县章祁吾宗也,似属同祖。兹查章祁世系,出自新安太守仁闻后。考,仁闻阴德志作仁阐,乃团练使仔钊第三子,则亿出非同祖矣。中云有祖四偝〈注:原文如此〉生二子,一子讳幼祖。有祖四公语未详,今读逊之公原稿,乃知此序木庵公曾经大为润色,而此句则疑以传疑者也。余见谱疑。”维烈公的“按语”是不错的,章祁村非我宗,请参阅本书第二篇《章氏家族·瀛洲村始祖章运迁徙年份、地址及原因考》)
  “民国版瀛洲谱稿”对此也有记载:“宜孙,幼名香孙,字逊之。述祖德,修宗谱,使自运公以下昭穆井然,后人得以循流溯源,敦本萃涣者,皆公之力也。”(“瀛洲新谱”转录于上卷58页)又据该谱稿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1)前后,运公13世孙文深、14世孙瑞、15世孙钊和镗祖孙3代,相继修谱成稿。明谱修成后,瑞公还作诗一首,以示庆贺。该诗题为《续编家谱成》,诗曰:
水源木本思频频,桥梓时当雨露春。
宗法苏家元有例,谱图欧笔此凝神。
簪缨不坠千年史,支派须传一脉真。
最喜吾家阴德厚,代看丹桂接灵椿。
(转录“瀛洲谱稿”之《章氏宗祠·诗》)
瑞公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清·乾隆甲寅年(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运公19世孙尔文、尔博等人前往浦城,将浦城宋版祖谱录回,校正前列明版谱稿,续修世系,终成乾隆版世系谱稿(挂线谱)。民国三十年(1941),运公26世孙绍周、渭鹏和27世孙本赞、永康等人倡议修谱,由 19人组成领导组,召开族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历经16个月的同心协力,于次年(1942)告竣,分订20卷。大概时值抗日战争,此谱也未付梓。主修胡通经先生撰写了《绩溪瀛川章氏宗谱序》:
  天地之大,人民之众,物类之繁,莫不有本有源。本源既肃则天高地厚,群生赖以化育,流远根深,人物由兹蕃衍。是故国必有史,族必有谱,其义一也。然国史有官以专其职,历年记载,易於考复。族则散处四方,年湮代邈,昭穆难详。是同祖也,或流而为异,非是系也,或混而为同。亲者不知其为亲,长者不知其为长,此朱子教人有三十年一修族谱之训也。夫谱修则族合,族合则知尊祖而敬宗,孰为我派,孰为我支,孰为我诸父,孰为我弟昆,亲疏不紊,长幼攸分,爱敬之心,油然以起,孝莫大於尊亲,故合族之举,亦仁者之一端也。
  瀛川章氏,绩之望族也。其先世由浦城迁居昌化览村,至从事郎运公分迁绩东之瀛洲,是为瀛洲始祖,递三世诜公、庆公、授公列为三大派,而以庆公支裔最为繁,迁徙亦众,授公次之,其谱牒宋、明、清均经纂修,然皆每遭世变而散失,今所存者,仅清乾隆间而文公编修之抄本耳,系至十九世止,乞今又历十世矣。派衍日繁,支分日广,若不亟为纂修,将恐纷系难理,杞宋莫徴。爰是族人绍周、翼云、本赞、詠康诸先生,倡议续修,于民国二十九年冬议决进行,聘经为理系主任。经何人斯,既无数典之才,又尠补苴之学,安敢肩此重务,特此与詠康君相识念稔。当经庚午供职周邦头谱局时,曾有拟聘修谱之请,及丙子就任金村谱局,邂逅明州,又申前约。至此言思可复,义不容辞,辛已春正,来局开始工作。总务则有本赞、詠康二君负其任也,世系则有绍周君专其职也,筹募则有翼云君尽其责也,会计则有铁珊君操其劳也。他若登平、本丰、社林、友壎诸君,或司文书,或掌出纳,或奔走多处,查接世系,分工合作,莫不各竭其力,鞠躬尽瘁,争底於成。为期十六月,谱稿告竣,分订二十卷,校付剞劂。呜呼,章氏以数百年,谱牒失修,悒戚久矣。前人发起纂葺,将成而中止者再。今也一唱百和,毅然决然,果获竞功。不成于清平盛世之时,而成于国难蜩螗之际,不成於物价低廉之日,而成於民生凋敝之秋,岂非殆有天命耶,抑亦数君子者,祖宗灵爽,实式凭之,而俾成此千古百年之大典耶。兹谱告成,一卷在手,前乎百世之宗祖,得以溯其始,后乎百世之子孙得以要其宗。散而之四方者,如处一堂,远而游千里者,如覩一室,雍雍穆穆,咸体敬宗尊祖之心,长长亲亲,各凛木本水源之义,庶不负发起诸公坚折不拔之志,与夫前人保存旧谱艰难险阻之功,则此谱之价值,亦知以珍矣。经猥以菲才,忝参草创,愧雕虫其莫副,喜善政之告成,略叙数语于简端,以当雪泥之鸿爪。
  ——民国三十一年岁在壬午初秋 古歙后学胡通经拜撰
(按,胡通经先生是前辈人花钱请来编写“民国版瀛洲谱稿”的主笔。“瀛洲新谱”转录于上卷3—4页)
  历经沧桑,保存下来的是完好的乾隆版谱稿,民国版谱稿谱系部分缺失3卷,还算基本完整。
  前述瑞公的《续家谱成》诗,收在称为《章氏宗祠》的一册手抄本中。它包括“赠送序”、“堂轩记”、“祭文”、“诗”、“奏议”等5个部分,并注明为“稿”,共有116页。我仔细翻阅了全部内容,皆是明代人写的文稿,其中不少是瑞公的作品,如“奏议”,就是章瑞在担任御史,外巡期间将相关情况呈报皇上的奏折文稿。手抄本的笔迹倒是一人所为。由此分析,民国期间修谱时,“明谱”可能还在;另一种可能是派人去外地抄来的。
  关于乾隆版谱稿,还有一段趣事:“乾隆间所修谱稿,兵燹中遭遗失。运公25世孙、奉直大夫章钟义,在一次由休邑(休宁)返里途中,瞥见碗贩担有书籍数册,谛视之则为我族谱稿,遂向碗贩百计购之,后负而归。斯时,正值太平军横行东南各省,钟义公虽东西避乱,不忍弃之,赖以保存。今者修缮谱牒,得能溯委寻源。”(转引自《瀛洲》一书中的章渭尧、章汪明《话说瀛洲村章氏宗谱》文,载该书 60页)这位钟义公的巧遇,虽有偶然性,但说明上辈人对族谱的重视程度又确实含有必然性。
  2006年4月2日,我专程去老家瀛洲,邀请在村的运公26世孙渭尧、渭益,27世孙绍雄、汪明,28世孙建辉(村干部),29世孙基丰等一批以离退休人员为主的乡亲,假村头龙山酒家开会,议决续修族谱,成立组织,由我提议与会人员一致同意的主事、主编人选,随即着手募捐、收集资料等项事务,纂修工作全面启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编就《瀛洲章氏宗谱》,分上、下卷,16K,近1200页,精装成一本。上卷是以乾隆版谱稿和民国版谱稿为底本,缺失部分上门抄录各户的挂钱簿,经整理而成;世系表自章氏立姓元祖韅公始,至福建浦城始祖及公,至昌化览村始祖元方公,再至瀛洲始祖运公迄25世钟字辈;钟字辈以下者,不论1942年前或后出生者,均放到下卷,以求统一。下卷的新编部分,经编制表格发给本村、县城和寄给外地运公子孙填写,收集整理,由钟字辈延续至33世煇字辈。早年从瀛洲直接迁往各地的运公后裔,只载各地之始迁祖。上、下卷均收有一定数量的相关文字资料。此次修谱,众人积极参与,不少人慷慨解囊,28世孙旺维捐资1万元,29世孙慕维(章飚)捐资5000元,印书费用全部到位,新版瀛洲《章氏宗谱》已于今年8月印行500册。
  我为瀛洲《章氏宗谱》下卷撰写序文,文末写了:“吾想,《瀛洲章氏宗谱》的出版发行,既可以加强族内人群之联络,增强凝聚力,为稳定瀛洲村的社会秩序,发展瀛洲村的公共事业产生有益之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教育后代,提高自尊心、自信心,敬老爱群,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为章氏家族光宗耀祖之作用。族谱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相互联系的纽带,涵养族人爱吾中华、爱吾祖国的高尚情操。在此,吾更希望瀛洲村全体村民,不论章姓、他姓,和睦相处,为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瀛洲而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新贡献。”(此《序》原文见本书第二篇《族谱纪事》)
  需要说明的是,《章氏会谱》初编卷一10—12页,还收有南宋重臣、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陆秀夫(1236—1279)撰写的《瀛川章氏族谱旧序》,以及舒頔撰写的《瀛川章氏族谱序》。我经初步考证,陆《序》极有可能是篇伪作,始作俑者或许就是下面提到的西关人章子明;舒《序》也有不少错误。或许就是我初步考证的原因,民国版的“瀛洲谱稿”和“西关谱”都没有收入陆《序》和舒《序》。又据“民国版西关谱”卷首下·分族选12页载:同知(指章文麟,一名文三,字麒卿,运公8世孙,授公6世孙,曾任宁国县同知)子子明,明初撰族谱,同邑舒贞素先生頔为之序。显然,舒頔“为之序”的并不是我们“瀛洲章”的族谱,而是“西关章”的族谱。该族谱也不曾留传下来,在此就不深入研究了。

之四、章氏祖训

  瀛洲章氏家族的祖训,沿袭福建浦城3世祖、曾任太傅的章仔钧(868—941)公所立,题为《太傅仔钧公家训》(载“民国版瀛洲谱稿”,“瀛洲新谱”转录于上卷602页),内容如下: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赌,亡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愤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铺张,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体懈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而葬吾茔乎?戒石具左,朝夕诵思
  这是一篇极好的散文诗,这是一篇言简意赅的德育教材,这是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典之作。全篇196个字,前48个字,对传家、兴家、安家、防家、败家、亡家,都是各用两个字来阐明其要害;紧接着四个休字及以后的句子,一共74个字,则是从多方面对子孙的忠告;随后66个字,是对不肖子孙的心态形容和严厉谴责;末句8个字,是要求后人将《家训》作为座右铭,日夜诵读,铭记在心,认真对待。通读全篇《家训》,我们感悟到其内容贯穿了儒家思想,与徽州文化一脉相承,这又作何解释呢?前已述及,章姓人起源于中原,孔孟之后才辗转到福建浦城,然后到了瀛洲,而徽州人中的多数也来自中原,这可以理解为闽文化与徽文化之所以有相同点的原因。以今天的眼光看,该篇《家训》除“妾”字不符合一夫一妻制,“岂可入吾祠而葬吾茔乎”没有实际意义外,其他内容完全有助于文明建设,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有助于村民“奔小康”,不仅值得借鉴,更值得大力弘扬。

之五、章氏排行

  何谓排行?排行也称排辈、班辈、行辈,俗称辈分。它是同姓同宗的前辈人在撰修族谱时,选择含义美好的字、词组成若干句善言吉语,供后辈婴儿(习俗是男丁。妇女也有取排行名的,但少见)出世时依序命名的规则(矩)。它是族谱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界定同姓人是否同宗同祠的标准。既然是规矩,当然不可逾越,不可乱套。排行名要有两个字,第一个字为辈分,第二个字才是各人的符号。我是运公28世孙,出世时家父不在家,目不识丁的母亲请人为我取了个排行名叫熙年。不久,离我家很近的一户人家也生了个儿子,同是熙字辈,也取名熙年(该熙年解放初殁于血吸虫病)。家父次年回家知道此情后,顿觉不当,认为会给家庭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就为我取了个学名叫亚光。为什么不另取个排行名呢?我长大后才知道是不允许的,因为婴儿头年出世,次年初就将排行名报进了祠堂,一般是不能更改的。所以,我的排行名几乎无人知晓,但清明节写“纸角”(装冥银的纸袋)还是要写排行名而不写很新潮的学名,且一直延续下来。
  前列《章氏会谱》中,收有《百代歌》。据说,《百代歌》是我们章姓最早的排行,5字一句,有20句,共100个字,一字为一代,所以称为《百代歌》。因为浦城6世祖章得象(977—1047)曾任宋朝工部尚书,封“郇国公”,故史书上又称《百代歌》是当朝仁宗皇帝(赵祯。在位1023—1063)御赐的呢!我见到有多种版本,但却发现各地章姓人并未按此《歌》来取名。
  “民国版瀛洲谱稿”(“瀛洲新谱”转录于上卷604页)上所载的排行是(繁体字)國為自培鍾 渭本熙基錫 泰樸煇垂鎮 漢標烈址銘 清懋煥增錞
  以上也是5字一句,5句共25个字,代表25代。首个“国”字是21世,最后的“錞”字是45世,这说明21世之前瀛洲章姓没有制定排行。
  排行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我读过许多家族的排行,觉得排行是道德文化的载体;排行的形式也各种各样。请看绩溪几个家族的排行:北村程氏排行是一首五言旧体诗:“家训维存厚,经邦在秉忠,仁修敦正本,德立树勋名。”荆州胡氏排行却是一副对联:“世效忠良,学能成,其名广达;家传孝友,本先立,斯道大生。”上庄胡氏的排行为:“天德锡贞祥,洪恩毓善良,明经承肇祖,世泽振同光”。著名国际学者胡适(1891—1962)是洪字辈,排行名为洪骍。专为女性制定排行的少见,绩溪岭北戴氏族谱却有记载,这真是对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挑战。
  不难看出,以上诸家族排行的用字、遣词、造句,无不闪耀着道德文化的光芒。字里行间,或勉励后人忠厚传家,或期望后辈报效国家,或劝导族众和睦相处等等。你看,荆州胡氏排行中有“家传孝友,本先立”句,是希望下辈要以孝、以友为传家之本;上庄胡氏排行中含有泽字,恩泽于人,德泽于人,惠泽于人,好一个“泽”字。章氏排行中有个“培”字,这当然是培养、培育、培植人才之义,又是多好的字眼。这更能说明编撰排行的先贤、先哲们,十分推崇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教育,主张从娃娃抓起,寓教于名字之中,天天喊叫,日复一日,潜移默化,培养后人成为孝父母、友四邻、效国家的栋梁之才。凡此,用当今时髦话讲,是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也是很不错的德育教材。可是,在以往“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一味将排行戴上“封建资产阶级用以统治劳动人民的工具”这顶政治帽子,未免失之偏颇了。
  长期以来,排行、辈分一直是同姓同宗人的称呼规范,上辈、下辈,长辈、小辈,礼法有序,尊长爱幼,蔚然成风。同一辈分,不分家贫家富,不分官大官小,人人平等地受下辈人尊敬。你再富有,职位再高,在长辈面前也得称其伯公、叔公或伯、叔,辈高一等,见官高一级。婚丧宴席,同宗人共桌,谁坐上位,谁坐下位,各人都自觉地按辈分入座,东家是不可以按大款、小款或大官、小官来排座次的。否则,东家排错了席位,不仅被受歧视的人骂为“狗眼看人低”,更有甚者会怒掀酒桌,扬长而去,东家还得上门去赔礼道歉。徽州人受朱熹思想影响很深,对这些世俗情有独钟,代代流传,历久不衰,这又从另一侧面证明徽州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
  瀛洲村章氏排行的25个字,个个都是好字眼,但组成的句子却没有很确切的意义,这是一个特点;另一个特点是从第二句至第五句,每句都嵌有“水木火土金”的偏旁,构成“五行”,排列有序,一句不乱。“五行”(习惯序列为“金木水火土”,《辞海》是“水火木金土”)学说,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思想家将“五行”所指的五种物质视为构成万物的元素,藉以证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又产生相生、相胜(克)理论,相生意味着互相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意味着相互排斥,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学说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因素,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数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产生之后,古代医学家用它来说明脏腑的属性(五行)和相互资生、相互抑制关系,极大地推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当代的中医学界,依然沿用“五行”学说来指导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瀛洲村章氏先贤能够将五行学说纳入排行之中,足见他们的文化素质、思想境界确非平庸之辈。
  当然,“五行”学说也有负面效应。如旧时的算命先生,对取名、择偶、卜吉凶者,都用“五行”来分解各人的生辰八字,胡诌什么犯冲、犯克,什么五行不足,什么避让、禳解、消灾等等,不一而足,全是吓唬人、糊弄人、欺骗人的邪说,我看就没有一点科学道理。如今,算命先生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又时尚起来了。对此,我依然不信也。
  还值得探讨的是,章氏排行第一句的“国为自”三字,只有为字的繁体字含四点水,四点水为火,但顺序不对,此处应为木。后面的培字含土,钟字含金,顺序倒是不错的。“国自”二字是否含有“五行”,我查《辞源》、《辞海》、《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等,都得不到答案。我又请教很具权威的古文专家,也未获得满意答复。我估猜,可能当初编撰排行不是一气呵成的,开始只撰了第一句,后人续编时发现末尾二字嵌有“五行”偏旁,续编者是精通“五行”学说的大儒,所以就撰著了后四句,将“五行”作为偏旁按一定顺序全部嵌入每句之中。不知此说当否?有请专家学者拨冗指正了。

之六、章氏始祖墓葬

  “入土为安”,这是汉民族的的传统,徽州人尤为重视,历代为祖坟、茔地而诉诸官府之事,不胜枚举。古时,损人家祖祠,挖人家祖坟,是最不道德之行为,官府也是要追究的。我还记得小时看见一张官方布告,是对挖人家祖坟者的处罚,贴在后街上村的一户人家墻上。保护古墓葬,保护民众之祖坟,前者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后者也已列入正在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中。
  瀛洲人历来看重修葺祖坟之事,嘉庆版《绩溪县志·人物志》载,前已提及的“孝友”章良勋,“修理祖坟,自1世至12世,共17冢,皆勒石树碑”;“尚义”章良辅,字道南,太学生,“欲置义冢,一时未觅得善地,病中瞩其子曰:‘此我志未逮也,汝等勉之。’后择买晏公亭后地,置为义冢,行石之碑”;“乡善”章焕文,由诸生监考州同,“生养没葬者,有为之”;“乡善”章连宗,“见有坟茔坍塌,其子孙又无财力,尽自己所有帮助修复,或力所不及,也耿耿于怀,临终前还嘱咐儿子成全此事”。从以上文字可以知道,瀛洲始祖运公墓,是经良勋公修葺过的,但当时的运公墓在何处,未有记载。
  现保护很好的始祖运公墓,坐落于凤形山之凤膆,今之光明公路西侧,距华龙公路100米稍多一点。1950年代中期,凤形山还是古树参天,运公安息于此,遮阳避日,异常清静,庇佑他的子子孙孙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兴兴旺旺。前文已经述及,凤形山的参天古树,也在“木炭炼钢铁”运动中一扫而光了。
  清·道光丙戌年(1826),运公子孙对该墓修葺过,同穴还有运公继配夫人胡氏、其子瑕公及夫人何氏。以往,凡逢春节、清明节,本村和外村的章姓长辈、士绅等头面人物,都要到此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我没有资格参与,但站在远处观望过这种既隆重又热闹的场面。1960年代兴建光明公路时,整座坟墓被泥土覆盖了,部分墓体也低于路面,村民栽上桑树,形成了桑园。
  2003年秋,一些在村、在县的章姓离退休人员自筹资金,在村长、支书(客姓人)支持下,动员村民移栽桑树,彻底清除堆积的泥土,使埋在地下40年之久、面积约40平方米的章氏祖墓重见天日。因坟墓整体完好,坟面砖文字清晰,根据“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所以只对墓壁、坟面墙加以修整,并在坟面墙之上加筑一道上架横额,额枋上砌了砖质栏杆,望板粉白,四根望柱上端刻荷花纹饰;墓顶加浇水泥,呈球状,外围加砌护墙;坟明堂铺鹅卵石,外加砌稍高于公路的长方形护体,并用水泥抹平,筑6档踏磡下到坟明堂;为防止坟明堂积水,又在公路下埋设排水沟;坟墓上首新竖一块大理石墓碑,正面刻“瀛洲村章氏始祖运公之墓”,背面刻《章运公墓重修记》,碑面黑色,文字添金。修复后的运公墓,显得庄严、古朴、典雅、大方,这是一座我县少见的、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墓葬。我为此写了《退休人员护文物 宋代古墓今修复》的文章在报刊发表后,吸引了外村甚至外县、外省的运公子孙,纷纷前来瞻仰和祭拜。

之七、崇文重教 人才辈出

  徽州有“东南邹鲁”之誉。所谓“邹”,孟子之故乡也。所谓“鲁”,孔子之故乡也。古代两大圣人的学说,构成了孔孟之道,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崇文重教。“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优则仕”等等说教,历代徽州人都是铭刻在心的。“十户之村,不废诵读”;“邑小士多,绩溪为最”,这又是史书上对绩溪崇文重教之风的赞颂。
  运公在瀛洲(油坑)安顿下来之后,曾嘱其子瑕公回原籍搬来一只颇富文化内涵的石狮(今仍在),标志着章氏家族的崇文美德。运公出身书香门第,世代为官,崇文重教,形成家风。以往,清明节祭祖发胙,就规定学历高低,多寡有异。它虽有不公平之嫌,但却凸显了老辈人鼓励后生认真读书的良苦用心。“三代不读书,养了一窝猪”,瀛洲人基于这种认识,凡富裕人家,对教育事业极舍得投入,开蒙馆,办私塾,聘请文人来家坐馆授课,促使子孙成才。历代自学成才者,也不乏其人。民国二年(1913),村人创办了私立瀛洲小学,址在宝敕堂即“五分祠”(该祠后改成新校舍。瀛小一度搬到章氏宗祠之余屋,今残余门阙上还隐约可见“瀛洲学校”四个字),由我曾外祖父章钟焘执教,时有学生30余人。私立瀛洲小学一直运转到1952年改为公办,长达40年之久,其运转经费除有部分校产收入外,大部分则由旅外瀛洲商人鼎力相助,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瀛洲人尚来有崇文重教之优良传统。就是解放前,村中的男孩子,再穷人家也要供他读几年书的,真正文盲微乎其微;稍富裕一点的户,女孩子也能读上几年书。
  正因为历代瀛洲人崇文重教,所以它又是历代人才辈出的村庄。嘉庆版《绩溪县志》卷七《职官志》和卷十《人物志》中,明确为瀛洲人的竟有48位(不含《人物志》中的烈女15人。两卷皆有名者计其一。还有许多不明确原籍为瀛洲的章姓人不计)之多。如:
  章瑞,明·弘治乙未(1499)进士,授行人,擢御史。正德(1506—1521)初,太监刘瑾专权,许多大臣避刘而去,瑞毫不畏惧,不买其账。瑞出按苏、松等郡,刘请托私事,瑞严辞拒绝。瑞刚直不阿,廉洁奉公,名扬内外,所到之处,皆有政绩。
  章钊,瑞之子。钊任云南曲靖军民府通判时,安南(时越南称安南)贼人骚扰我边境,十分猖獗,守御者闻风丧胆,钊奉命亲督海潮兵进行反击,三战三捷,斩贼首杨春等二千有余,投降者不计其数,收复失地,升为山西太原府同知,以军功叙加太仆寺少卿,赐金蟒袍,食一品俸。钊性爱吟咏,著有《筹亭稿》。
  章淮,明·嘉靖乙酉(1525)乡荐授浙江太平县(今县级黄山区)教谕,大兴教育,捐俸救济贫困学子。屡奉同考山东乡试,不久升长沙推官,秉公而断。又奉令盘查湖南、湖北13郡案牍,所至发奸摘状,庶民呼其为青天。后卒于任,百姓为其撰写《全楚遗哀录》。为官两任,不携家室,两袖清风,屡受朝廷表彰。(此公事迹,已被收入《徽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特刊”:《古徽州之清官廉吏》。)
  嘉庆版《县志》中瀛洲人著书立说的还有:章上松,著有《鹤屏文稿》;章杲,著有《泉鉴居文集》;章定鉴,著有《爱吾庐文集》;章树逵,著有《四书辑注》和《可仪堂文稿》;章为悌,著有《云邬山房稿》;章之蕃,著有《伴月轩稿》;章煇,著有《寄生草》。
  近现代名人中,除前文提及的淳安县民国后期三任商会会长章丽川、章杰生(蝉联一任)外,最值得一提的尚有:
  运公26世孙章渭煊(1911—1999)。他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从安徽省立二中毕业后,一直从事教书生涯,迄至1953年,长达20年之久,真是桃李满天下。期间,曾担任过绩溪初中、浙江严州中学等多所学校的教导主任,兼任过私立瀛洲小学校长。他虽然不在瀛小教书,但时刻关心着瀛小方方面面的事,尤其是学校的活动经费最为操心。每逢寒暑假,他都要亲往淳安、杭州、上海一带求人捐助。由于他在乡亲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所到之处皆有收获。如今,瀛小的墙壁上还嵌有“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月十一日奠基”的奠基石,这是当年他募集来的资金,在村人协助下兴建校舍的标志。老的校舍虽然不存了,但他的“心血”永世长存。他于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年经组织选派到华东革命大学政治学院学习,同年9月专职从事民主党派工作,先后任民盟浙江省支部筹委会宣传部副部长,民盟浙江省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秘书处处长,为民盟浙江省委的建立和发展流了汗水,立了功劳。1957年的“反右”运动,民盟是重灾区,章渭煊也未能幸免,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3月获得平反,恢复名誉。同年8月,组织上又派他到九三学社杭州分社工作,次年加入九三学社组织,依次担任九三学社杭州分社秘书长、浙江省工委秘书长、浙江省委常委兼秘书长,浙江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他长期主持九三学社浙江省委机关工作,至1989年退休,为九三学社浙江省委的健康发展呕心沥血,成绩显著。
  运公29世孙章基嘉(1930—1995)。他是“上钱庄”房主章本甡之孙,在瀛洲读完小学,在县城读完初中,再去浙江读高中,然后考取上海交通大学。1951年,组织上决定他提前毕业,加入部队,成了一名气象兵。他一生勤奋好学,得到了组织器重,1955年被选派到前苏联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深造,获博士学位回国,曾担任过中央气象台长期天气预报组组长、南京气象学院副院长、北京气象学院院长、国家气象局第一副局长、全国政协委员等重要职务;他编著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由于他在气象学科作出的卓越贡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是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各国皆焉。我国现行两院制,即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全国现有两院院士约2000人,平均65万人方有一位;安徽有79人(含美籍华人杨振宁),平均80万人才有一个。(以上数据引自安徽《文摘周刊》2006年6月9日、12日第五版)绩溪出了4名院士,这是很了不起的人文现象;1000多人口的小小瀛洲村,出了章基嘉院士,这是章姓人的骄傲,这是瀛洲村人的骄傲!不幸的是,1995年10月6日清晨,他外出晨练,在马路上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脚踏三轮车撞倒,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肇事者是一个从河南农村到北京以收废品、检破烂为生的中年汉子,北京人称他们为“板儿爷”。这位“板儿爷”是个法盲,他随即逃逸,但公安部门很快锁定了他,特此成立重案组,穷追不舍,终于10年后的2006年2月12日将其捉拿归案。
  运公28世孙章熙康,1936年生,前列港口陈同益商号最后一任经理章虎生之子。瀛洲小学毕业后到县城读初中,高中就读于杭州一中,1953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五年制,1958年毕业。他一生工作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从助理研究员,到副研究员、研究员,再到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一步一步走来,成了我国冶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属有特殊贡献而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国家级专家。他结合科研工作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北京科技出版社曾出版他的专著《非晶态材料及其运用》。退休后,还担任多家中资和外资企业的技术顾问,现已古稀之年的人了,依然忙得不亦乐乎。
  运公29世孙章飚,乳名慕维,排行名基仁,1942年生,系“下钱庄”主人章本堃之孙,与基嘉是堂兄弟。他也是在瀛洲读完小学,在县城读完中学,然后考取合肥师范学院(后併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次年转读艺术系,1967年毕业后回家乡工作,曾任绩溪县文化馆馆长、县文化局局长。1980 年代后期调省城工作,先任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后当选省美协主席、省文联副主席,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还担任过省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初攻版画,硕果累累,其创作的版画《昔日的辉煌》和《世纪之门》,双双荣获1988年“鲁迅版画奖”,这是我国版画界的最高奖项。后改攻中国画,徽州家乡山水是其主攻方向。章飚继承和发扬“新安画派”前辈大师们的传统和技艺,孜孜不倦,一步一个台阶,终成“新安画派”当今一代的领军人物。他的美术作品,有百余幅入选国家级美展或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获国家、省级大奖10余次;其部分作品选送美国、法国、日本、挪威、新加坡、荷兰、埃及、乌兹别克斯坦、拉脱维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等文化机构,收藏其作品。2002年和2005年分别荣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授予的“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已出版个人专集《章飚中国画选集》、《章飚版画选》、《章飚画集》、《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特邀书画名家·章飚专辑》等。
  此外,从编修瀛洲《章氏宗谱》收集到的资料可知,现时在校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有10好几名。我的儿子、运公29世孙章淳,高中毕业后进入在我县的黄山市水泥厂当工人,后通过自学,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文凭,2002年3月,参加国家第一次司法考试,以绩溪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由司法部部长签署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全县第一个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资格的执业律师。因为当年是国家举办第一次司法考试,全国参加考试者多达30余万人,过线的仅2万多人(其中绩溪有3人过线),比例是15︰1,所以报刊上称那次考试是“最难的考试”。儿子能够跨越这个高高的门槛儿,我这个做父亲的自然感到欣慰,故在此补上一笔。

之八、章姓客姓 和谐相处

  宗族势力,是把双刃剑,对内有亲和性,对外有排斥性。瀛洲章氏宗族,自然也不例外。
  古时的瀛洲村,有“七星捧月”之谓。何来“捧月”?出典有二,一是瀛洲村是一个半月形状的村落。如今村庄拓展了,半月形状态依然没有大变;二是村后的来龙山也是半月形状,故名为月形山。何来“七星”?那时的瀛洲村,登源河左边散居着七个姓氏的小村庄,即下塘坑山口的庄屋住有庄姓人,江山屋口住有江姓人,佛殿圩下住有赵姓人,黄连树下住有刘姓、孙姓人,何家门前住有何姓人,汪里桥头住有汪姓人,所以有“七星(姓)”之说,故形成了“七星捧月”之势。(转引方静《魅力绩溪》一书的第四章《走进百里花园》第二节《东源河畔的古村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以后,随着章姓人口的膨胀,宗族势力的排他性,几个小村庄的外姓人逐渐离去了,但“七星捧月”的说法一直流传了下来。
  解放前,也有少数几户做“下等事”的客姓人,如刺头、抬轿、吹鼓手、补铜壶者。对这些人,宗族势力是可以容纳他们的。解放后,宗族势力受到冲击,瀛洲村的客姓人渐渐多了起来,现有丁、方、王、韦、叶、江、吕、刘、汪、余、许、杜、周、洪、李、吴、邵、高、胡、张、程、俞、钱、雷、潘、楼、戴、韩、徐等近30个姓氏。
  如今,章家人仍占全村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客姓人口虽然不是很多,但客姓人不可能再受到章氏宗族势力的欺负。也可以这样说,宗族势力已不复存在了。正因为如此,章姓人与客姓人能够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实际上已经融为一体。如2003年底,我们编的《瀛洲》一书,出版发行后回笼一部分钱,大家商量用来修理章氏宗祠和运公墓,开会时我提议修祠堂由当时的村长(章姓人)、修祖墓由当时的支书(客姓人)分别负责施工。作为客姓人的支书二话不说,挑起了修葺章姓祖墓具体施工的担子,并在总负责人的指导下将这件事情办得很好。再加上章姓人与客姓人相互通婚,许多人家形成了亲戚关系,和谐氛围愈加浓浓。
作者住绩溪县舒家巷38—2号
 邮编:245300
 电话:0563—8163493
 邮箱:jixizyg@163.com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