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章氏家族寻祖

湖北通城:章强


(一)序

  章氏宗族在当今中国虽然算不上大姓,但在自神农氏炎帝时起近6000年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家族文化,演绎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章氏家族发展史。历史近追溯至公元前208年,秦代大将章邯受令秦二世调遣,征剿陈胜、吴广军,百战百胜,所向披靡,最终彻底击溃陈胜、吴广。在与项羽巨鹿之战前受朝庭奸臣猜忌迫害,使章邯痛失歼敌良机,并被迫与楚霸王项羽缔结和约而称雍王。后在与刘邦激战于废丘时遭韩信围困,此时章邯想到的就只有弟弟章平了,有道是“打虎还要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当时驻守河南的楚王高级将领章平在接到哥哥章邯的求救后,立即率领部队前往陕西救援,中途遭遇韩信狙击部队,血战到底被俘,章邯在城破后拔剑自杀。弟弟章平携家从陕西南迁至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定居,章平(湖北通城章氏家族直系祖宗)子孙在此励精图治,修养生息,繁衍发达,子孙而闽、而越、而吴、而楚、而齐、而燕赵。期间无数惊天动地的故事令后人欷歔不已。
  湖北通城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屹立在雄伟、绵延数百公里的幕阜山下,吴风楚韵,秀美山川。通城章氏家族始祖章讓在南宋灭亡、元朝建立之初,于公元1300年左右由祖籍当时南宋首都杭州郊区县市、临安昌化地区转辗经江西武宁,翻越鄂、赣交界幕阜山迁徙入藉通城。章讓公父亲章绶,祖父章欣之(南宋桐庐县主簿),曾祖父章祖康(南宋平江府军裕祭酒),高祖父章鑑(鉴)是南宋尚书右丞相、通奉大夫、封钱塘县开国伯(可能于南宋灭亡之前携部分家眷出国侨居韩国),章鑑的父亲章櫄(椿)、弟弟章锯、章镕都考中进士,他们就是当时名噪“京城”的“兄弟三进士”、“父子四进士”。每每读到此家谱章节和查阅到此相关史料时,本人对通城县章氏家族伟大的祖宗肃然起敬,为老祖宗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朝代更迭,兴衰旧事。探究通城章氏始祖讓公在宋、元改朝换代之际、迁徙之谜,是晚辈在工作之余的最大兴趣。之前在公元二O一三年六月的一个星期天,晚辈第一站驱车去了湖南省平江县,拜访了湖南平江通城章氏始祖讓公支下年近七十的章平安宗亲,终于目睹了阔别通城141年的原通城章氏家谱(1872年左右,由通城县章分贵赠送至平江宗亲保存至今)
  根据《1872年通城章氏族谱》中附刊(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年“武昌府通城县会谱旧叙”)中记载:“太傅公十二世孙(实为十七世)”章讓公由吴之武宁而入籍,和1815年嘉庆乙亥年“通城续刊谱序”记载太傅公十二世孙讓公由“吴之武宁注籍通城”。讓公为何记载由“吴之武宁”而入,而不是直接记载为由武宁入通城,这其中必有缘故是后话。
  同时,谱上记载通城讓公高祖父章鑑为南宋右丞相、钱塘县开国伯,听说江西修水县也有个南宋右丞相章鑑(据史料查南宋确有两个右丞相都叫章鑑,一前一后),那修水的章鑑是不是我的直系祖宗呢?带着这些疑问促成了本人通城章氏家族寻祖之旅程。

(二)寻祖武宁

  当今武宁即江西省紧挨湖北通山、黄石阳新、及江西修水的武宁县(武宁和修水历史上曾属同一个县),和通城像两兄弟,一个倚立在巍巍幕阜山的东面山脚,一个驻足在西面山下。
  距距两百公里,“武宁”却成了我至今未涉足过的土地。“吴之武宁”“武宁”是祖宗曾经驻足或艰难跋涉的故地,这些天她成了我寝食难安的眷恋。
  出发前,我向“武宁文联群”发出了“到八百年前的祖宗故地武宁寻祖,希望能得到帮助”的贴子后,得到了“武宁文联群”网友钟新强、邱小波、秋水天长的真诚指点。甚至钟新强朋友还毫无介意的给了我他的电话号码,并发短信告知到了武宁可打电话给他。毕竟是老祖宗的故地啊,故乡人真好!
  公元二O一三年七月的一天,通城闷热的天气挡不住我如期出发的脚步。上午8点半左右,我邀友桂求安兄弟如期起程,从通城上杭瑞高速直奔九江方向。路上,我无瑕顾及沿路美丽的风光,心情却感到别样的沉甸,五味杂陈。特别是桂求安兄弟在路上给我谈起N年前,通城桂氏家族到江西古市祭祖的场景,江西同宗老表、男女老幼久久驻立在门前,招手目送通城族子孙回湖北。他说那场景有如慈祥的母亲又送走在外流浪的儿子,是那样令人心酸,催人落泪。心情之复杂,半路我即要桂友代为驾车,自己却坐到副驾上闭目沉思。2200年前的祖宗在豫章郡(修水、武宁均属豫章郡)复兴起家,直至子孙转辗迁南宋首都杭州为官定居,1500年后祖宗再次途径武宁至通城,可那个时候却是为官南宋的祖宗,面对改朝换代后元朝建立时的艰难生存。祖宗的心酸谁人知晓?武宁是我祖宗曾经兴旺、曾经跋涉过的土地……
  随着一声轻轻的提醒,到了新余,我赶紧睁开微闭的双眼,车子已下杭瑞驶进新余出口匝道,右拐上了大广高速,奔向武宁。
  展现在眼前故乡的山,绵延不断,挺拔秀丽。车子进了一个隧洞接着又一个隧洞,这里的隧洞一点不比陕西、甘肃的隧洞逊色,但感觉既陌生又亲切。车子到了鄂赣收费站后前往澧溪方向,按预定计划下了高速。出得澧溪站时,时间已到了11时18分。直行不远过了澧溪大桥,来到澧溪镇街上。街两边稍显矮旧的门店从眼前缓缓滑过,没几分钟的路程车子已到了街的近头。与桂友一合计决定就在小镇上用餐,于是折返至一个叫“玉楼酒家”的餐馆落了座。席间和桂友细细品味“老家人”的手艺,桂友对几个菜的味道赞不绝口,而我的心情却已飞到了澧溪镇的仙人潭,听说那里是武宁县章氏家族的聚居地。放下筷子叫来一腐一拐的老板娘买了单,就和桂友开车上了路。按老板娘的指点在临岗村转了一大弯后又折返过澧溪大桥,不远左转上了一条较为平坦的公路,大约行了七、八分钟路程,见左前方有一条几米宽的水泥路,斜着伸向远方,凭直觉这里应该到了仙人潭?到了章氏本家了?
  从车窗远眺路边星点的居所,真有点回家的感觉。轻踩油门,生怕惊着了“故乡”的土地,感觉是那样羞涩,又那样腼腆。前面下坡靠左处有一幢崭新的楼宇,车子缓缓滑到近处,只见屋旁有一五十来岁的大姐,于是放下窗玻璃,礼貌地询问大姐这里是不是仙人潭,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瞬间一股热流涌遍全身。可是警惕的大姐在我刚下车之际却退后一步关上了偏门,转身背对着我向正屋的偏房走去,我茫然的打住了刚张开的口,示意桂友发车再往右前行。迎面向我走来的一位带着小孩的女子告诉了我仙人潭族长章福祥老人住所的方位,路上还有一位热心上了年纪的老大姐带着我来到了章福祥老人家。
  见到章福祥老人我好高兴。四年前介绍章福祥老人的贴子称其八十八岁了,我之前真怀疑四年后的老人是否健在?神智是否清楚?眼前92岁高龄的章福祥老人满头银发,除耳朵有点闭外,目清神明,精神熠烁,当得知我们是来自湖北省通城县章姓子孙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赶忙招呼我们坐下,到里屋拿来了香烟,反复询问我们吃饭没有?这下真提醒了我,这次初来拜访江西老表实在鲁莽,到了江西老表家里才想起什么礼物也没有带上,慌忙小跑出屋将车里仅有的一包湖北黄鹤楼香烟拿来、反复推让还是塞到了老人家手心里。老人从里屋找来了老谱,闻声赶来的几位乡亲充当了翻译。
  我仔细浏览武宁的章氏族谱,并不时询问了老人谱上的一些相关情况,对武宁的章氏家族有了个基本了解。武宁章氏家族属仔钧公四子仁撤公支下子孙(?至发此帖前日奉新晋斌宗亲告诉我武宁世系有待确证),而通城章氏家族属仔钧公、仁嵩公下子孙(在以后将专题谈论通城县属仁嵩公下,而非仁郁公支下子孙),通城和武宁章氏家族虽然都属仔钧公支下子孙,但并非同属仔钧后仁撤公或仁嵩公下子孙。我通城章氏始祖讓公只是途径“由吴之武宁”而入通城?并非祖籍武宁而入通城?在了解基本情况后,起身告别之际,俨然不知屋外已下起大雨。我紧握着章福祥老人的手,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活个双百岁,老人家笑呵呵跟我道别。当车子在雨中调了头,缓缓离开时,章福祥老人及几位乡亲还久久地站在大门口,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章福祥老人能活到两百岁,瓢泼大雨伴随着车子到了武宁县城。因秋水的指点,我们找到了“培科书社”和店主章先生。在章先生那里我们见到了一本完整的武宁章氏族谱(1989年修),在狭窄的书道里,我再次核对了谱序,进一步弄清了武宁章氏家族的世系(?至发此贴前日奉新晋斌宗亲告诉我武宁世系有待确证)
  武宁章氏出自仔钧公第五子仁撤公支下,由1世仔钧—2世仁撤—3世文炎—4世全—5世俞—6世恺—7世卞—8世喜—9世瞻—10世有伦—11世琮—12世尧臣—13世程—14世汉章—15世鉴(字公秉别号杭山)—16世洙—17世德厚、德明、德高、德广、德裕。在了解情况后,我向“武宁文联群”的钟新强朋友去了个电话,希望能在钟的帮助下,能得到武宁方志局的帮助,武宁的行政历史上能否查到一个叫章讓的人,曾在宋代、或元代在武宁任职的记载。电话里钟新强朋友爽快的接受了请求,我这才放心地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武宁。
  告别了武宁,告别了我祖宗族谱上近三百年来反复提到的“武宁”,真希望彼“武宁”就是此武宁。我悄悄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雨后的天边,飘忽着几丝淡淡的云彩,哦,那是我寄托乡愁的平台,来不及深吻武宁的大地,也许这正是祖宗的安排,再见了,武宁!

(三)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届家谱简介
——通城始祖章讓公支下历代家谱
(约迁通时间1300年后~2013年)

  “家之谱,国之史也”。通城县章氏家族始祖章讓于元代初期约公元1300年后由“吴之武宁”入籍通城。距今700年来,通城县章氏家族小修谱虽然难以考证,但大修家谱有史可查。自清朝康熙年间、武昌府太守章培基统一浙、闽、赣、鄂金修族谱以来,至今有证可查的已有九次,现将九次修谱综述如下:

  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史第一次正式修谱(一修谱)
  朝 代:清朝
  时 间: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年),即公元1717年
  发起人:时任武昌府太守章培基
  编辑人员:雲、溢、宗贺、宗玉、良瓒
  参考资料:
  1、公元1661年(辛丑年)由闽宗章宣、章瑛,吴宗章清远(宣、瑛系浙江会稽(今绍兴市)称山道墟(今上虞县))三人跋涉千里带来的谱牒(其中,所提供的通城始祖高高祖父与之上的祖宗联结跟实际不符)
  2、考略旧文:因季闯献之变(即明末李自成起义)导致通城县章氏家族旧谱残破特甚,人文资料“拾什一”。
  重要序文:《附刊武昌府通城县会谱旧序》

  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史第二次修谱(二修谱)
  朝 代:清朝
  时 间:雍正三年(乙巳年),即公元1726年
  联络人员:咸宁:章华序、通城:章瑞来
  重要序文:
  1、《咸宁通城会谱序》作者:太傅公二十六世裔孙邑庠瑞来
  2、《通城合咸宁谱序》作者:忠玉
  3、《隽上章氏宗谱序》作者:云谨

  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史第三次修谱(三修谱)
  朝 代:清朝
  时 间:乾隆乙巳年,即公元1785年
  重要序文:《附刊章氏会谱旧序》作者:联珙

  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史第四次修谱(四修谱)
  朝 代:清朝
  时 间:嘉庆乙亥年,即公元1815年
  重要序文:
  1、《续修章氏宗谱旧赞》作者:钱塘宗末煦邮(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内阁大臣协办大学士)
  2、《续刊谱序》作者:联诰
  编辑人员:瑞林、光楚、扶朝等

  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史第五次修谱(五修谱)(失传)
  朝 代:清朝
  时 间:道光甲辰年1844年
  文字记载:来源于1905年《通城全城堂续修家乘兼考证总序》,据记载1844年谱予“粤匪之乱”时灭失,但此前1815年谱由瑞林公保存。

  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史第六次修谱(六修谱)(‘失传’至2013年)
  朝 代:清朝
  时 间:清同治十一年壬申年,即公元1872年
  编辑人员:必三、九曲、江河、雨照
  重要序文:
  《通城重修会谱序》作者:作霖
  《通城重修会谱序》作者:汝澍
  《银城重修会谱序》作者:腾鹏
  《续修宗谱序》作者:文翰
  《续修宗谱序赞》作者:作霖
  (此后七、八、九修谱因前谱‘失传’而部分失实)

  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史第七次修谱(七修谱)
  朝 代:清朝
  时 间:清光绪三十年次甲辰年,公元1905年
  编辑人员:品华、腾鹏、雨照、占魁、文雄、光祖、镇国、鼎魁
  重要序文:《通城全城堂续修家乘兼考正总序》作者:腾鹏

  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史第八次修谱(八修谱)
  朝 代:中华民国
  时 间:民国二十四年岁次乙亥,公元1935年
  编辑人员:洪道、耀藜、孟元、起甲、立中、耿光
  重要序文:《叙言》作者:玉瑛

  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史第九次修谱(九修谱)
  朝 代: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 间:公元一九九二年
  编辑人员:齐汉、天治
  重要序文:《序》作者:英杰

(四)通城县章氏家族始祖章讓祖上世系图

  第一世:仔钧
  第二世:仁嵩
  第三世:士廉(宋都御使)
  第四世:世涣
  第五世:得象(北宋宰相)
  第六世:约之(1053年进士及第)
  第七世:元方(北宋仓部员外郎、浙江临安仓化览村始祖)
  第八世:琰(河北保定雄县防御推官)
  第九世:象孙(南宋仓部员外郎、浙江临安仓化历村一世祖)
  第十世:世庆
  第十一世:诩
  第十二世:櫄(椿)(1208年进士、通议大夫)
  第十三世:鑑(1213年进士及第、南宋右丞相、钱塘县开国伯)
  第十四世:祖康(平江府军裕祭酒)
  第十五世:欣之(桐庐县主薄)
  第十六世:绶(举人)
  第十七世:讓(拔贡、湖北省通城县章氏始祖)

(五)综述通城县章氏家族史上九次修谱
(1717~1992)

  通城县章氏家族,历史上的第一次正式修谱是在1717年,一修谱简称《1717谱》;第四次修谱是在1815年,四修谱简称《1815谱》;第六次修谱是在1872年,六修谱简称《1872谱》。
  《1717谱》、《1815谱》、《1872谱》在通城章氏家族九次修谱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通城县章氏家族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一、《1717谱》,是通城县章氏家族首次大型正式修编的家谱,为以后通城章氏家族的延续修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城章氏始祖章讓约于元代初期入籍通城400年来,《1717谱》首次正式集中整理了其祖上四代、其支下十几代人的其本史料。之前的通城县,因“闯献之变”(明末李自成起义)家谱“残破特甚,拾什一,人文不全”。此时,武昌府太守章培基亲自督导,号召闽、浙、赣、鄂几省首次联动修订章氏家族谱,正是雨到及时,祖宗显灵、家族有幸。
  二、《1717谱》,首次将通城章氏家族始祖章讓祖上四代、支下十几代与浦城谱祖宗对接。
  据记载:当时吴宗浙江会稽人章王宣、章瑛、闽宗章清远三人不远千里带来了谱碟。章王宣、章瑛作为武昌府太守章培基的同乡,他们的到来及带来的谱碟对当时条件下的通城县章氏家族修谱,理所当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1717谱》,现在经初步考证当时与福建浦城谱对接时发生了张冠李戴式的重大误会。通城谱记载的通城始祖是章讓,章讓的父亲章绶、其祖父欣之、其曾祖父祖康、其高祖父章鑑。1717年时,通城章氏支系却与仔钧公六子仁郁公支下对接上了,章鑑的父亲变成了章驷,再上为,再上为屿,再上为傃,再上为文琮,再上为仁郁——(在此顺便提出:最近江西奉新晋斌宗亲在给我提供关于两鑑公相关史料时,其中“二”涉及的南昌祖和浦城祖对接的史料中,也许在1716年和1900年,同样因章王宣、章瑛、章清远等吴、闽宗提供了错误的对接支线图和称山章鹤汀先辈或也提供了错误的对接支线图,而导致了南昌祖与通城祖一样同样的对接错误,在此提出仅供参考并与晋斌等宗亲讨论,待日后有机会再到南昌、奉新、修水、浙江昌化览村、昌化历村、临安清凉峰镇洙浪村、墩上等地考证再讨论)
  1717年,通城与浦城谱错误对接具体如下(待进一步查证)
  通城:(章氏始祖)章讓—绶—欣之—祖康—章鑑(加之前17代共22代)
  浦城:仔钧—仁郁—文琮—傃—屿—荐—驷(7代)
  22代+7代=29代
  现经过多方史料证实,章鑑的父亲实为章櫄(椿),再至上为诩,再至上为世庆,再至上为象孙,再至上为琰,再至上为元方,再至上为约之,再至上为得象,直上至仔钧公四子仁嵩公(此对接详见“通城县章氏家族寻祖四”)
  通城与浦城谱正确的对接具体如下(待进一步查证)
  通城:(章氏始祖)章讓—绶—欣之—祖康—章鑑(加之前17代共22代)
  浦城:仔钧—仁嵩—士廉—世涣—得象—约之—元方—琰—象孙—世庆—诩—櫄(椿)(共12代)(见章寿发宗亲挂线网)
  22代+12代=34代
  1717年,通城谱与浦城谱对接错误,而造成的这一重大误会,不仅给通城县以后的修谱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且也给1717年当时修谱的编辑人员出了个大难题。按照史料推证,通城始祖章讓约于1300年后迁徙到通城县,在通城县的时间跨度约400年、繁衍了约17代人。当时,把这17代人连同至讓公高祖父章鑑止祖上合计5代共约22代人,与仁郁公支下(仔钧—仁郁—文琮—傃—屿—荐—驷,共7代)对接上了。也就是说,从仔钧公出生的868年到1717年,通城总共才繁衍到仔钧公下第29代。29代人却跨越了849年的距离(仔钧公生于868年,修谱1717年-868年=849年),平均每代人近30岁;实际上这849年却繁衍了34代,平均每代25年,这在“封建社会早生贵子”的婚姻习俗条件下是正常的。
  同时,因少代等原因对当时修谱的工作者造成的问题是可想而知的,也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据史料记载,武昌府太守章培基前辈在府上办公室必亲自过问各地修谱情况。
  设想通城县在当时参考资料“拾什一”的情况下,也只好努力为之。于是出现了从章讓到支下第10代只有人名而没有生、卒年月,至第17代勉强注上了生年、卒月,但跨度十分惊人。从而出现了章讓下第11代有进30岁生12代文通,又32岁生13代彦禄,又36岁生14代九皋,又35岁生15代近川,又40岁生16代少川,又36岁生17代可佐的连续晚婚晚育现象,这在当时封建社会“早生贵子”的婚姻习俗环境下是不可想象的。
  三、《1872谱》再一次延续了《1717谱》中的祖宗对接错误,并延续了少代断代而带来的问题。
  1717年一修谱过去138年后,1855年“粤匪之乱”(太平天国运动)时,《1844谱》毁之一旦。可当时80多岁的我直系祖宗章瑞林死死抱着家里仍保存的《1815谱》,逃到戴家山躲藏,使家谱不至断代。但瑞林公的儿子必三公于1872年主持重修时不得不再次面对祖上的代差难题,于是再次发生惯性错误也不足为奇。甚至出现了章讓公下20代至22代的3代人却跨越了109年的大跃进,中间第21代我直系祖宗文衡公随便怎么算也最少是父亲55岁生他,他再55岁生儿子,实为可笑。
  四、《1905谱》、《1936谱》、《1992谱》完全更改了通城始祖的名字,并继续延续了通城支系与与浦城祖对接的错误,以及断代、少代带来的严重困扰。
  1717年一修谱过去183年后,1900年左右,由于军阀混战,“南兵来北兵往”,通城大地也未幸免于难。同时《1872谱》在通城已彻底“消失”,通城章氏族人无不为之痛心疾首。之后似乎柳暗花明、峰回路转。1901年左右,通城族人先辈其志等人在侨居武宁时,偶然遇到了当时正在江西修水杭山(现杭口)联系修谱的、全国知名的章氏家族修谱专家章鹤汀先辈。
  通城族派专人到江西修水杭山,与鹤汀先辈商榷重修谱事谊。通城谱如何与浦城谱祖宗对接,又成了一个首要问题。但通城族人长辈对《1872谱》中对接的“通城支系为浦城仁郁公支下的记忆是不会忘记的”,这对鹤汀先辈来说肯定是个重要参考信息。鹤汀先辈是浙江会稽称山人,不仅修谱几十年,足跨数省,而且自己也是仁郁公支下子孙,为仁郁公下34世孙,对仁郁公这一支了如指掌。仁郁公这一支浦城谱排序是:仔钧公—仁郁—文琮—傃—屿—荐—骧(认定为通城始祖)(仔钧公至骧公是7代)。于是《1905谱》延续到《1936谱》,再到《1992谱》,通城近三届谱则干脆把“讓”公变成了“骧”公,并且出现了将1717年、1785年、1815年、1872年的延续版序文中“讓公由吴之武宁而入籍通城”改成了“骧公由镇江而迁通城”,骧公是镇江人嘛,这当然应该改?因这一改动,使南宋右丞相、钱塘县开国伯的章鑑的玄孙即通城县始祖章讓(仔钧公17世孙),变成了仔钧公的8世孙——章骧,章讓与章骧隔了整整9代人,隔了216年。
  1905年,通城谱从新修编后及与浦城谱错误对接具体如下(待进一步查证)
  通城:(章氏始祖变成了)章骧(至1717年首修谱时在通城繁衍的17代共计18代)
  浦城:仔钧—仁郁—文琮—傃—屿—荐—驷(7代)
  18代+7代=25代
  通城与浦城谱正确的对接具体如下(待进一步查证)
  通城:(章氏始祖)章讓—绶—欣之—祖康—章鑑(便于计算仅至1717年,加之前17代共22代)
  浦城:仔钧—仁嵩—士廉—世涣—得象—约之—元方—琰—象孙—世庆—诩—櫄(椿)(共12代)(见章寿发宗亲挂线网)
  22代+12代=34代
  这与《1717谱》时的29代差了4代,与实际的34代差了9代,9代×24岁(通城每代人)=216年。
  1905年后,《1992谱》通城始祖更改成了章骧,骧为1081年生人;通城的章氏始祖章讓公约为1297年生人。章骧公生在北宋,而章讓公则出生在元代初期。从1905年开始,通城始祖元代出生的章讓却变成了北宋人章骧。再对比细读《1992谱》和《1872谱》,《1992谱》是以1936年、1905年谱为蓝本续修的。查阅《1992谱》自骧公至得辛公共11代人,生、卒年月居然都有了具体详实记载。再翻阅《1872谱》,从讓公到得辛公却只有姓名,而无任何生、卒年月。很显然,《1872谱》中前辈都难以考证的400年前先辈的生、卒详实,怎么到了1905、1936、1992年修谱就全部弄清了呢?是祖宗托梦吗?这显然是要批评指证的。
  综上所述,在客观评价《1717谱》、《1815谱》、《1872谱》的伟大功绩时,我们不妨遵循和借用毛主席关于“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指出《1717谱》、《1815谱》、《1872谱》中因客观条件限制而造成的通城支与浦城祖宗对接的错误;同时,我们更要为族人前赴后继,献身章氏家族繁衍发展大计而喝彩!而敬礼!《1844谱》遗失时,82岁的瑞林公面对匪徒,以生命保护家谱。《1872谱》毁于“军阀乱世”时,通城其志等前辈远赴江西杭山、浙江称山寻找浦城祖宗数年,等等这些先辈楷模是通城章氏先祖无数楷模的代表,折射了通城章氏家族勤劳、智慧、不屈不饶、大公无私、团结互助、奋发进取的优秀传统,值得章氏后人永远尊敬和缅怀!
 二○一三年八月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