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邹鲁风
——宣州章氏

安徽宣城 章永和 收集提供


章氏世系简述

  自北宋初年起,居住在南漪湖之北的宣城南姥章氏,一千多年来,家族文化源远流长,重农兴学,为宣北望族。
  章氏系出姜姓,始祖穆公虎为周代开国名臣姜尚之孙,被封于鄣国(今山东章丘县),战国时,鄣国被齐国所灭,国主胡祥降,其弟显逃亡,耻于同室操戈,将姓去邑而改为章,时在公元前664年。晋代,有章岩任兵部尚书,攻大散关有功,被封为河间侯。后中原大乱,他于永嘉年间迁至福建泉州南安县居住,为章氏南迁始祖。至唐太和年间(827-836),章岩十一世孙章及任康州刺史,举家自南安迁浦城,为浦城始祖。章及生三子:侑、杰、修。修长子仔钧(868-941)于南唐天佑年间(904-907)授高州刺史、检校太傅,后因功高于同光三年(925)晋封为光禄大夫、武宁郡开国伯,夫人练氏因救建州全城而被封为渤海郡君、赐之诰命。章仔钧有十五子、六十八孙,散布江南各省,有“天下无二章,祖根在浦城”之说,福建浦城被公认为章氏桑梓之地。
  据《宣城章氏宗谱》载,宋太祖乾德年间(963-968年)太傅仔钧第六子仁郁之长子文瑱(929-988),字士正,号上川,以太常侍奉礼郎出任严州淳安县令,后调知宣州,“懲闽乱不复去,挈家老北关上,为迁宣城所自始”。卒于官舍,葬宣城北双塔寺西。文瑱生三子,长子孝行徙会稽,三字孝思仍回居浦城,次子孝直(958-1036)字诚甫,号怡川,以孝廉任池州贵池县令,复升河南汝州判,在任二年,因省亲告归,始定居宣城北关。孝直钟情宣城北乡的湖光山色,遂举家迁居南姥,“为卜居南姥所自始”。时在北宋太宗年间(976-997)
  孝直为浦城章及六世孙,宣城南姥章氏以其为一世祖。章氏自定居南姥以来,二百余年间科第鼎盛,人才辈出,成为宣北望族。南姥章氏自十一世起,四宗分衍,成四大房,分居狸桥地区的横路、隍嘉庄、章村、南姥四地。
  经元明清三朝,宣城南姥章氏四大房又分衍为八分支,人丁兴旺,其子孙分迁本区水阳、新河庄及高淳、黄池、花桥(今属芜湖县)等地,至清咸丰年间,人丁近达万人。

宋代十世三进士

  自北宋初章氏在宣城南姥定居,至南宋末,十代二百余年间,始终秉承先祖家训,文人理学,簪缨弗替,燕翼相承,箕裘不坠。其最为杰出者为五世孙章元任,于宋绍圣元年(1094)中进士,时年25岁。奈因文章观点而卷入了朝廷的革新派与守旧派的争斗中,屡遭贬,未得重用。至宣和末(1125年左右),由工部侍郎杨时上表称其贤,方得追封,长子章焘得荫补。
  章元任之子章焘以贡生荫补后,官至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加集英殿修撰。宣城名臣、学士吴渊在“刑部侍郎彥溥公传”中称其“每议狱,参以经术时论,推其平允,孝宗亦每嘉叹,以为无所观望云”。 章焘有十子,他“教子无倦,自作家训,绳以礼法,迪以文词”。焘长子纲,字伯常、号继陵,尤能文,宋乾道八年(1172)进士,授行人司。元代宣城名臣贡师泰曾为之撰写了“行人继陵公传”一文,其中写道:“公登进士,授行人司,抗疏坐贬,屡征用不起,或劝之,公日,言已不行矣,何轩冕桎梏为?遂潜心理学,下帷三年未得其旨归。方晦庵朱子讲学鹿洞,随同弟纯受业于门,恍然悟日,道在是矣。时力攻道学,公毅然自信,始终不懈。”章纲妻王氏为故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王铁之女,年十七嫁给章纲,夫妻感情甚笃,王氏24岁病故,章纲为其藏于宣城市博物馆。
  章焘次子纯,字懿父、号思陵,宋乾道乙酉(1165)进士,为信州司户参军,朱子弟子,与朱子门人李燔等维持道学,初置田数百亩于宁邑,以资讲学之费。

明清两代户诵家弦

  明清两代五百余年,南姥章氏各支房枝繁叶茂,始终以耕读并重为家训,族中虽无多显者,然各房支文人贤士代代相承,名扬宣邑北乡。
  南姥章氏魁三公房居地螺川,即今芜湖县花桥章村一带,自明代起,兴学之风就闻名宣邑。章氏与宣城双溪施氏有姻亲之谊,施闰章祖父、理学施鸿猷曾在螺川讲学,他在为螺川章榛所写的传记中赞扬他道“宛陵正学几晦,其后渐以开明,谓非君家大有力焉。”“少川公等诸老延吾侪会讲于宗祊中,而率其族人环听焉,一时宛陵推邹鲁风。”
  施闰章叔父誉在为螺川章氏坎八公等撰写的传记中写道:“孔辅、伯辅、仲辅三公者予之舅氏也,与先君同游陈九龙先生之门,得罗近溪之传,倡明理学,始讲道于螺川”。“时宛陵正学几晦,三公首倡义举,建馆延陈先生于家,一时从游者皆宛之名士,六邑及南都大四郡大会兴起者众,因建同仁会馆于郡之西关,穷究性命之理,实践于躬行,于耳目辞章之习不屑也。咸称君家有邹鲁风”。他称颂宛陵为江左文学之薮,经贡、戚、沈与郡守罗近溪先生主持志学书院,开示后学,蔚为儒宗。而“陈先生以新安之英杰得宗旨于四先生,而我舅氏广诸先生复得四先生之薪传于九龙,所谓渊源有自,守先待后者正无穷矣”。
  施闰章在为《螺川章氏宗谱》撰写的序言中道:“往予闻万历是,九龙陈先生倡学宛陵,从者辄数百人,是时螺川德操,伯辅、仲辅诸君子皆从其游,而先大父中明公与仲辅尤善,往来讲学,章氏聚族瞻听,蒸蒸然多善类,一时宛陵推螺川有邹鲁风”。
  九龙先生陈履祥系祁门贡生,万历年间倡教宛陵,及门百余人,所至云集,弦歌不绝,尝聚讲于同仁会馆。晚年爱南漪湖北云山之美,有终焉之志,门人施鸿猷为构讲堂。卒后门人藏衣冠于云山,为建祠。当年狸桥地区各大族儒生均纷纷至云山寺求学,至今各大族家谱中尚可见有关记载。陈先生亦至螺川授课。他在为螺川章氏唐九公章榜撰写的传记中道:“余始得罗夫子之学来螺川,章子德操伯偕刘子朝靖从事门下”。在“周八公传”中赞扬螺川章栻“余故友也,余之游北平也,间关数千里,公遣长子伯辅从之,昕夕与共,历春夏秋,事师如之家亲人”。“公以身行道,以子从学,希圣为期,直欲追道德之宗,立人伦之望。”以上可见,螺川章氏当时在宣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南姥大章村为章氏大四房分支,又是宋代章氏先祖的择居地,故家学渊源,读书之风甚浓,明清两代,文人贤士闻名乡里,其代表人物有:
  明代章弥,郡廪生,贡入南雍,授临川训导,著“大易通解”诗文。
  章宝,少年惟知读书一事,吟诵不辍。正德六年贡南雍,又八年授临川府福清县训导。嘉靖三年(1524),皇帝下诏表彰其“明经博古,笃行好修,艺苑蜚英,未展三秋之鹏翮,黉宫秉铎,遂开多士之龙门。”授修职郞,妻孙氏亦享恩赠。嘉靖十二年(1533)补福清县令,因老告归。
  章时泰,潜心六经,博览子史,其文章有磊落奇特之姿,磅礴之志。曾“独困棘闱者九,降帷金陵四十余年,游其门者多辍高第,公独潦倒。”
  章应期,弱冠六经子史一一讲贯,嘉靖四十三年(1564)以易经应耿学台科试,耿学台督学江南,“宁郡吾宣得隽者四,先生膺首拔,耿奇其文。”
  章克允,7岁就学,目数行下皆问识大意,9岁能文,才气超迈,17岁补博士弟子员,与汤宾尹少同研、长同社,既同年又同门。汤为之作传,称他“为文不属,草性狂发,累千万言援笔立就,若不经意而精英古健,上续风雅,下该汉魏”。万历二十年(1592),与汤宾尹同赴南京应试,易领老师得二人卷拍案叫绝,同荐主司,汤得第二,而克允乃以数字之故落一榜,引得同年辈诵其文者而慨叹其数奇不偶。
  到了清代,代表人物有,康熙朝的章佳镖,幼承庭训,勤学苦读,“经史百家靡不淹贯”曾设馆于金宝圩白沙刘氏,游其门者皆一时名士。
  章佳珶,隐君子,博览群书,下笔千言立就。
  章扬,以例监生考授四川重庆府长寿县县丞,升保宁府同知。
  章三滨,给练孙襄外甥,博览群书,有随笔录散佚。
  章光廷,早岁补郡庠生,与施闰章同学,盟甚契重。
  章全体,少聪慧,善读书,及长善属文,尤工书法。年五十贡入南雍,越十年,选授训导。生平著有“大易解闲居”诗集。
  章振世,康熙乙卯科第十名举人,曾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宣城初建乡贤祠。
  章芝田,振世子,太学生,习易经,受皇帝勅赠修职佐郎,徐州府铜山县训导。
  至乾隆时,芝田子章盛,岁贡生,徐州府铜山县训导,例赠文林郎。其学识渊博,著述甚多,现存光绪宣城章氏宗谱中的许多文章岀自其手。曾于乾隆辛末(1751)与弟重修宣城乡贤祠,还重修家谱,建景三公墓,为当时南姥章氏中的领军人物。
  章斯盛次子章孺觉,乾隆戊申(1788)岁贡生,候选训导,例赠文林郎,弱冠随父铜山,受知于桂林陈公宏,敦聘入幕,书三下不应。后以乡试不售,遂弃帖括业,益肆力于古诗文。著《道路诗集》、《余事集》、《自携集》、《刻楮集》、《古文偶钞》二卷、《匀园小草》二卷、《读书杂识四卷》。清嘉庆《宁国府志》收录其“南湖竹枝词”诗12首。
  章大儒,太学生。少读书,承先人业,凡疑难险症、诸医束手者,经手辄愈,生平谨厚坦夷,邑中乡先达胜流,往往酬和,杯酒论文,殆无虚日。著有《适意轩诗草》、《西塘诗存》。
  章国庆,字誉吉、号蕙圃,邑庠生。七赴乡闱不售,以吟咏自娱,著《蕙圃存稿》藏于家。
  章所用,朝夕勤苦田亩,余闲犹事诗书,喜与大君子游,尤善声句,常在田间吟咏自娱。其南冈诗云:“吾爱南冈好,悠然村景佳。篱边花浥露,溪畔柳藏霞。地僻嚣风远,林深鸟语赊。儿孙多俭朴,无处不桑麻”。
  地处新河镇之东的安一公支房,清代读书儒生甚多。经统计,自二十七世至三十二世,就有太学生12人,例贡生、邑庠生4人,恩赠登仕郎等官职者16人。其中尤为杰出者系章相一门,本人登仕郎,精医术,名闻遐迩。子孙代代读书从医,至三十二世章详斋,医术医德名震宣城北乡,为全国红十字会员,被黄兴夫人徐宗汉聘为“贫儿院宣城农场”院董。章详斋将祖传医案及本人临床经验收集整理,撰写出“医术与医德”、“从医心德”二本手稿数卷,惜毁于抗战后期兵燹。
  居水阳河东的景一公分支,明清两代亦人才辈出。明洪武举茂才,章麒擢为刑部主事,子铎,岁贡生,天顺五年任河北真定府训导,迁栾城县佐。务必详其疑似,或同或异,不致稍有迳庭,以故手之到而病除。寄迹庐江,抱神奇之术,求方者满庐邑,其门几如市。前任邑侯何赠匾“杏林独步”,新任邑侯马赠匾“桔林回春”,俱待之以礼,具有厚赠。经统计,该支房自十八世至三十九世,有太学生15人,贡生庠生14人,授予官品位登仕郎者8人。
  南姥章氏大长房世居横路章村,亦文人儒士迭出,明代的代表人物如:章亨,郡廪生,司礼记贡入太学,授何南汝州二尹。
  至清代,世代为书香门弟的章绶一门名扬宣城北乡,绶高祖麟书为国学生,曾祖父菊十七首拨补郡博士弟子员,其文章八百余字一时传诵士林,时称卓荦士,有少年翰林之称。其于书史无不遍览。手不择卷,有手抄五经四书、古文析义、笠翁诗韵等书。所作时文缮写成册者四千余篇,书法尤精,手抄小楷邑名宿先辈等引为畏友。祖父美,国学生。父浩,嘉庆丙子、丁丑间府县试屡冠全军,浩尤善作诗。不得志时常坐于松间石上,足下云涌万象,得以优游林泉,赋诗遣兴。
  章绶为晚清宣城北乡著名文人,自幼受其父学风熏陶,为咸丰辛酉科拨贡。曾卒排万难,几易寒暑,撰修《宣城县志》,并修缮宣城文庙,建崇正书院。还重修了《宣城章氏宗谱》和章氏总祠,为狸桥几个家族修谱奔忙,在传承家庭文化、地方史的收集整理上作出了很大有贡献。章绶平生好读书、喜切究,曾著声韵学一书藏于家,可惜未能付梓,袁一清称,若能问世,可与朱子“说文解字”相比美。后遗稿散失,士林深为惋惜。
  诚如清嘉庆时侍读张焘在为《宣城章氏宗谱》撰写的序文中所称,“数百年来,科名文学、孝子贤孙列于郡邑者不一而足,遂成吾宣名族”。据宗谱记载统计,明清两代,南姥章氏读书人有697人,其中太学生37人,国学生59人,郡庠生19人,邑庠生77人,贡生、例生,增生、廪生32人,为官为吏者28人,受皇帝诰勅嘉奖的7人,授予官品、登仕郎、修职郎、文林郎者53人,授六品军功衔6人,恩赐五帛、冠带、顶带荣身者154人。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