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湖村章姓始祖是谁?
——答周冬青先生问

章亚光



  3月28日下午,我去绩溪县档案局有事。该局副主任科员周冬青先生正在撰写湖村的文章,他见到我就问湖村章姓始祖是谁?我说要回家查查族谱才能答复。后查了我收藏的几部章氏族谱,又看了湖村章定法的家谱(家谱又称家乘。绩溪人的家谱一般都是纸角簿或称挂钱簿)。现综合史料,答复如下:
  一、浙江绍兴上虞人章贻贤倾毕生精力,收集全国各地章姓族谱100余部,于清末编就、由其后人于民国八年(1919)刻印而成的《章氏会谱》,初编卷五第28—29页载有“徽州绩溪县瀛川、西关、湖村世系图”。从瀛川(洲)始祖至湖村的挂线为:1世运(绩溪瀛川祖),2世瑕(子三:诜、庆、授〈西关祖〉),3世庆,4世足容,5世鑑、锌,6世士恭,7世宜孙,8世寿,9世菊,10世福祖(一名子达,湖村祖),11世汉荫,12世寿宗,13世高让,14世天友、天宝。如今长江流域的章姓人,大多数是福建浦城3世祖仔钧公的后裔。前两年,浦城“章仔钧练夫人研究会”已重印《章氏会谱》。相对地说,此谱比较全面、权威,它虽是清末汇编而成,如理解其史料均出自清末,显属重大误解。
  二、2008年版《瀛洲章氏宗谱》上卷是转录旧谱谱系,其第30—116页中,从始祖运公至湖村始祖的挂线为:1世运,2世瑕,3世庆,4世足容,5世锌,6世士恭,7世宜孙,8世寿(字永年,娶胡氏,合葬土坑),9世菊(一名祥甫,娶胡氏,合葬大坑狐狸形),10世子达(名福祖,娶胡氏,合葬土坑汪家坞。生子三:原英、原琳、原忠〈原琳一名尚荫,生元至元甲辰(1364年),生子二:仲坚(生明洪武己卯,1399年)、仲昱〉。琳出继子璇〈旧谱是“璿”。 璿是璇的异体字〉),11世原英(名汉荫,娶邵氏,生子二:寿宗、继宗),12世寿宗,13世高让(迁湖村,不续)。第599—600页的《瀛洲章氏支派分迁一览表(二十世前)》中,也载明湖村始迁祖是:庆公派、士恭系、子达列、十三世高让。
  三、嘉兴人章寿发于2008年汇编而成的《章氏家族谱》(挂线谱),从瀛洲始祖至湖村始祖的挂线为:(原谱从浦城始祖及公起。略)运—瑕—庆—足容—鉴—士雄—宜孙—永年—祥甫—子达。后注:“子达公又名福祖,于明万历间(1573—1619)迁居湖村,是为湖村始祖。”(第114页)该谱鉴(鑑)之后是士雄;《章氏会谱》是鑑、锌之后是士雄。但《瀛洲章氏宗谱》鑑之子是士恭,锌之子才是士雄,士恭、士雄形成了两支,这与前列二谱有点矛盾。我注意到,《瀛洲章氏宗谱》鑑、锌后虽形成士恭、士雄两支,但到了10世子达(福祖)之次子原琳过继给子璿,子璿正是5世锌公之后,所以两支又合二为一了。还要指出的是,《章氏家族谱》注明“子达公又名福祖,于明万历间(1573—1619)迁居湖村”,时间不确(见下述)
  四、县邮政局退休职工、湖村人章定法接我信后,于4月16日带来他家的纸角簿,其祖父章忠铭民国十八年(1929)手抄本《慎忠追远》载:湖村始祖考天贵府君章公,娶胡氏,生二子:德龙、德虎。又注:“与兄天友至此”。章定法本人手抄的《章氏系世简明表》载:1世运,2世瑕,3世庆,4世足容,5世锌,6世士恭,7世宜孙,8世寿,9世菊,10世子达(孺人徐氏。迁湖村东苋岭),11世汉荫,12世寿宗,13世高让(孺人胡氏,生子二:天友、天贵。天友、天贵二人由天命年间〈公元1616年,丙辰〉移湖村,为湖村始祖)。据章定法介绍,“东苋岭”又称“棕荐岭”,此岭在湖村对面山上,是从德锦(对井)到湖村的途中,距湖村约2华里。我分析,《章氏会谱》中的“天宝”,与章定法家纸角簿中的“天贵”是同一人;《瀛洲章氏宗谱》中的“继宗”,与章定法家纸角簿中的“寄宗”是同一人。此处要指出的是,章定法手抄本中的“天友、天贵二人由天命年间(公元1616年,丙辰)移湖村”一说,时间上也有误。天命是后金(清)的年号,1616是天命元年,干支丙辰。那时,我们的上辈还是明皇之臣民,1616是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因为瀛洲章姓始祖运公生于1103年,11世祖原琳生于1364年,二人间隔10代,出生时间相距261年,平均每代为26年有奇,这是比较准确的。12世祖仲坚生于1399年,与运公出生时间相距296年,二人间隔11代,平均每代近27年,也是合理的。《(嘉庆)绩溪县志·津梁·桥》载:“瀛川桥,旧有亭,永乐间桥亭皆圯。成化初,章仲润重建。”(黄山书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99页)仲润与前列仲坚是堂兄弟,“成化初”约在1465—1470年间,他俩是瀛洲12世,年龄相差无几。可想而知,天友、天贵是瀛洲14世,1616年“移湖村”时间上明显错了。我推测,他俩“移湖村”的时间大约是公元1500年之前,即明弘治十三年之前。
  五、多年前,我乘农村公交车去老家瀛洲,驾驶员是湖村人,我与他说笑,说他们湖村人是我们瀛洲的子孙。他说,不完全对,听老辈人讲,瀛洲人的后祖是从湖村过继去的,所以瀛洲人又是湖村的子孙。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前已述及,“瀛洲新谱”上卷(转录旧谱)的子达名下,有“生子三:原英、原琳、原忠。琳出继子璇(璿)”。该谱49页载:子璿,一名牙童,娶胡氏,继娶汪氏,合葬后山月角形。继子一:原琳,子达公次子继。现在瀛洲村的章姓人,绝大多数正是11世原琳公之子、12世仲坚公之后裔。仲坚公生6子:继祖、荣祖、兴祖、新祖、振祖、禄(六)祖。我是禄祖之后。但是,“瀛洲章”也罢,“西关章”也罢,“湖村章”也罢,以及全县章姓子民,除章家湾章氏一脉和县城个别从外地移来的章姓人之外,皆是运公后裔,这是绝对不错的!
  六、据1988年版《绩溪县地名录》载:“湖村:原分胡村、株树下,两村紧紧相连,对外统称胡村。胡村皆章姓,株树下皆胡姓。后章姓人口发展超过胡姓,遂更名为湖村。”(第86页)文中的“株树下”应为“槠树下”。 因为葬在此处的龙川25世祖、槠树下胡姓始祖胡元龙墓之上有一株槠树,胡姓人才称这个地方为槠树下;“两村紧紧相连,对外统称胡村”,也可能不确。我小时候就知道湖村、槠树下是两个村庄,统称湖村疑是解放后的事;“胡村皆章姓”之说很可疑,既然是章姓人的聚居地,怎么会称胡村呢!据说,天友、天贵的母亲胡氏就是槠树下人,他们下山移到外婆家附近居住,所以才有了湖村。可以断言,两村是先有槠树下,后有湖村。湖村村龄大约有500年了;由于胡元龙是龙川25世,现龙川胡氏已繁衍到53世,故槠树下的村龄大约在700年左右,今人称这株槠树为“千年古槠”,或许夸张了点。胡村村名,显是后人虚构的。这与胡雪岩老家胡里改为湖里不同,胡里原是胡姓人聚居地,后王姓人迁入,且人丁兴旺,时在王姓人口超越胡姓人口之后,胡里才改称湖里的。现时湖村成了旅游区,冠以“太极湖村”,是一条S型河流形成阴阳两极,阳边是湖村,阴边是水田,从空中鸟瞰,似太极图之故。但其主要景点,却是门楼巷(其中3幢为省级文保单位)和章氏宗祠(县级文保单位)。所谓“门楼巷”,是指连片的14幢古民宅门罩砖雕,镂雕、浮雕、阴刻,技法娴熟,技艺登峰造极,实属罕见。这些古宅,多数属章姓人家。
  综上史料,湖村章姓始祖出现三说:福祖(子达)说,天友、天贵(宝)说,高让说。我初步认识:1、《章氏会谱》和《章氏家族谱》说湖村始祖是福祖即子达,有一定道理。章定法家的纸角簿也载明“10世子达(孺人徐氏。迁湖村东苋岭)”。因为东苋岭(《绩溪县地名录》第86页附图是“棕荐岭”)在山上,湖村在山下,这与瀛洲始祖运公因避方腊之乱先逃到两山夹一坞的油坑,方乱平息后其本人或后人才移至2里外的油坑口即瀛洲,二者道理差不多。上列湖村驾驶员听老辈人的传说,也印证了《章氏会谱》和《章氏家族谱》的说法。我也注意到《瀛洲章氏宗谱》载明8世寿公夫妇“合葬土坑”,9世菊公夫妇“合葬大坑狐狸形”,10世子达公夫妇“合葬土坑汪家坞”,这几个地方均在瀛洲范围内。我同时也注意到《章氏会谱》和《瀛洲章氏宗谱》上的西关始祖是瀛洲3世祖授公,其墓葬也在游(油)坑岱上(见《西关章氏族谱》第1册卷一中第1—2页。可惜该谱未载明湖村章姓始祖事)。看来,古人更讲究叶落归根,他们的根是在瀛川(洲)。2、湖村人尊天友、天贵二公为始祖也对,毕竟是他俩先到湖村落户的。上已述及,县城“西关章”的始迁祖本是授公,《西关章氏族谱》却尊运公8世孙、授公6世孙荣甫公为始祖,其原因则难以厘清了。3、如此说来,《瀛洲章氏宗谱》说13世高让公始迁湖村,没有佐证,说服力显得差点,但时间过长,只能适用多说并存了。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既然上面诸多证据都证明湖村章氏一脉,早在福祖公就已迁离瀛洲,可谓“三针对一线”了,或者说已经“四针”对一线了,应该好下定论了。不行!为什么还不行呢?因为从证据学角度讲,上列证据属传来证据,并不是原始证据,所以还不能下定论,仍适用“多说并存”。朱夫子说:“三代不修谱,即为不孝。”我们手头若有福祖公后三代人修的谱子,则可以下定论了。如果一个法官对只有传来证据,而无原始证据的案件,就判处被告人死刑,显是草菅人命的糊涂法官。治学也应如此,必须严谨,切忌武断,切忌想当然,切忌信口开河。再补充一点,凡公认或法定的事实,以及已经证明了的事实,无需新的证据。如瀛洲始祖运公生于北宋崇宁癸未年(1103),这是公认且已证明了的事实,“瀛洲旧谱”上却载有运公祖父炎公系(南)“宋宝庆(1225—1227)进士”,这就明显错了,无需再费笔墨。同样道理,舒頔《瀛川章氏族谱序》中有“南渡时,仓部员外郎迁昌化”之说,因宋王朝南渡时间是建炎三年(1129)置行宫于杭州,绍兴八年(1138)定都于此;仓部员外郎是指元方公,系运公的曾祖父,也明显错了,也无需再费笔墨。倘再加纠缠,实在是无稽之谈。但要指出的是,我近年在研究章氏家族文化时,发现“瀛洲新谱”转录旧谱部分,错误和疑点比较多,可信度有所降低。详情请参阅拙文《新修族谱时如何对待旧谱中的疑点和错误》,此文已登录“章氏家族”网、“故园徽州”网,又发表于《绩溪徽学通讯》2011年4月总第13期和福建浦城《章氏文化》2011年5月总第22期(摘要)

 2011年4月22日初稿
7月3日经询问湖村人章楼功后修改

【注】
  1、此文也已登录“章氏家族”网和“故园徽州”网。
  2、周冬青先生发来短信:我上网看了,也打印了,写得很细。章老:辛苦您了,非常感谢!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