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乐清南章氏初探

浙江省嘉兴市社会保险事业局
显公83世 及公37世 章寿发


  2005年7月30~31日,笔者与河南章儒祥、温州章显广、杭州章意、萧山章建明、乐清章学克等十几名宗亲走访了乐清市仙溪镇南閤村和乐成镇东山南村。查阅了二个村的家谱;拜访了南閤忠臣章纶古墓和东山南村一始祖章君犹古墓;参观了章纶故居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閤明代石牌楼群。

一、章纶及“章、吴同宗”之探究

  章纶。字大经,号憨夫,又号葵心,生于明永乐癸巳年(1413年)。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殿试中二甲三名,授南京礼部主事。章纶秉性耿正,敢于犯颜直谏。《明史》:“景泰五年五月,监察御史钟同上疏请复储,越二日,纶亦抗疏请修德弭灾十四事。疏入,帝大怒,立执纶及钟同下诏狱,榜掠惨酷,逼引主使及交通南宫状。濒死无一语,命锢之。明年,大理少卿廖庄又上疏言复储,传旨杖廖庄于阙下,纶、同各杖一百,同竟死。”景泰五年(1454年),监察御史钟同上疏恢复原太子继承帝位一事,二日后章纶亦上疏陈述修德消灾十四事,因而触犯代宗,一夜之间变成了阶下囚,受尽种种非人的折磨与酷刑,逼其招供主使和同谋,但其宁死不屈,濒死不吐一词。第二年,大理少卿廖庄又上疏太子复位,代宗立即杖打廖庄于宫门前,并传旨狱中各打章纶、钟同一百杖,钟同竟被活活打死,章纶侥幸存活。章纶下狱三年后,英宗复位,章纶官复礼部郎中,后升礼部右侍郎。成化十二年(1476年),辞官回乡,于成化癸卯年(1483年)去世。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赠礼部尚书,谥号恭毅。
  章纶墓。位于乐清市龙西乡仙人坦村槓屿龟山之北,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于明代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近年在原址重建墓道门,四枝三间,额书“明礼部尚书章恭毅公之墓”,联曰“铁骨埋为泉下土,石肠化作冢中英”,这正揭示了这一代忠臣坚贞不屈的精神。墓道门两边砌2米高的围墙,墙脊盖筒瓦。我们一行在章纶墓地见到了一块“章忠毅公章吴通谱诗碑”的石碑,其碑文大意为:章纶本姓吴,源出福建莆田望仙乡,后入章门,故章吴同宗。碑文中通篇颂赞章纶刚正不阿的气节,却找不到章纶在何时、由何地、因何事由吴姓转章姓的记载。这使笔者想起了二年前,有宗亲曾发来电邮询问祖源,并谈到听老人说起是由莆田发展过来的。当时即回复告知:从福建发展出来的章氏,应该都是浦城或泉州,而绝对不是莆田,如果莆田有章氏,也是以后迁徙过去的。
  带着疑团,我们请教了村里的老人。但老人们只知道章吴同宗代代相传,却不知道缘由何在。笔者又查阅了目前已掌握的资料:章纶之父章文宝,为章新民长子,文宝公娶邵氏生长子章崶和一女;侧室陈氏生次子章嵌,次女章蓝;续娶金氏生三子章崙,后改章纶,三女章坩;又续娶包氏生幼子早殇。这里明明白白记录了章纶乃文宝公三子,由文宝公三房妻所生,世代姓章,没有转姓痕迹。那么,章吴同宗又从何说起呢?章纶被誉为“忠节名臣”,与岳飞、文天祥等历代忠臣齐名。其事迹被戏剧家演绎出《九更天》、《拜天颂》等戏曲,常演不衰。这是我们章氏的骄傲,可吴姓人却要和我们分享荣耀,说实在话,确实有点心中不甘。
  后,翻阅了章善任改编的《天下牌楼第一街》一书,书中摘录了章纶部分诗篇,其中有《章吴同派诗》:
始祖源流出望仙,进公八世在莆田。
银青光禄在台地,学士龙图赤壁贤。
北閤田头分有日,杏湾乌岭已经年。
平园燮岭同南閤,南閤图绘两姓联。
  这是章纶亲自为自己根脉所作的描述,诗中提到了转姓的过程,祖根确实在福建莆田,由莆田至台州迁北閤,再由北閤转南閤,吴姓也就变为章姓了。从“杏湾乌岭已经年”一句可以知道,转姓并不是从章纶开始,而是其祖先就已经完成,至章纶时,年代已经相隔很久远了。为了能找到转姓的具体细节,笔者静下心来,再次翻阅南閤《章氏家谱》,逐行逐句地查对。终于找到了章吴同宗的缘由记载:
  吴氏始祖吴进,原居福建莆田望仙桥,“始祖源流出望仙,进公八世在莆田”指明了吴氏前八代世居莆田。进公九世吴陈,号全智,仕至银青光禄大夫,由福建莆田迁居浙江台州仙居田头,“银青光禄在台地”指出吴氏迁徙的开始。“学士龙图赤壁贤”一句指全智公七世吴芾,宋时,官居龙图阁直学士,死后谥号康肃。康肃公生五子,幼子吴深,字仲资,任乐清知县,卸任后,遂定居温州乐清北閤,故而有“北閤田头分有日”诗句。仲资公生二子,次子吴梓入赘北閤陈氏,生一字吴源,仕朝奉郎。源生四子,次子吴谦,亦名吴评。时已至元代。
  及公十八世章希恩,自小沉潜厚重,爱读书,不喜仕进,无子。因希恩公与北閤吴源相交甚厚,故招继吴谦为子,更姓为章,取名为开宗,字廷元。我们从章纶的诗中仿佛见到这么一个场景:在乌岭脚下北閤村口,一个孩子肩挎衣物包袱,与家人依依惜别,跟着父亲来到南閤,从此吴姓改为章姓,并为一百多年后塑造一代忠烈奠定了基础。开宗长大后,仕元朝湖州德清县典史,死后叶落归根,葬北閤前岙生父吴源墓侧。开宗生三子:章理、章性、章命,世居南閤,章纶为章性的后裔。从此,南閤章氏和北閤吴氏也代代相传“章吴同宗”了。
  “章吴同宗”正说明了凡受尽折磨、呕尽心血,为国、为民争得一个国泰民安的历史忠节名臣,不仅是一个家族的骄傲和荣耀,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南閤章氏之探源

  南閤。位于雁荡山北麓,群山环抱,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村中明代石牌楼群,被誉为“天下牌楼第一街”,为全国所罕见。村边有九曲小溪,古名南閤溪,傍村而过。徐霞客曾三游雁荡山,在《徐霞客游记》中描述南閤地理位置:“南閤溪发源雁山西北之箬袅岭,去此三十余里,与永嘉分界。由岭而南,可通芙蓉,入乐清;由岭而西,走枫林,则入瓯郡道也。溪南即雁山之阴,山势崇拓,竹木蓊茸,不露南面嶻嵲态。溪北大山,自箬袅迤逦而来,皆层崖怪峰,变换阖辟,与云雾争幻,至閤而止。又一山北之溪,自北閤来会,俱东下石门潭。而南北则分以溪也。南閤有章恭毅宅,西入有石佛洞、散水岩、洞仙岩诸胜。北閤有白岩寺旧址,更西有王子晋仙桥为尤奇。”章恭毅宅即章纶故居。
  南閤是唐太傅仔钧公七子仁政公后裔的集居地,仁政公娶夫人杨氏,生三子:文稔、文贲、文睿。南閤始迁祖为仁政公次子章文贲。
  章文贲,字延世,排行三十七,生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世居福建浦城。文贲非但熟读四书五经,深谙孔孟之道,还是个颇懂舆术的地理学家,喜游览名山大川。在官任后晋括苍(今浙江丽水市东南)提举期间,曾带家仆从永嘉出发,沿括苍山脉一路游来,见雁荡山气势磅礴,山清水秀,令人叹为观止。再顺溪而行,见一处地势开阔,群山环抱,南面山如旗鼓林立,北面山如凤凰展翅。文贲情不自禁,拍手叫绝。离任后,就携家眷到此定居。因地处溪南,故名南閤,文贲即为开村鼻祖,南閤即为章氏居地。
  文贲为及公五世、南閤一世祖。南閤前十二世近乎单传。文贲生务;务生显;显生二子:锽、钏,锽可能移居别处;钏生三子:宪、煌、成,煌、成亦可能外迁;宪生旻;旻生三子:长泗高,次、幼失传;泗高生二子:彦洪、彦辅;彦辅生二子:邦礼、邦辅;邦礼生二子:长应龙,次失传;应龙生二子:傅严、傅霖。傅严生自强;自强生二子:端遇、安远。傅霖生自守,但自守性好洁,嗜学不厌,新婚三日即出洞房,独居读书,终身不入室,故无嗣,因而入继自强长子端遇为子。及公至南閤前十二世的挂线为:及——修——仔钧——仁政——文贲——务——显——钏——宪——旻——泗高——彦辅——邦礼——应龙——傅严——自强。
  自傅严、傅霖兄弟开始,外迁减少,同村居住增多。从谱上看,此后失传记载又明显减少。所以村内章氏集聚增多,自北宋至明初短短的500年内,南閤已成为200多户,1000多人口的章姓大村。特别在元明交替之际,南閤的出继、入继现象比较突出,故而形成了南閤章氏独特的“一流多支”的结构组成:
  1、主流章氏:应龙——傅严——自强——安远(自强公次子)——希麟——开。开生二子:思德、思学,思德、思学又各生二子,且各有后裔蕃衍。该系由文贲公嫡脉后传,为南閤章氏主流。
  2、转姓章氏:应龙——傅霖——自守——端遇(继子,自强公长子)——希恩——开宗(继子,由吴姓入继)——性——新民——文宝——纶。该系由开宗转吴为章姓,开宗生理、性、命三子;理生二子,性、命各生三子。各代繁枝甚多,已成为当今南閤章氏主体。
  3、入继章氏:应龙——傅严——自强——端遇——天佑(继子,适可公次子)。该系由同宗入继。适可系太学生,后改名国华。但谱中无适可公记载,据谱中记载,天佑、适可、国华等名讳前无姓,故可断定为同宗章氏。天佑生得生、得洁、得齐三子,均有后裔蕃衍。
  以上三支是组成南閤章氏最大的三个体系,但无论哪个体系都以入继的形式归入仁政公文贲支系主流,形成“一流多支”的结构。

三、《章氏家谱》留谜之待探

  在南閤《章氏家谱》中仍留有一些谜团,有待于以后揭开:
  1、及公十四世章应龙,谱载:“今以章、吴二系,统辖推为祖。”意为应龙公为南閤章氏和北閤吴氏的二姓共认之祖。应龙公为文贲公嫡脉所传,作为章氏之祖无可非议。但北閤吴氏入继章氏,按章氏及公推算,其辈序当为十九世章开宗。为何北閤吴氏将章氏十四世应龙公也列为先祖?这似乎没有道理。
  2、适可公为何支、何系?虽然谱中未有记载,但笔者推想大致不外乎二种情况。
  其一,同支过继。适可公是南閤前十二世中外迁章氏的后裔,这是同流同支的入继,“一流多支”的结构即可减少一支。
  其二,同宗入继。适可公是仔钧公十五子中除仁政公以外的十四子其中的后裔,这种现象各地也比较多见,如温州苍南章良,其主流、主体均为仔钧公四子仁嵩公支系,始迁祖为章得象之后及公十一世章焘。章良也同时有仔钧公长子仁坦公的后裔,介入始祖为及公十八世章太泽,其他还有二支,这是典型的十五子兄弟后裔汇居一村的现象,他们共同尊祭章焘为一始祖。虽然章良也是多支,但与南閤不同的是:南閤为“一流多支”,章良为“多流多支”。
  适可公之子天佑究竟是同支过继还是同宗入继?这个谜也只有留待以后从其他谱中找到适可公的记载后,才能揭晓。

                           写于2005年8月10日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