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状元·名臣—章衡

章衡三十八世孙
章蔚东


  我祖章衡,字子平。福建浦城人(1025-1098年),是五代福建历史名人章仔钧、练夫人七世孙,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丁酉科状元,累官集贤院学士,左朝议大夫,宝文阁待制,上柱国吴兴郡开国伯,赐紫金鱼袋,食邑七百户,《宋史》有传。卒赐葬钱塘龙井,宋哲宗御题碑额曰:四朝侍从文儒章公之墓。
  章衡父章䜣,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累官至左光禄大夫。少年时章衡随父寓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弱冠回乡,求学于浦城县学,聪慧有异才,业已崭露头角。其为著名学者陈襄(时以县主簿摄县事)弟子。在陈襄所作《送章衡秀才序》赠章衡中,在《参赞堂记》中,都有赞许章衡少年英才,志存高远的文字。在故乡浦城民间,都有少年章衡挖状元井,开状元田的赞誉传说。
  章衡高中状元入仕后,才能卓越,为民不为利,为官多有建誉。在朝不畏权贵,敢言敢做,颇有直声,史书中多有记载,如出知郑州,放出4200顷牧地给农民耕种。知澶州(今河南濮阳),正值官府立法禁民贩盐,便建言朝廷:“民恃盐以生,生之所在,虽犯法不顾。空令犴狱日繁。请如故便。”据河北《正定府志?名宦传》载:“正定府滹沱河每春弥漫,为民大患。衡为筑堤,以障冲突,居民利之。”在盐铁判官任上,他了解到物有挂空籍的情况,奏请免除。他也奏三司经费取领征敛赋税无计划无尺度之弊端,尽量减轻扰民之苦。判太常寺时,朝廷议论祧庙之制,章衡建言之礼制,为神宗欣纳。又建言:“自唐开元纂修《礼书》,以《国恤》一章为豫凶事,删而去之。今不幸遇事,则捃摭坠残,茫无所据。今宜为《原陵集礼》,以贻万世。”此建议也为神宗所赞同。章衡判吏部流内铨时,对三班院侵权补缺行为与宰相争辩诉至御前,是非分明,震惊朝廷。
  章衡也潜心研究史学,且治学严谨,造诣颇深。他编纂历代帝王世系,称为熙宁《编年通载》(十卷)。宋神宗通览后赞赏说:“可冠冕诸史。”年代断自帝尧,讫于宋治平丁未,总三千四百年。推甲子以冠其首,凡史之讹谬疑误,皆为辨证。世数代易,历统相传。年名国号,灾祥善恶具载焉。清入《四库全书》,总要中称此书“历代兴亡分合,开卷了如,是诚有裨于史学也。”是一部了不起的史书。宝文阁是收藏御书、御书文集的处所。宝文阁待制是最高且是非常荣耀的职位,既要有资历,又要有才华。神宗说:“卿为仁宗朝魁甲,宝文阁乃藏御集之处,未始除之,今日以之处卿。”
  状元善文,且又擅武,还能在游牧民族的辽国大显神威。这是让辽人国人佩服有加的事。熙宁五年,章衡以起居舍人、直集贤院为驾辽后正旦正使。弱国无外交,辽国经常胁迫宋王朝增加岁币。在我弱敌强的艰难形势下毅然受命出使辽国。辽主轻欺他是文弱书生。宴会时提议比试箭术,企图以此下马威,不料章衡毫不犹豫弯弓比箭,连发破的,辽主惊愕于他的神勇,更佩服他的文武双全,殊礼厚待,异于他使。回朝复命时,章衡奏言:辽境防备松驰,可乘此机会收复山后八州地。
  章衡与杭州的联系也颇深。元丰四年(1081年)他因同事犯事牵连削职,提举洞霄宫,第一次走进杭州任职。元祐中知秀州知州,时苏轼在邻域杭州任知州,书信诗词贺来送往,间有鹅鸭美食捧往捎来。同科进士又加志同道合之甚笃情谊,使他们走得更近。据《苏东坡全集》之书信披露,清淤西湖,美筑苏堤,仍为章衡对苏知州的建言良策,而且还助船助丁捐钱款(赠送船400只)可谓良心用苦呵!
  章衡能诗会书,有七言律诗《题资福寺》传世。宋仁宗看重章衡,有《赐状元章衡》诗二首。“十载留心向学堂,果然今曰显文章。灵鳌振处千山动,丹桂开时万里香。三汲浪中龙现角,九霄云外凤呈祥。状元帖子金书字,直入朝廷作栋梁。”另一首为:“贲帛求遗秀,封章集远方。宸廷亲赐第,寒俊副明扬。锡宴开丹陛,推恩称玉觞。昌辰荣得禄,洁已念忠良。”苏东坡称章衡是同年友,也很敬佩他。他在《送章子平诗序》中评价章衡说他有“文章之美、经术之富、政事之敏”,并且“守之以正、行之以谦”。“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这是一个高大的历史名臣形象的公允评价。
  章衡晚年告老还乡,退居故乡浦城,并在城内花园弄定居,然夫人张氏先逝,所育六子均在外为官任职,时仲子允文由象山县令调任杭州通判。章衡曾在浙江(包括杭州)多地任过职,熟知杭州,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气侯景物宜人,物产丰饶,文化深厚,徜徉西湖龙井山水美景中,又加仲子允文为官杭州(府第在清泰街内,今仍有章家桥地名),可以日夜侍奉尽孝。乃移居武林杭州,倚仲子养老。在西湖里吟诗作词;在龙井山中,与辩才论茶参禅,颐养天年。元符元年(1098年)八月癸巳寿终于杭州。哲宗因他为仁宗朝状元,四朝老臣,赐葬杭州龙井山宋广福院前(金井西),并御赐墓额曰:四朝侍从文儒章公之墓。当时还建有华表墓志。(旧龙井山又称钱塘高坑,因龙井山四周山岭围绕,四周高,中间低,似盆地,故称之。)次子允文辞官后,因守父茔礼制,遂自武林徙富春而家焉(自浦城改籍富春)。后裔子孙散处富春,萧山,诸暨,绍兴,滨江乃至江西、安徽等地估略超十万之众。章衡六子中有四子发族甚众,宋时即有孙英亮为礼部侍郎(谥赠尚书)。玄孙章颖在南宋亦为礼部尚书。至于后世簪缨科第代代延续,人才济济,蔚为江南望族世家。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