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的确认与家谱的正确性

及公三十七世 章寿发

  我章氏是一个讲“本支有统,昭穆有序”、行“仁义礼智,和睦孝悌”之族。当今联络越来越广,联谊越来越频,各地宗亲相见时均习惯于互问世代,惟恐乱了统序,悖了孝悌。然而,各地的辈字不同,起派的世代不同,若无一个统一的基准,不同地的宗亲很难明了世代。笔者仅以此文,简述世代的确认,希望有助于各地宗亲。

一、世代的统一

  统一世代,不是要求各地辈字的统一,而是统一始祖,找到一个起算世代的基准。
  各地分衍后,在首次修谱时通常自创辈字、确立始祖。有的以始迁祖为一始祖,有的以始迁祖往前追溯数代为一始祖。如浙江台州黄岩临湖,太傅公十一子仁皦公奉使吴越,道反至台州,闻乱而避,为迁居台州之始,故台州以始迁祖仁皦公为一始祖。而江西修水杭口,则由南宋右丞相鉴公所迁,但杭口却追溯到齐广平太守道蓋公为一世祖。若某人在台州谱中为34世,而在杭口谱中则为46世,同一代人在不同的谱中相差的世代竟如此悬殊,自道蓋公至仁皦公的世系:
道蓋━法尚━昭达━乔━亮功━熠━忠彦━季裴━端蒙━及━修━仔钧━仁皦
  从世系上可知仁皦公为道蓋公的第13世,两者间隔12代,这样,本来是兄弟相称的同辈人,以道蓋公为一始祖的岂非称以仁皦公为一始祖的为太太祖了吗?
  因此,统一始祖的基准才能做到不相乘乱。综观各地宗谱,均发祥于太傅仔钧公,也有部分源于仔钊公,二公均为及公之孙,且及公乃迁浦城第一人,故各地世代都对应至及公世代。
  以上仁皦公上有及公、修公、仔钧公三代,故仁皦公34世加上3代,应为及公37世。同样道蓋公至及公相隔9代,所以道蓋公46世减去9代,亦为及公37世。
  另外,我章氏有百代歌,是从及公3世仔钧公起派的。许多地方一直保留使用百代歌,在百代歌中的第几个字,只要加上2代,即为及公世代。如及公37世为百代歌中的第35个字,即祖传百代歌中的“盛”或御赐百代歌中的“杰”。
  不同地区的宗亲在论辈时,应冠以一始祖的名讳或本支地名,如:仔钧公35世、台州34世等。当世系清晰时,可对应至百代歌,统一以及公世代排辈,这样的论辈才有意义。

二、世代的确认

  要确认自己的世代,首先得有谱,从谱中查到自己的世代,然后通过世系对应到及公世代。毋用置否,尽管拥有宗谱,但没有一部宗谱是正确完整的。错误率低的,世系较为清晰,世代基本合理。错误率高的,十五子各派人物混串,攀高攀名现象严重,世代混乱,纵然能查到自己的世代,但可信度较低。能确认世代的合理,则该谱的可参考性就高。
  如何确认世代的合理?这里,笔者给出一个计算公式:
(你的生年-790)÷(你所对应的及公世代-1)
  这里的790是及公的生年,假如,你是1960年出生,谱中查得的世代对应至及公41世,则:
(1960-790)÷(41-1)≈29
  结果29,是你的支脉平均每代间隔年龄为29岁。
  平均每代间隔年龄在22~32之间,则世系是合理的,宗谱记载亦较为可信。
  平均每代间隔年龄小于等于21岁,或者大于等于36岁,则世系不合理,宗谱记载有多代或缺代的现象。
  平均每代间隔年龄在33~35之间,明显偏高,如果宗谱记载有下列三种现象,则世系合理,否则不合理:
  1、俗话说“长子生小辈,幼子生长辈”。谱中各代幼子幼孙的比重较多的;
  2、古语曰“穷家子富家女,婚嫁育子迟”。谱中记载40岁左右婚配生子较多的;
  3、60岁以上晚年得子的。

三、家谱的正确性

  通过推算,如果平均每代间隔年龄在合理范围之内,则可大致认定该谱具有可参考性,但不能认定其正确性。
  平均每代间隔年龄偏高,特别是晚年得子的,通常谱中均有记载,若无记载则存疑。如浙江兰溪《渡渎章氏宗谱》记载:明礼部尚书章懋生有二子一孙,然,章懋70岁前后,其妻、孙、二子均先于离世,章懋晚年凄凉,后在朝廷干预下,80岁后再娶娇妻,83岁生一子章接,86岁去世时章接年仅3岁,经金华知府具奏,由朝廷抚养章接至16岁。这样,章懋章接父子二代间隔83岁,该支的平均每代间隔年龄就被拉大。所以有记载则信,无记载则疑。
  即便平均每代间隔年龄在合理范围之内,也应对谱中各代父子间隔年龄做一推演,笔者曾见到父子间隔大于100岁和小于10岁的现象,若这二种现象处在同一支派中,则你的世代的合理性就得打个问号。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家谱中多或少一、二代,基本不会影响到合理性的推断,但着实引起了辈序的乘乱。这时,就需要参阅同一始祖分衍的各支宗谱,通过比对、分析,统一确定比较接近的史实。如贵州大方、毕节等地,均为入迁浙江绍兴始迁祖彦武公的后裔,及公至彦武公的世系,在《黔西北章氏宗谱》中非常清晰地记载为: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傃—昆—栢—綡—苹—汲—会—鲁—伯达—邦顺—彦武
  同样是彦武公的后裔,在天津、南昌灌溪等地的谱中,同样非常清晰地记载为: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傃—昆—栢—綡—苹—汲—会—鲁—伯达—彦武
  在伯达和彦武之间,贵州谱中多了一代邦顺公,而天津、南昌等谱中却无邦顺公。彦武公在贵州为及公16世,而彦武公在天津、南昌却为及公15世。这样,自彦武公起,同一辈人在贵州的就比在天津、南昌的小了一代。
  贵州、天津、南昌分布在中国辽阔的南、北、中三方,古代交通、信息不便,三方均无联系,却有相同之处,绝非偶然,故疑贵州谱有错。细读《黔西北章氏宗谱》,虽有邦顺公名讳、字行,但无生、卒、娶、葬等记载。再查阅《章氏会谱》,亦无邦顺公,故断定贵州谱为错。

四、无谱的估算

  尚未找到宗谱者,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世代?大致有二种状态。
  对于非常肯定本地使用百代歌的,尽管暂时无谱,但只要知道自己的字,通过百代歌即可确定自己的世代,所遗憾的只是不能明确自己的世系。
  而对于既无谱又不使用百代歌者,原则上讲是无法确定世代。但可以通过上文中的公式来粗略地估计世代的大致位置:
(你的生年-790)÷假设的平均每代间隔年龄+1
  假如,你是1960年出生,假设你支派的平均每代间隔年龄为30岁,则:
(1960-790)÷30+1=40
  结果40,如果你的支派平均每代间隔年龄为30岁,你就是及公40世。但若取不同的平均每代间隔年龄,则世代也不同,通常取26~30,基本不会偏离太远,因为这个世代段,是当今章氏最多人群。
  当今章氏最高辈为及公34世,最小辈为及公57世。最后给出当今最高几辈的最低年龄,以供参考:
  及公34世,最低年龄80岁以上。
  及公35世,最低年龄60岁以上。
  及公36世,最低年龄40岁以上。

网站管理:章寿发  E-mail:z_shoufa@hotmail.com