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村339号

章亚光


  瀛洲村339号,是我老家的房子。这幢房子,是瀛洲村章姓始祖运公24世孙,我的高祖培杏公所建的房子。培杏公一脉繁衍到了31世,算算代际,先后有8代人了,这幢房子,该有200多年了吧!200多年的房子,属于文物了。但是,200多年来,从这幢房子走出去的子孙,做农的少,从商的多,个别入仕。子孙中,没有一个大贾,没有一个大官,没有一个大师。所以,这幢房子成不了文保单位,不会引起文物部门重视。
  瀛洲村始祖章运,原籍浙江昌化览村。览村始祖章元方,来自福建浦城。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方腊在青溪揭竿起义,矛头直指朝廷,一呼百应,攻克睦杭歙等6州52县。览村与青溪相邻,运公官宦世家出身,为了保全身家性命,偕祖母、母亲避难离乡,逃来绩溪油坑村。何谓坑?小溪也!水面浮有一层矿物质油,这是油坑得名之原因。油坑既是小溪名称,又是山沟小村。油坑四周皆山,一夫当关,万夫难进。运公一家,躲在这里立命安身。方腊义军,势于破竹,节节胜利,惊动朝廷。朝廷派童贯率领15万大兵,宣和三年镇压了义军。览村夷为平地,运公回不去了,就在油坑落户扎根。运公白手起家,搭茅棚,种苞萝,成家育子,抚养祖母和母亲,尽了孝心。一家人和和睦睦,苦也温馨。运公本人,或其后人,移居油坑出口,村名取了油坑口。油坑涓涓水,流经油坑口,汇入登源河。河水本是向东流,东源河水流向西,在临溪与大源河交汇,转向东流,入新安江,钱塘江,经杭州湾进入东海。千万涓涓水,汇成深深海。湛蓝的海水,湛蓝的天空。谁是海?谁是天?难解难分。


瀛洲村339号
  瀛洲村,章姓聚族而居的村。原称油坑口,又称瀛川村。坐落绩溪县城之东,登源河之北,距县城9公里路程。瀛洲村是块较大的盆地,北靠瀛山岩,南向登源水,朝阳向日,是块风水宝地。登源水之南,有两块田畈,上为白石碣,下为佛殿干。全村人吃的口粮,主要依靠这两块田畈。经过近千年繁衍,瀛洲村成了绩溪的大村!全县章姓人,绝大多数是运公子孙!运公子孙,遍布全县各地,章姓成了绩溪第4大姓,全县有1万多人。还有读书入仕,经商参军,流向全国,留洋国外。运公子孙中,县内才俊:
  古代:明朝进士章瑞,瀛洲人;瑞之子钊,在云南为官,全歼入侵云南之敌,功勋卓著,皇上赐金蟒,食一品俸;清朝进士章洪钧,镇头人;县城木牌楼楼主章英,西关人。
  现代:曾任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常委兼秘书长、浙江省政协委员章渭煊,瀛洲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章基嘉、前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章飚,他俩是堂兄弟,瀛洲人;曾任刘伯承元帅秘书,后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章安翔,湖村人,早年驾鹤西去,是位年近百岁的老寿星;中国科学院冶金科学家章熙康,瀛洲人。……
  瀛洲村339号,是一幢普普通通的房子。从华龙公路进村,沿祠堂巷从南向北,穿越前街后街;坐落瀛山岩之下,野坞出口,再向南走20米,就是我家的房子。
  瀛洲村339号,是一幢平平淡淡的二层楼房。房子坐北朝南,粉壁黛瓦马头墙,三间两过厢,四水归明堂,徽派建筑诸元素,一样不缺失。当时,培杏公家底不殷实,房子没有精雕细刻,房子没有鲜艳彩绘,房子没有多进通转楼,房子没有豪华装饰。楼上楼下,东西各一间,小巧玲珑的房子,倒也适用结实。
  瀛洲村339号,周边还有房子,是培杏公子孙所建,都是简朴的房子。旧时,立了规矩:培杏公后代,婚丧嫁娶,都在我家办理,我家这幢房子,是培杏公一脉的“祖祠”!解放后的土地改革,重新确权,旧规距不再理。
  瀛洲村339号,是培杏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房子,我家只有一半的份。培杏公育有3子:25世锤诚、锤昌、锤维;锤维公早就在章氏宗祠西边,建了新房子。锤诚公育有2子:渭宜、渭松。锤昌公是我的曾祖父,只有一个独生子:26世渭涛公,我的祖父。27世本端、本庄,渭涛公两个儿子。先父本庄,分到西边半幢房子。东边半幢房子,分给渭宜公最小的儿子本滋。上代分家有规律:长行在东,锤诚公为长;次行在西,锤昌公为次。历代传承,次序变不了了,尽管先父年纪大于本滋。各代长子都住新房子了,末代子孙才住老房子!
  瀛洲村339号,是我家的的房子。1936年底,28世的我,在这幢房子里出世。我7 岁那年初春,母亲带着我,到瀛洲村小学读书识字,瀛洲村小学原是五凤祠。那天,我穿了新衣,走进学校礼堂,母亲递我3根香,先拜孔夫子。礼堂并没有孔夫子的像,实际是做做样子。3跪3拜,头要落地,母亲在旁边烧金银纸;又要我向孙中山的遗像鞠躬敬礼,然后去见幼稚班的女老师。母亲不识字,但识事。
  我读书很用功,读3年级的时候,天一亮就去学校抢校牌,早早到校,复习功课;晚上携带煤油灯,去学校挑灯认字。1848年小学毕业,毕业班7个人,我是第2 名。母亲想让我读县中,叫我写信给父亲,父亲在港口同益油坊管事,父亲回信一顿训斥。1949年初,14虚岁的我,遵照父亲之命,肩背冷挞馃,手持油布傘,走出这幢房子,到浙江淳安港口学生意。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我被丢到了淳安港口,我是徽商末代学徒,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气!解放后,政府对私改造,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 店里少了商品缺了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大家都在等“死”。我年轻,自告奋勇,东跑西奔,寻做临时工,减少店里开支。
  1956年,在淳安实在混不下去了,只好回到瀛洲村339号的房子,吃了“茴香豆腐干”!运气总算不差,当年8月,省里来绩溪招人。我在当学徒期间,获得会计函授学校文凭一纸, 省里的同志一看,说:行!行!行!我就成了国家工作人员,再次走出瀛洲村339号这幢房子。先在芜湖,后调回绩溪,干了7个单位:芜湖电力学校、科学研究所、农业科研所;绩溪县医院、县革委会、手工业局、县法院。干了3个职业:会计、秘书、法官。我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同时,无论干那一行,牢记“谨守良知”4个字。我清清白白做人,兢兢业业做事,遵纪守法不谋私;1971年,成了共产党员!
  回眸反思,一生磕磕绊绊,历经坷坷坎坎。极左时期,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多少精英被整死,不死也脱一层皮。开国元勋,国家主席,也被落井下石,伤阴骘啊伤阴骘!我也被整多次,好在我能看到开,好在我能放得下,活着才是最大的好事!
  瀛洲村339号,这幢房子是我的根子。1957年,我陪着妻子走进这幢房子。妻子是浙江人,1958年初,到孔灵蚕场做临时工,年底去了芜湖,正式招工到郊区四褐山,成了工人阶级一分子。1961年4月,儿子在芜湖市二院出世,妻子厂里没有托儿所,又没钱雇请保姆,夫妇陷入困境,咬咬牙齿,儿子6个月后,我抱着他走进这幢房子。1962年底,女儿在芜湖专署医院出世,妻子已调到市区新中烟厂,烟厂有托儿所,1964年初断奶,我抱着女儿走进这幢房子。老娘仁慈,一把尿,一把屎,在这幢房子里,将孙儿孙女抚养成人,对我们夫妻俩,是最大的支持!母亲啊母亲,您是我们家的主心骨,您才是我们家的“大师”!
  我的一生,虽然没能光宗耀祖,但也没有辱没列祖列宗。我不忘祖训,在“读”字上下了功夫,利用业余时间,先读中学课程,再上夜大学,又读法院“业大”专业证书班。“业大”3个学年,6个学期,期终考试,我都是全地区第1名!1997年,我从法官位子上退休,退休后为家乡做了几件事:主编《徽州古村落——瀛洲》,内部书号,图文并茂;章氏宗祠一直被粮站占用,粮站盖了新房子,扬言要出卖章氏宗祠,村长、村民急煞煞。我一次回家有事,村长拿着土改证找到我,我回县又找到了最高法院的相关批示。再以个人名义,致信县委书记,附上复印土改证和最高法院的批示,得到县委书记支持,很快收回了章氏宗祠。瀛洲章氏宗祠,如今是全县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我牵头编修《瀛洲村章氏宗谱》,又为《宗谱》撰写序词。我还出版了4本文集,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近100万字。我心里有本账,我不是混混儿,我不是上午包公、下午关公、晚上济公式的人物。我在职时,以及退休后,获得省地县和单位的荣誉证书20多次!
  现时,老叟学习写诗。我不懂平仄,我不懂拼音,只能写写白话诗。我写的是叙事诗,记实诗,口语诗,我不会写朦胧诗。我有自知之明,当不了诗人了,这把年纪!只是活络活络脑子,年纪再长几岁,争取不呆不痴。
  儿子章淳,孙儿章磊,先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被称为天下最难的考试! 他们父子荣获司法部长签署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成了执业律师。儿子半路出家,服务于县城石镜律师事务所;孙儿科班出身,服务于合肥永承律师事务所。可喜的是,祖孙三代,都是大学生,都是法律人!我和儿子是“杂牌军”,但国家承认“文凭”;孙儿是“正规军”,孙儿是法学学士,孙儿也是共产党员。
  “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四人帮’”——这是当时《人民日报》上的诗。随后否定文化大革命,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大潮,从小岗村掀起,促进城市跟进,打破旧的羁绊,势于破竹,汹湧澎湃。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翻天覆地,人民富了,国家强了,我们的袋子鼓了。我和儿子、女儿,都在县城建了新房子;孙儿也在合肥买了高层公寓,小车进进出出,电梯上上下下,好一派小康日子!
  瀛洲村339号,老娘健在时,我常回去看看,1998年,老娘仙逝,享年93岁。如今,这幢房子没有人住了,对我来说,仍然刻骨铭心,苦苦相思!
 2018年9月1日作,19日再修改

【作者简介】
  章亚光,1936年生,安徽绩溪县人。(业余)双大专学历,绩溪县人民法院退休法官。1956年参加工作,1971年入党,1997年退休。
  老来学木匠,请行家多帮助。本人听力不行,请以电邮或书信联系。谢谢了!
 
【联系方式】
  笔者住址:安徽省绩溪县舒家巷38—2号
  邮政编码:245300
  电子邮箱:jixizyg@163.com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