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生章汉与延平坂山村

仁郁公裔孙坂山19世孙
大胜、大武 整理

  浦城章汉,字倬堂(1798—1857),及公第三十六世孙,清道光十九年丁酉拔贡,朝考一等一名,钦点为七品小京官,刑部直隶主事加四级诰授中宪大夫。著有《新溪文集》、《倬堂制艺》《帖体诗》等多卷。其祖上是浦城显赫一时的临江之望族,尤以父章全受、叔父章全修之子孙最盛,章汉、章阶、章奎照、章曾望、章奎焕、章奎联等相继得拔贡、岁贡、副贡生、郡邑庠生。道光十五年,因资福寺章仔钧功德院田产被豪强占卖,只存田360帖。为收回田产,时为禀生的章汉四处奔走、广联族亲、募捐钱物、告官请呈复章氏祖业。至道光十九年,章汉拔贡任刑部小京官,假归省墓时,再集族众公议,愿以道光十六年至道光十九年租息捐入南浦书院,道光二十年后才尽归章氏首事经理,并请斋工奉佛堂香,看守茔墓,并完粮办祭后,经浦城署县令查详向建寕府详复后,才得知府嘉恒批准,终使寺产得归。


发现于《中医宝库》抄行真本装订线中的条记
  坂山十二世孙章福衍,字世超,擅长民间曲艺。乾隆丙辰年(1736年),坂山曲艺《大腔戏》及《金线傀儡木偶戏》到南京章氏族亲官员府内演出时,巧遇该族亲审查一逆反大案未果,愁眉不展,福衍公问清事由后幇助查结了大案,并上报朝廷。乾隆帝得知审案情况,又有章氏族亲官员力褒,虽是艺人卑身,但其超凡智慧得到皇帝的赏识,乾隆帝恩赐福衍公正四品官职,福衍公不敢受,婉言要回乡做点事,于是得恩封一匾“荣膺(皇恩)锡杖”并得赐乡官田官山千亩衣锦还乡,富甲一方。道光十八年(1839年),即章汉拔贡前一年,章汉随叔父全修为资福寺田产一事长途跋涉辗转坂山联亲募捐,下塌土库福衍公之子扬蔚公(字孔懋)(福衍公已故有年)二十日,与我坂山三大房共一十二人在祖大堂论说世系衍脉,并为各房厅堂提封“贡元”“经魁”匾额和题联“忠孝詩丁科,全城落恩情”以及土祖庙门额“保我黎民”和学堂名“全城科堂”堂联“祖训思恩科,学有万卷书”。聚会前后二十日共吃猪一头、鸡八只和鸭三十六只(有书记)。事后扬蔚公还捐银500两。通过论说,当时就坂山世系应该已有共识定论,但不知何故,世系衍脉确认后,却把记录珍藏于各类史书中,后世子孙只当故事讲述,鲜提论谱之事。在此,笔者根据零碎的故事记忆猜测,可能是当时坂山房兄之间琐碎矛盾,影响福衍后代家道中落无心修谱,以至也未言传于嫡孙惠眉(字承寿)。直至2013年金秋十月,我准备编修坂山族谱征集资料时,恩蒙先祖祐护坂山十九世孙大顺从其珍藏的古书中发现了当年参与论说者章真帝(坂山十五世)和章扬蔚(坂山十三世)的手书或手记真迹。


坂山十四世孙真帝手记真迹
  章真帝(坂山十四世)手记内容:“我祖六子仁郁公三子储字富公二子字格公三子金宗公汉川公生有二子朝半公、朝皇公(去西玉,笔误应为域),朝半公生有二子溢龙公溢虎公,溢龙公生一世章公生三子长二世章公子三成章公、二子二德章公去江西、三子二旺章公去浙江,三成章公生二子,长永俭公生有子升子孙(应为清笔误)子兴,朝半公南京迁建宁迁建(笔误应为剑)津梅东茶坪迁西芹后坑迁九甲迁宝山,朝半公祖重(笔误应为宗)南京迁宝山大堂祖堂兴旺人丁。朝半公安葬建州皇(皋)(山)牛型,溢龙公安葬建(剑)津双玉山面西芹,一世章公、二世章公安葬延平马站(笔误战)金鸡山面向西芹溪。我真帝听我族(笔误祖)人于章汉说记。我本人身上重病,体力全无,有心无力不能修谱,日后子孙可据此修谱。我是日落西山大限,不意我原命生甲辰年九月初八日午时,本人68岁笔。另记有臨川为左部侍郎金宗为右部次郎汉川为中部侍郎主考官朝半为六品贡生”。


坂山十三世孙扬蔚手书真迹
  章扬蔚(坂山十三世)的手书内容“章汉与叔来宝山是清道光十八年,叔孙在宝山封饼(笔误匾),我扬蔚与我祖(笔误族)章汉三大房共十二人祖大堂论说,我祖仁郁子储字富三子字臨川二子格二子祥子金宗二子汉川二子,墓葬南京龙虎山牛形,朝皇迁西域次子朝半二子从南京全成街应天府迁建郡全城街,墓葬建川大越山双溪口牛形,溢龙溢虎,溢龙一子墓葬于剑津双玉山面西芹,一世章三子,一世章墓葬延平金鸡山面向西芹溪丹凤形,二世章子三成章墓葬延平马站金鸡山面向西芹溪,二德章迁江西,二旺章迁东京,三成章二子,墓葬西芹东山莲花形,永俭二子厚公,永俭三子,墓葬西芹后坑出龙蛇形,祖如(笔误香炉)南京迁到宝山,日后裔孙昌盛祖堂修缮由以上子孙承担一切,子兴公有浦城会谱后裔孙在编谱忍记,章汉祖十二人二十日在扬蔚家吃猪一头三十六只鸭子八只鸡”。
  以上二者比较,先祖世系内容资料记载基本一致,相差一代“祥公”。
  笔者十月二十八日拙文《南平坂山村章氏世系源流考证》一文,已登载于浦城《章氏文化》会刊及浙江章寿发的章氏家族网上。现对文中世系特补正如下,挂线为: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三子儲(字富)—三子(字临川)—二子格—二子祥—金宗—二子汉川—朝皇(长,迁西域)、朝半(次)—溢龙(长)、溢虎(次)—一世章(溢龙子)—二世章(长子)、二德章(次,迁江西)、二旺章(三子,迁东京今浙江)—三成章(一世章子)—永俭(长)、厚(次)—升(长,迁江西)、清(次,出嗣厚公)、子兴(三)—水溢—禄三—成啟(长,正长房分支)、成富(次子,正二房)、成财(三,正三房分支)—德林(长子,下长房分支)、德星(次子,下二房)、德江(三子,下三房分支)—仙乌(下二房子)—福转—金龙(长,字凤轩)、赐保(次,字祐轩分支)—土孙(凤轩长子,字厚宇)、土地(字耀廷,凤轩次子分支)、天弟(三)、尾弟(四)、尾发(幼)—成字辈(凤轩子)—长字辈—福字辈—扬字辈—学字辈—惠字辈—荣字辈—汝字辈—廷字辈—大字辈—立字辈—光(盛)字辈—耀字辈—明字辈……。坂山兴公传至明字辈共二十三世,为及公四十世。平均每代隔代年龄约为30岁。
  从以上繁衍传承看,虽然章汉当年到坂山论说封匾时(坂山才繁衍到32世,参与论说的坂山族人为30、31世,而章汉为36世),相差四、五代,似乎有悖逻辑,但若从坂山传承看,我坂山大多为从小辈嫡传,繁衍代数较慢,平均每代隔代龄偏大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坂山三大房繁衍速度快慢本身就差了三代。笔者认为这符合繁衍规律和现实逻辑,世系可以确定。
  迁徙情况:元末因元朝皇帝偏听朝臣谗言,不满朝皇朝半、溢龙溢虎名讳,迫使朝皇迁西域,朝半携子溢龙溢虎迁居建郡全城街,后溢龙携子一世章迁居南平梅山茶坪(今梅山坡)居二代后,永俭公于明初迁西芹后坑居几年后,携三个儿子升公、清公、兴公,带着祖传“三宝”—祖香炉、笔砚和算盘从后坑碾转迁九甲(今上马石),又于明永乐年间再迁居宝山丕(今坂山村),兄弟见地方小。长子升带着祖传笔砚迁江西,生有五子有居江西有迁建宁(今建瓯)有迁浙江,浙江大盛裔孙章鋆清咸丰二年(1852)状元及第;次子清公带着祖传算盘出嗣厚公;三子子兴公留居坂山奉供祖香位,以茶养繁衍生息。
  墓葬情况:汉川仕元朝中部侍郎主考官,墓葬南京龙虎山牛形;朝半公为六品贡生,墓葬建川(今建瓯)大越山双溪口牛形;溢龙公墓葬于剑津双玉山面西芹;一世章公墓葬延平金鸡山面向西芹溪丹凤形;二世章公墓葬延平马站金鸡山面向西芹溪;三成章公墓葬西芹东山莲花形;永俭公墓葬西芹后坑出龙蛇形;子兴公墓葬坂山留補窠上坟左边。
  章汉与坂山裔孙同为仔钧公六子仁郁公裔孙,同出一脉,源缘流长。

 
2013年11月初冬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